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胎兒在這個月之後就已經成形了,放在保溫箱裡面也能活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講的是一個孕婦在五個月時早產,送進醫院後寶寶竟然在全體醫生的努力下活了下來,在保溫箱裡足足待了6個月才出院,人們在感嘆如今醫學科技發達之餘也為寶寶生命力的堅強感到震驚。我們都知道,早產兒由於身體各項發育並不成熟,出生以後非常的脆弱,需要在醫院進行特別的護理,等到身體指數達到標準後才能出院,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胎兒如果早產放在保溫箱裡救治的話,現代醫學技術能夠救活的極限時間是多少,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關於早產兒的那些事兒。

胎兒的成長史

胚胎期

在懷孕的前8周,肚子裡的寶寶還不能稱之為胎兒,只能叫胚胎。從外表上看,這一時期的胚胎和其他動物的胚胎幾乎沒有區別,甚至長有鰓和尾巴。8周以後,胚胎越來越接近人形,內臟及腦部開始分化,五官和四肢也逐漸形成,隨著胎盤和臍帶的形成,胎寶寶進入快速發育階段。

成型期

懷孕3個月以後,胚胎就可以改稱為胎兒了。此時的胎兒大致成形且趨於穩定,各項身體器官清晰可見,幾乎與常人一樣。 內臟也更加發達。五個月時,胎兒的骨骼、肌肉進一步發育,如果發育較好的話,孕媽已經可以感覺到胎動了。

安全期

六個月的胎兒骨骼更結實,體毛陸續長出,臉形也更加清晰,皮脂腺的分泌功能被激活,腎臟、腸胃等器官已經完成出生的準備。以如今的醫療水準,即使在此時早產,只要在保溫箱內好好的護理,寶寶也是可以繼續健康成長的。

最早幾個月能救活?

根據已知資料記載,世界上最小的早產兒出生於外國的一個家庭,這個寶寶在孕19周,也就是4個月左右的時候由於某種特殊原因被生了出來,只有手掌大小,可惜的是,由於寶寶的各項身體器官衰竭嚴重,僅僅存活了幾分鐘後就離開了人世。在國內,最小的能活下來的早產兒紀錄是在五個月左右,而且是在胎兒原本發育較好、醫院水準國內頂尖的情況下,不過這種事情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大多數這個月份的胎兒在出生後是無法長久存活的,但這也從側面證明了,5個月的胎兒在外力的幫助下是可以存活下去的。

雖然胎寶寶在六個月以後生存下來的希望已經非常大了,但母體的作用是任何現代醫學都無法代替的,孕媽們一定要保護好胎寶寶,爭取讓他在預產期內出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