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明星企業到跌落神壇×ST信威複牌難逃暴跌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曉暉在連續停牌30個月之後,北京信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485.SH,下稱“*ST信威”或者“信威集團”)終於在7月12日迎來複牌。迎接複牌的是連續的跌停,至7月19日,*ST信威已經連續6個跌停,股價從停牌之前的14.59元/股,下跌至最新的10.73元/股。

“我們也左右不了二級市場的股價。”信威集團董秘辦公室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暴跌的背後,是信威集團這家曾被市場熱捧都“明星”公司的光環褪去。至今信威集團董事長王靖的致辭仍然掛在公司官網上——“在未來的五到十年間,信威集團要成為國際一流企業,進入世界前三名。”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裡,信威集團卻是有可能創下連續停牌時間最久,連續跌停最多的公司。

電信是信威集團的主營業務,但董事長王靖卻因尼加拉瓜的運河項目震動外界,如今王靖在信威集團的股權已經悉數質押,其本人也幾乎不在媒體面前露面。

30個月停牌之路

時間追溯到2016年12月23日,網易財經發布了一篇調查報導《信威集團驚天局:隱匿巨額債務,神秘人套現離場》。媒體質疑信威集團在柬埔寨的海外業務運營真實性、董事長王靖履歷以及神秘股東減持等諸多問題。

第二天,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向信威集團發去問詢函。

2016年12月26日,信威集團決定停牌,那時誰也不曾料到30個月之多的漫長停牌將由此開始。

面對媒體關於公司涉嫌財務造假的質疑,當時信威集團一度在公告裡回應稱:“公司已就上述不實報導出現當日向有關部門進行了舉報,並發送了律師函。公司嚴正聲明,公司始終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公司會堅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公司和廣大股東的權益。”

但之後三年,信威集團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呈現斷崖式下跌。

2016年,信威集團的營業收入尚有30.9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15.2億元人民幣。

2017年,信威集團營業收入下降至6.47億元,淨利潤報虧,為負17.5億元。這意味著時隔一年,信威集團的營業收入已經只有此前一年的五分之一,跌去八成。

2018年,信威集團的營業收入銳減為4.99億元,歸於股東淨利潤為虧損29.8億元,並且該財務數據無法得到審計確認。

2019年4月29日,信威集團被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A股股票簡稱由“信威集團”變更為“*ST信威”。原因是公司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以及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向公司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信威集團2018年度審計報告》。

連續淨利潤為負或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年度審計報告,以上兩項只要涉及其一,就會觸發交易所的退市風險警示。

2019年7月18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向信威集團詢問公司目前經營狀況是否正常,信威集團董秘辦公室隻做了簡單的回復:“目前在職員工均正常上下班”。

打開信威集團官網,從2016年12月23日受到媒體質疑之後至今,信威集團的公司新聞裡只有5條企業動態消息,並且最新的企業動態停滯在2018年2月14日信威集團2018年的新春年會(董事長王靖缺席)。

在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無法表示審計意見的2018年度報告中,信威集團表示:2018年,公司面臨的經營環境較以往更為錯綜複雜,經營工作面對嚴峻挑戰。公司資金壓力較大,對生產經營產生一定的影響,儘管如此,公司仍在盡全力維持正常運營,並努力推進各重點業務的開展。

報告期內公司在海外公網、國內行業專網和無線政務網、特種通信、通信網絡監測和數據分析業務等傳統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另一方面公司積極推進重大資產重組的開展,從而為公司的長遠良好發展注入新的增長點和發展動力,力爭實現公司業務結構的轉型升級。

信威集團2018年報中所指的重大資產重組,是指信威集團擬收購實際控制人王靖旗下的北京天驕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天驕”)的控股權或北京天驕旗下資產。

公告信息顯示北京天驕收購了烏克蘭的一家名為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公司的股權,但烏克蘭政府對這樁收購未給予反壟斷審查批複,而在信威集團信息披露中,北京天驕對馬達西奇的持股權份額也未能明確。

有投資者透過上交所E互動指出,“信威集團的重組,烏方政府事實上已叫停日久,短期重組相關資產已不可能。”

信威股份於7月12日的複牌公告也承認:公司尚未取得烏克蘭政府的反壟斷審查批複,公司審計報告中無法表示意見所涉及事項尚未解決,重組推進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光環褪盡

從試圖收購以色列衛星通訊公司Space-CommunicationLtd.100%股份,到與尼加拉瓜政府商談開鑿巴拿馬地區的另外一條運河,以及如今的收購烏克蘭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公司。董事長王靖究竟是一個傳奇商人還是信威集團的炒作噱頭,外界不得而知。

目前來看,王靖操作的上述三個具有轟動效應的跨國項目,均沒有任何結果,前面兩個項目已經失敗,而最後一個收購烏克蘭航空發動機項目,雖然從公告來看,信威集團仍在努力進行之中。

然而,王靖本人已經深陷的債務危機之中。

除了信威集團的股權悉數質押之外,公告信息顯示,王靖持有的北京天驕3.634267%股權,由於信威集團與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相關訴訟,已經被執行保全措施。

在漫長的停牌重組期間,多數基金都將*ST信威的估值下調——工銀瑞信基金給出的估值是5.65元/股,農銀匯理基金給出的估值是4.73元/股,建信基金給出的估值是5.65元/股,按照4.73元/股的價格,*ST信威從複牌到此價格需要22個跌停,這意味著目前連續6個跌停對信威集團而言遠遠還沒有結束。

經濟觀察報記者向信威集團詢問目前有無拯救公司股價措施,信威集團董秘辦表示無法左右二級市場價格走勢.記者又問半年業績情況,信威集團董秘辦表示目前還沒有披露業績,等待業績公布再說。

上交所E互動的官方互動平台上充滿了焦慮的投資者。

7月18日一位投資者問:“信威複牌既連續跌停,集團是否有補救措施,軍工重組是否被中斷,或是否有退市打算,請詳細說明。”

同日還有投資者提問,“你公司大股東股票幾乎全部質押,重組三年無果開盤連續無量跌停請問你公司股東質押平倉線價格是多少,有無應對措施?”

另有一位投資者向上市公司表達了他的焦慮:“董秘你好!ST信威是由於被媒體報財務造假才停牌的,經過這麽長一段時間,公司究竟有沒有財務造假?”

*ST信威沒有回復上述投資者的問題。

在一片質疑聲中,7月19日的*ST信威仍然是無量跌停,日均成交額不足百萬,換手率低於0.01%,跌停板的拋售仍然有329萬手。

不少知名基金公司“踩雷”*ST信威。根據*ST信威一季度股東信息,北京華賽大有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信達澳銀基金-光大銀行-中航信託-天啟520號中創信測定增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財通基金-招商銀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天兆欣(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全國社保基金一一零組合等公募、私募均在信威集團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2015年,信威集團股價達到60元/股巔峰,市值規模超過2000億元。彼時,其雄心勃勃的在全球多個國家運營基礎電信業務、收購以色列的衛星、開鑿巴拿馬的運河、投資烏克蘭的航空發動機。

如今光環褪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