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母課堂|警惕行為主義的育兒誤區

看見才是愛

海夫人 著

青島出版社

2019年4月

這是一部讓父母覺察並反思錯誤育兒模式,學會真正愛孩子的教育指南。全國知名抽動症康復專家、育兒博主海夫人歷時十年的第二部力作。

新書

出版

行為主義倡導的行為矯正式兒童養育體系,在20 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很多歐美國家風靡一時。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嬰兒獨立睡眠法就是以行為主義為核心理念所倡導的育兒方法。

有一天,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她的一個朋友在發現孩子有抽動症後,加入了一個抽動症學習微信群,學習如何提高孩子的心力,而且據說用的是行為主義方法,朋友問我是否知道。

對於行為主義的育兒方法,我是不認同的。舉一個具體的例子。

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因為患有抽動症,會出現一些奇怪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有一天,班長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模仿孩子擠眉弄眼、扭動身體的樣子,班長嘲諷孩子的樣子很難看,讓女孩儘快改正。

那天放學回家後孩子大哭一場,心情非常不好,家長不知道怎麼辦,於是問抽動症微信群裡的老師。

抽動症微信群的那位老師這樣回答:「告訴孩子,這麼小的事有什麼了不起?哭什麼哭!家長首先要坦然面對,家長覺得這件事沒什麼,孩子才會覺得沒什麼。如果家長覺得這是件大事,覺得就像天塌下來一樣,那麼孩子更過不去這道坎了。」

這位家長來問我的時候,我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家長首先要允許孩子充分表達、充分釋放,要傾聽孩子講述事情的經過,擁抱孩子,撫慰孩子,讓孩子哭出來。

這才是看見孩子、接納孩子的過程,要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表達和內心需要,接納真實的孩子。只有這樣,孩子的情緒、情感和內在的能量才有了流動的方向和空間。這就是「疏」的過程,「疏」就是讓孩子自身的能量流動起來。

接下來,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特點,用適當的方式和孩子正面溝通這件事情,這個溝通的過程就是「導」的過程。「疏」和「導」便實現了「疏導」的功能。

孩子的班長不了解抽動症,以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改變,改掉這個「壞習慣」。但是這位班長的方式方法的確非常不好。對於這種自以為是、冷嘲熱諷的做法,家長必須堅決說「不」。家長需要和老師有效溝通,請老師調停,讓班長收回自己所說的話,並向孩子道歉。

家長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站在孩子這邊的,是會支持、理解、保護孩子的。

當一個孩子得到了足夠多的愛,真正地被看見,並得到及時的回應時,這個孩子的內心自然就會有足夠的容量和力量。一旦這個孩子的內心足夠強大,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才能自然而然、坦然豁達地面對,這是內心強大後的自然呈現,而並不是通過父母的「灑脫」說教就能擁有的。

大氣的父母養育大氣的孩子,父母的「灑脫」大氣的確能夠影響孩子,但是這種「灑脫」大氣的前提依舊是要看見孩子,看見才是愛,看見孩子,接納孩子,然後及時回應孩子。大氣的父母更懂得如何讓愛流動起來,而不是讓愛卡住。

來看看另一個例子。

比如孩子分床這件事,我家孩子當時7 歲,我當時容不得孩子一分一秒的考慮,必須馬上分床。無論孩子怎麼哭,怎麼害怕,我輕描淡寫地說:「有什麼好怕的?」然後頭也不回地就出去了。

孩子讓我抱他一會兒,我推開孩子,說:「你這麼大了,自己玩去!」

那段時間,孩子的心力的確提高了不少,獨立性也增強了,但我看得出他開始懷疑我們對他的愛,對我小心翼翼,還會來討好我。我又開始反思,因為我變得迷茫了,接下來我該怎麼辦?

行為主義育兒方式真的能培養出孩子更強的獨立性嗎?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受到行為主義育兒方式的影響,不回應孩子,嚴厲、嚴格地對待孩子,以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獨立性,以為只有這樣才對孩子好。

及時回應孩子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矛盾嗎?其實並不矛盾。

在及時回應和分清界限這兩件事上,很多家長把握不好度,要麼完全不回應,要麼沒有界限地共生或完全地包辦代替。及時回應孩子,並不代表剝奪孩子的體驗權和獨立自主的選擇權。

你可以告訴孩子你了解了他的感受,看見了他的感受,但是並不意味著你需要代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那些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主權、面對權、選擇權和完成權都屬於孩子,家長只需要在一旁陪伴、鼓勵、欣賞和引導,不要包辦代替,更不要管控和強迫。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如果家長完全無回應,對孩子而言,就如同冷漠的死寂。用這種方式養育孩子,的確能夠較早培養出孩子的獨立性,但是同時容易讓孩子出現心理創傷。

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嬰兒獨立睡眠法都是以行為主義為核心理念的育兒方法。行為主義倡導的行為矯正式兒童養育體系,在20 世紀三四十年代,風靡了整個美國,又影響了西方多個國家。

後來心理學家哈洛通過一系列實驗,對行為主義育兒方法提出了質疑。1958 年,在美國心理學年會上,哈洛做了題為《母愛的本質》的演講。這個演講顛覆了美國社會一直倡導的行為主義哺嬰方式。哈洛提出了以下觀點:

(1)獨立並不是用孤立和狠心培養出來的。恰恰相反,得到細心呵護、溫柔擁抱、及時回應的孩子,反而更容易離開媽媽懷抱去獨立探索,成為更加獨立、更能適應社會的大人。

(2)越是得到愛撫和疼愛的孩子,就越會敞開內心,變得開朗。而越是得到關注少的孩子,就越會封閉自己的內心,漠視周圍環境,孤僻不合群。

(3)孩子出生後的6個月,是建立良好母愛的重要時期。孩子出生後,父母特別是母親,要避免與孩子長期分離。長期分離會對孩子造成巨大傷害。

(4)早期嚴重而持久的孤立,會導致孩子的心理殘疾和創傷,這種影響直至終生。

(5)嚴重缺乏回應的嬰兒,內心會產生兩個激烈的情緒:第一是絕望,認為愛不存在;第二是仇恨,想毀掉整個世界。

回應就是光,沒有回應,家也是絕境。

行為主義的這套育兒理論在美國早已經不用了,然而在我們國內,有些育兒書籍、育兒機構和育兒講座依舊在推廣這套已經被心理學家哈洛證實是錯誤的育兒方法。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嬰兒獨立睡眠法、完全不回應、以兇狠的方式讓孩子獨立,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創傷。

戳「閱讀原文」直接購買本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