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焦點面對面:“神十二”到底有多“神”?普通人有機會去空間站嗎?

(中國焦點面對面)“神十二”到底有多“神”?普通人有機會去空間站嗎?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神十二”到底有多“神”?普通人有機會去空間站嗎?

——專訪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

作者 馬帥莎 郭超凱

9月17日,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艙返回地球,成功著陸於東風著陸場。“太空出差”三個月,航天員衣食住行是如何保障的?未來中國空間站將如何建設?普通人是否有機會前往空間站?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進行權威解讀。

訪談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太空出差”3個月期間,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共安排了2次出艙任務,這2次出艙有何不同、各安排了哪些任務?與神舟七號出艙任務相比,神舟十二號的出艙時間更長,這是否意味著中國艙外活動技術有了大幅提高?

楊宇光:建設空間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有非常多的關鍵技術,比如載人航天三大基本技術:天地往返技術、交會對接技術、艙外活動技術。2008年的神舟七號出艙時間不到20分鐘,艙外活動也比較簡單,只是證明我們有能力進行艙外活動,但並不能滿足未來複雜的科研活動需要。

神舟十二號乘組進行了兩次艙外活動,進一步驗證艙外活動技術。首先,這一次三位乘組成員穿的是中國第二代飛天航天服,工作時間更長,理論上可以工作八九個小時,可重複使用15次。

視頻截圖

神舟十二號任務兩次出艙活動更多的是進行技術驗證,尤其是第一次艙外活動超過7個小時,對二代飛天航天服支持長期艙外活動需要的各種技術進行了全面充分驗證。

第一次艙外活動還驗證了兩項關鍵技術,一是通過機械臂來輔助航天員在空間站表面進行大範圍轉移,二是在空間站表面進行爬行,通過安全繩和固定裝置,爬到指定位置。第二次艙外活動的任務更為複雜,安裝了一套擴展泵組,提高了整個空間站的工作可靠性。

中新社記者: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的平均年齡超過52歲,有網友說此次任務航天員年齡偏大,為何不選擇更年輕的航天員?載人航天對航天員的年齡是否有限制?未來中國是否需要進一步加強航天員的梯隊建設?

楊宇光:50多歲並不是一個很大的年齡,美國、俄羅斯以及其他國家都有大量50歲以上航天員。最高的年齡紀錄是美國第一位進行軌道飛行的航天員約翰·格倫,他在(上世紀)60年代駕駛“水星號”飛船進行了美國第一次環繞地球的太空飛行,在接近80歲高齡又乘坐太空梭再次進入太空。

航天員從初期選拔到經過長期的身體條件適應能力、各種空間操作技能訓練,達到能夠進行實際飛行的資質,至少需要兩年以上。過去國外在進行重要航天任務時,(航天員乘組中)至少有一人有航天飛行經歷。比如,美國第一次登月的阿波羅11號飛船乘組,三位宇航員之前全都有過太空飛行經歷。

神舟十二號任務非常重要,承擔了首次長期駐留、可再生環控生保系統、複雜出艙活動等任務,更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乘組。從神舟九號任務開始,一般是“一老帶兩新”或者“一老帶一新”,這次變成了“兩老帶一新”,甚至聶海勝過去有過兩次飛行經歷。

資料圖:2021年7月30日,航天員湯洪波拍攝到了北非大陸上萬家燈火的盛景。航天員湯洪波 攝 圖片來源:載人航天辦

中國目前已完成第三批航天員選拔,裡面不但有航天駕駛員,還有航天任務專家和隨船工程師。第一代航天員都是從飛行員裡面挑選的,到了第三批航天員,因為空間站任務科學研究的比重越來越高,就需要有更多的工程師、科學家進入軌道,進行更複雜的空間科學研究和實際操作。

中新社記者: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的在軌時間長達3個月,未來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的在軌駐留時間還將增加到6個月,在軌時間的延長,對人類發展航天技術、開展空間實驗有什麽意義?

楊宇光:長期駐留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人在失重條件下會肌肉萎縮、骨骼鈣質流失。“天和”核心艙帶上天的太空跑台和太空自行車,比過去的設計更為合理,可以進行更有效鍛煉。

長期太空駐留必須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是可再生式的環控生保系統,很多資源要回收利用。以尿處理為例,實際上是將尿液送到蒸汽壓縮蒸餾裝置裡面,首先讓它變成一個非常低的壓力,比較容易蒸發和汽化,汽化後再讓水氣分離,水蒸氣冷凝形成蒸餾水,進行一些處理之後再通過淨化系統過濾,就可以達到飲用水的標準。

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航天員平時還會定期抽血,血樣要帶回地球研究。未來航天員從神舟十三號開始要在軌半年以上的時間。這一次發現的各種問題,都可以為以後在軌駐留奠定非常好的基礎。

在軌飛行除了支撐科研活動,也為未來走向更遠的深空奠定基礎。比如,從地球到火星考察往返的時間超過一年半,大部分時間是在飛船裡面待著,這樣的過程必須首先在近地軌道空間站裡去驗證。

中新社記者:結束三個月的“太空出差”,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順利返回地球,從太空微重力環境返航,航天員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以便更快適應地球環境?

