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家級經開區再獲政策“紅包”,區內企業上市獲支持

記者 辛圓

佔我國經濟總量10%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正迎來一波新的政策紅包。

5月28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下稱《意見》),從提升開放型經濟質量,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完善對內對外合作平台功能,加強要素保障和資源集約利用等五個方面提出22項舉措,包括支持區內企業開展上市、業務重組、依法精簡投資項目準入手續、簡化審批程序、完善人才政策保障,促進就業創業等。

《意見》指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以激發對外經濟活力為突破口,著力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提升對外合作水準、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這一系列指標均凸顯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中國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意見》的頒布表明中國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與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他指出,在國家大力推進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全國各地均肩負著這一使命,而國家級經開區自然首當其中。一直以來,國家級經開區都在貫徹落實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開拓創新、異塵餘生周邊的任務,近些年,國家級經開區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兆元,同比增長13.9%,佔全國的比重為11.3%;財政收入1.9兆元,同比增長7.7%,佔全國的比重為10.6%;實現進出口總額6.2兆元,同比增長10.8%,佔全國的比重為20.3%;實際利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的金額達到513億美元,同比增長5.5%,佔全國利用外資的比重為20.4%。

本次《意見》指出,國家重大產業項目優先規劃布局在國家級經開區;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加快引進先進製造業企業、專業化“小巨人”企業、關鍵零組件和中間品製造企業等。

“產業布局統籌協調,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園區綠色升級等一系列措施的提出,充分表明了中國將經開區作為抓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心。這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結構轉型與破解發展難題的迫切要求。”付一夫說。

分析人士指出,從目前來看,經開區普遍面臨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約束等新挑戰和困難,而自貿區等開放高地日益增多,給經開區的政策優勢和投資環境優勢造成了衝擊,經開區的轉型與尋求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仍需要政策的進一步扶持。

對此,《意見》明確提出,將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國家級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依法精簡投資項目準入手續,簡化審批程序,下放省市級經濟管理審批權限,實施先建後驗管理新模式。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全流程改革,推行容缺審批、告知承諾製等管理方式。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台,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

此外,《意見》還提出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建設主體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對有條件的國家級經開區開發建設主體進行資產重組、股權結構調整優化,引入民營資本和外國投資者,開發運營特色產業園等園區。

付一夫認為,對於經開區來說,意味著可以充分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來因地製宜,並進行相關的發展戰略部署,在招商引資、吸引重大新興產業項目等方面擁有更多的自主決策權。這無疑可以進一步激發出經開區的經濟發展活力,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並促進生產要素更加合理地流動與配置,從而更快更好地推動經開區的轉型與全面發展。

為了吸引更多創新人才能夠來到國家級經開區,《意見》也提出了很多具體的支持政策,包括允許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優秀外國留學生畢業後直接在國家級經開區工作;國家級經開區內科研院所轉化職務發明成果收益給予參與研發的科技人員的現金獎勵,符合稅收政策相關規定的,可減按50%計入科技人員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等。

政策還提到,對符合條件且未享受實物保障的在國家級經開區內就業或創業的人員,可提供一定的購房、租房補貼。

“這實際上體現了人才購房的政策導向,後續對於此類群體來說,在此類區域就業的積極性將增加,同時或也形成一系列配套的購房政策,即相關城市會頒布一些更為靈活和更為務實的購房租房優惠政策。”易居智庫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界面新聞表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