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袁紹謀取冀州時,田豐在為韓馥效力,為何袖手旁觀置之不理

《三國演義》第七回,發生在韓馥“讓冀州”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袁紹、逢紀、公孫瓚和韓馥。

且說袁紹屯兵河內,缺少糧草。冀州牧韓馥,遣人送糧以資軍用。謀士逢紀說紹曰:“大丈夫縱橫天下,何待人送糧為食!冀州乃錢糧廣盛之地,將軍何不取之?”紹曰:“未有良策。”紀曰:“可暗使人馳書與公孫瓚,令進兵取冀州,約以夾攻,瓚必興兵。韓馥無謀之輩,必請將軍領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紹大喜,即發書到瓚處。瓚得書,見說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即日興兵。紹卻使人密報韓馥。

馥慌聚荀諶、辛評二謀士商議。諶曰:“公孫瓚將燕、代之眾,長驅而來,其鋒不可當。兼有劉備、關、張助之,難以抵敵。今袁本初智勇過人,手下名將極廣,將軍可請彼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將軍,無患公孫瓚矣。”韓馥即差別駕關純去請袁紹。長史耿武諫曰:“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乳哺,立可餓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馥曰:“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擇賢者而讓之,諸君何嫉妒耶?”耿武歎曰:“冀州休矣!”於是棄職而去者三十餘人。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謀士逢紀向袁紹獻出奪取冀州之策,袁紹依計而行,派人暗中通知公孫瓚,夾攻冀州。同時,與那好又故意將公孫瓚入侵冀州的消息告訴了韓馥。韓馥驚慌失措,召集謀士荀諶、辛評等人商議對策。荀諶提出將冀州交給袁紹,方可確保冀州的安全。不過,長史耿武卻認為此舉無異於引狼入室。但最終韓馥還是以自己是袁氏故吏和自己的才能不及袁紹為由,將冀州拱手相讓。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韓馥“讓冀州”的故事情節,與真實的歷史非常相似。據《三國志 袁紹傳》載,關東諸侯討董之戰結束後,謀士逢紀便提出奪取冀州的戰略規劃。逢紀認為:“將軍舉大事而仰人資給,不據一州,無以自全。”並提出了“可與公孫瓚相聞,導使來南,擊取冀州。公孫必至而馥懼矣,因使說利害,為陳禍福,馥必遜讓。於此之際,可據其位”的具體實施步驟。袁紹依計而行,此後便有了公孫瓚入侵冀州,韓馥在荀諶的說服下將冀州拱手相讓的故事。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耿武勸諫韓馥的舉動,也是歷史的真實。《三國志 袁紹傳》載:“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乃欲以州與之?”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當時的袁紹不僅兵微將寡,甚至連糧草供應都要仰仗韓馥。因此,袁紹謀取冀州的成功,無異於是一場輝煌的勝利,靠的並非武力,而是出色的頭腦。

眾所周知,此時韓馥的實力遠勝於袁紹,手下不僅有張郃這樣的猛將,更有田豐、審配這樣的謀謨之士。為什麽他們都沒有挺身而出,幫助韓馥擺脫危機呢?原因非常簡單。據《後漢書 袁紹傳》載:“魏郡審配、钜鹿田豐,並以正直不得志於韓馥。”這段記載充分證明,韓馥用人的能力太差,令田豐等人心懷不滿。因此,在決定韓馥命運和冀州未來這個重大問題上,他們都袖手旁觀,置之不理,這才導致了冀州的易主。

參考書籍:《三國志》、《後漢書》、《三國演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