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實地探訪武漢四家醫院 每位就診者都會被問3個問題

【版權聲明】本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

據央視新聞消息,截止2020年1月22日19:30時消息,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肺炎感染者確診473例,湖北確診375例,死亡9例。目前武漢已啟動進出武漢人員管控,湖北省也於今日凌晨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應急響應。

1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武漢的四家醫院。

梨園醫院

一家五口,三人出現發燒症狀

當日早上10點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附屬梨園醫院,因為地處東湖風景區,規模較小,前來就診的患者並不多。設在門診部進口左手邊的預檢分診台後,身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準備了數十個體溫計。

紅星新聞記者現場統計,10點48到10點57期間,前來就診的人員中有17人在分診台領取體溫計進行測量,每個前來就診的病人,醫護人員都會登記姓名、電話,並詢問三個問題:有無冠狀病毒感染者接觸史、有無腹瀉、有無出疹子。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中一對中年夫婦領著自己的小女兒前來就診,經過預檢後,正在等待進一步的專家會診,以確定是否為冠狀病毒感染者。

而在門診部後面的一間老年病房裡,張女士已陪護了自己73歲的母親整整24小時。家住洪山區楊園紡機路某小區的張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19日下午,自己72歲的父親出現感冒發燒症狀,前往梨園醫院就診。

“做了CT後,發現雙肺感染。”醫院鑒定為高度疑似冠狀病毒感染,立即進入隔離病房。第二天,張女士的母親也出現了發熱症狀,因為屬於密切接觸者,醫院安排其在老年病房的一個單間裡留院觀察。

在醫院陪護母親的張女士不知道的是,自己11歲的兒子也在21晚出現發熱症狀,為了避免妻子擔心,丈夫並沒有把這一消息告訴她。

張女士的丈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的嶽父最初發現患病後,並沒有告訴家人,“一直強撐著,直到嚴重了才告訴我們。”而11歲的小兒子放寒假後一直和老人呆在一起。

在醫院陪護期間,張女士戴了帽子,防風鏡,雙層口罩,“我只能盡量做好自我防護。”從12月31日武漢首次公布疫情後,張女士就要求家人外出上班、買菜都佩戴口罩,做好一切防護措施,沒想到父母還是出現了疑似症狀。

“醫生說下午三點,隔離病房騰出來後,我媽媽也將進行隔離。”張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前兩天到醫院來,發熱症狀的病人並不多,“今天一下子陡增了很多。”

張女士的說法得到了分診台醫護人員的證實,她告訴記者,截止22日中午11點,共有80多人前往分診台要求進行發熱預診,“比前兩天多。”

一家三人出現發熱症狀,自己和妻子一個要去醫院照顧老人,一個要在家照顧兒子,讓張女士的丈夫這幾天焦慮不堪。好一點的是,在醫院隔離3天后,醫生告訴他,嶽父所有症狀都在減輕。而小兒子的體溫也已降到37度,並且沒有其他症狀。

協和醫院

將近200人擠滿發熱門診

1月22日,中午12點,漢口解放大道1277號,協和醫院門診大樓一樓,每隔幾步就豎立著“請佩戴防護口罩,就診前先測量體溫”的告示牌,所有醫護人員都身著防護服,前來就醫的患者也都戴著口罩。

側面的體檢大樓一樓已被臨時改為發熱門診,60多個正在打吊針的病人擠滿了大廳,旁邊的走廊裡,超過130名病人分成三隊,等待就診。擠在一起的就診隊伍裡不時傳來咳嗽聲。

52歲的李先生剛剛從門診藥房取藥回來,發現醫生隻給他開了一天的藥,李先生有些焦躁不安。“前天晚上,我和嶽父同時感到不適,量了體溫,38度。”因為家裡的保姆之前有肺炎,李先生和嶽父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協和醫院。

讓李先生沒有想到的是,醫院已經人滿為患,隊伍都排到了醫院外面。李先生以為會讓自己住院治療,醫生告訴他只有疾控中心有權區分是否冠狀病毒感染者, 讓其“邊治療邊看,按一般肺炎治療再說。”

門診病歷顯示:李先生於20日上午10點41 前往協和醫院就診。19日晚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8度,伴咳嗽,乏力,關節肌肉疼痛,不伴胸悶氣喘,自行口服“感冒藥”“阿奇霉素”好轉。備注:不適隨診。

為了避免感染家人,李先生沒有回家,“白天在醫院打吊針,晚上到酒店開房休息。”而自己的嶽父因為年近8旬,排隊“苦不堪言”,堅決不再去醫院了。

將近下午1點鍾,李先生終於打上了吊針,看著周圍擠滿的病人,李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並不擔心自己目前的病情,“症狀輕微,只能列為疑似。”

李先生擔心的是,目前醫院的能力不足以應對這種爆發性病情,只能管最嚴重的。最讓人擔心的是,有可能還處在潛伏期或早期的病人離開後造成擴散。

記者就李先生的困惑現場谘詢醫護人員,一位身穿防護服的女性醫護人員表示,“目前只能這樣,聽醫生安排。”

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

呼吸內科已經沒有號,候診要等五六個小時以上

1月22日上午10點,紅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武漢市江漢區姑嫂樹路14號的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醫院設有專門的感染科門診,距華南海鮮市場直線距離約1.3公里。

紅星新聞記者在醫院門診大廳看到,整個大廳的醫護人員都已身穿防護服,佩戴防護面罩。在體溫檢測點,不時有病人或家屬主動上前檢測體溫。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門診大廳公告牌上的“溫馨提示”顯示:由於目前急診科就診患者增多,等待就診時間可能需要5—6小時左右不等,建議普通感冒、發燒、咳嗽的患者可以選擇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或選擇錯峰就診。

谘詢台前,有患者向護士詢問呼吸科掛號問題,一名護士回應稱現在醫院呼吸內科已經沒有號了,候診要等五六個小時以上。

一位年輕患者告訴紅星新聞,自己高燒38度已經五天了,“精神狀態很好,就是反覆發燒。醫院掛不到號,我們想檢查下,掛號也要五六個小時。現在讓去漢口醫院專門針對這個病查一下”。

現場另一名護士稱,如果發燒38度建議到位於二七路的漢口醫院就診。漢口醫院是專門檢測病毒性肺炎的一個醫院,一旦確診政府將免費進行治療。

此外,紅星新聞記者在門診大廳看到,排隊點滴的患者隊伍已經從點滴室門口排到了門診大廳內。由於等候時間較長,不少人找來小板凳坐著排隊。

記者上前詢問情況,多位排隊人員稱自己並非患者,而是為家裡的患者排隊,患者多診斷為肺炎,且以老人居多,年齡較大的有86歲的老人。

一名替家屬排隊的中年男子告訴紅星新聞,中心醫院每天點滴時間為早上8點到下午6點。他早上6點多過來了,已經排了4個小時,預計要排到下午2點多鍾。

“我們都是正常人排隊,肺炎病人受不了,也沒有椅子,排一會就倒了。肺炎病人你看他能站得住?”對於家人的病情,他表示目前醫生既沒有確診也沒有說疑似病毒性肺炎,“查不到你是不是,沒有試劑盒了”。

一位排隊等候的患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自己上午剛被檢查出肺部有點感染,疑似肺炎,醫生讓先做皮試再打針。他向記者展示醫院開的藥物為注射用五水頭孢唑啉鈉。記者查詢發現,該藥適用於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支氣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感染、敗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肝膽系統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

紅星新聞記者向門診大廳的一位醫護人員詢問點滴室排隊的情況,該醫護人員稱排隊點滴的患者有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流感,具體要看醫生的診斷,如果是肺炎患者都是會隔離的。

金銀潭醫院

非疑似肺炎患者在22日中午12點前搬離

22日上午11點,紅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武漢市東西湖區的金銀潭醫院。目前,金銀潭醫院已成為專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

記者現場看到,門診大廳內前來看病的人員稀少,工作人員正在對門簾進行消毒。一名青年男子告訴記者,自己患有輕微的肺結核,去年7月份過來住院,現在出院了過來複查。對於肺炎他表示並不清楚,但稱目前結核病已經不能辦理住院。

紅星新聞記者從現場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金銀潭醫院南北兩個住院大樓已經全部隔離,用於專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對於裡面的情況,除非接到上級通知,現在一律不接待任何媒體採訪。

在位於醫院門診部北邊的綜合樓下,記者遇見剛從住院大樓出來的嚴先生及家人。嚴先生推著輪椅載著患病的老婆,另一名親屬提著一大包行李,他們正準備搬離金銀潭醫院。

嚴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的老婆患有重疾,一周前入住金銀潭醫院。前天(20日)接到醫院口頭通知,綜合樓整棟大樓將被征用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其他住院的患者需要在今天(22日)中午12點前搬離,他們是最後搬離的病人。目前,他們正在自己尋找新的醫院安置。

國家衛健委

目前國內的醫療資源足夠為患者提供及時的診治

紅星新聞記者就上述病人的疑慮,聯繫了武漢大學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系馮勇副教授,他一直密切關注著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發展變化。

在馮勇看來,現在疑似的病例太多,完全超出了醫院的接診能力。而就醫院目前的硬體和場所,是不具備接納這麽多病人,醫學圈裡也有人建議將一些大型場所拿出來作為緊急隔離場所。

在他看來,目前的基層醫院,包括已經制定的接納確診患者醫院,之前都沒有一個標準的處置規範。22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頒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手冊》。馮勇閱讀後認為,同濟目前的指南頒布的很及時,雖然只是一個緊急指南,沒有經過廣泛的專家論證,但基本是規範的,合理的。

馮勇認為,目前醫學圈內基本接受了整個疫情在三五天內急劇擴大的現實,武漢市目前的社區動員,應急響應,各方舉措是合理、到位的。當務之急是醫護人員的自身安全,組織好醫護人員輪流上崗和休息,真正的隔離要做好。

馮勇認為,相對於交通進出管控,其他公共場所的消毒,醫院目前的情況更複雜,病人密度太高,不利於疾病控制,而SARS時期的小湯山模式值得借鑒。

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負責人焦雅輝表示,如果疫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將改造醫院集中收治病人,而目前國內疫情還遠沒有到達這樣的程度。目前國內的醫療資源足夠為廣大患者提供及時的診療服務。

紅星新聞記者 藍婧 王震華 任江波 攝影 王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