楊宇光:從已經公布的航天員在軌生活和工作規劃來看,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他們在臨近返回時,每天的鍛煉時間和強度會增大,這就是非常好的準備工作。為保證骨鈣不流失、肌肉不萎縮,航天員每天要進行足量鍛煉,回到地球以後能夠盡快進行重力的再適應。

這一次飛行也是(目前)神舟飛船在軌時間最長的一次。神舟飛船靠泊到空間站以後,雖然它的大部分設備處在休眠狀態,但依然會經歷太空異塵餘生環境、惡劣真空環境考驗。

神舟十二號拍攝畫面。航天員 劉伯明 攝

神舟飛船關係到航天員乘組安全,所以在返回前要對各個分系統比如推進系統、GNC分系統(製導、導航與控制分系統)、測控等分系統進行測試,保證每個分系統都是正常的才能夠返回。

這一次是我們首次返回東風著陸場,過去所有(載人)航天飛行都是返回到四子王旗著陸場,東風著陸場是作為備份著陸場。未來在空間站運營階段,東風著陸場將作為主著陸場來使用。

中新社記者:著陸場的變化主要是出於哪方面考慮?

楊宇光:載人航天器包括空間站大部分都是在比較低的軌道高度上,主要是為了規避空間異塵餘生的影響。因為地球附近有一個范艾倫異塵餘生帶,這個異塵餘生帶下邊緣大約是在六七百公里高度,如果航天器的軌道高度高於這個高度,它會受到更多的異塵餘生影響,在三四百公里高的高度,異塵餘生會小很多。

但是這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因為這個高度以7.8公里每秒繞地球飛行,受到的大氣阻力會使飛船或空間站的高度不斷降低。

過去天宮一號、二號和神舟飛船的乘組任務,因為時間比較短,不需要大範圍改變軌道,空間站長期在軌運行,軌道高度變化比較大,到合適的時候就要進行一次軌道保持,抬高高度。

軌道高度變化比較大就帶來一個問題,返回時理論上著陸點的位置會有比較大的變化。四子王旗著陸場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小的著陸場,而東風著陸場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附近,面積非常廣大,可以有一個很長的範圍供選擇。我認為這可能是選擇東風著陸場作為目前空間站運營階段主著陸場的最主要原因。

中新社記者: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如何保障航天員的安全?

楊宇光:返回過程和發射過程一樣,是航天飛行中風險比較大的環節。目前人類在軌飛行過程中發生過一些險象環生的事故,大部分都是在發射階段以及返回階段發生的。

返回過程中有幾方面風險。一是反推,原來是環繞地球的軌道,通過推進艙發動機的工作,變到能夠再入的軌道,這是風險比較大的環節,首先它要準確。

二是在返回過程中有數次分離操作,第一個操作是軌道艙和整個飛船分離,我們稱之為軌返分離;第二次是完成反推以後,推進艙和返回艙要分離,我們稱之為推返分離,這兩次分離都非常重要,必須要正常完成。

再入飛行過程,也就是到了100公里以下,返回艙和大氣摩擦會產生極高的溫度。飛船下面有一個防熱大底,飛船表面有防熱的燒蝕材料來保證高溫不會傳到艙內,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返回到大約10公里高,速度已經降到了200多米(每秒)的時候,就要開傘,把速度進一步降低。為保證航天員安全,有一套主傘,還有一套備份傘,一旦主傘打開出問題的話,備份傘要進行工作,保證能夠降到一個比較低的速度,正常降落到地球表面,但對航天員的衝擊依然是比較大的。

所以我們又有兩個措施,一個措施就是在落地前把座椅升高,有點像家裡折疊床的氣壓杆;另外一個措施,是返回艙拋掉防熱大底以後,到距離地面一米高時精確發出指令,讓幾個小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反推,進一步降低飛船著陸速度,使航天員非常輕柔地落到地球表面。

中新社記者: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都是男性,未來空間站的航天員飛行乘組是否會有女性航天員,女性航天員的加入對中國發展航天技術、中國空間站運營都有哪些意義呢?

楊宇光:女航天員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人類進入太空是為了進行更多科學實驗,以及走向更深遠的太空。從這個角度來說,只有男性航天員是不完整的,而且女性有特殊優勢,在一些更細致的操作上有更多優勢,包括語言優勢等。從長期太空生活看,男女互補在心理方面的代償作用對於長期太空飛行也非常重要。

從國外例子看,有大量女航天員不但能在空間站進行長期駐留,有些甚至作為航天器駕駛員乃至整個飛行任務的指令長,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劉洋、王亞平已經作為中國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的乘組經歷過太空飛行,時間都不短,達到了十幾天以上,我們期待未來中國空間站也會有女航天員的出現,這是必然的。

中新社記者:“太空出差”三人組凱旋後,後續中國還將陸續實施多次發射任務,在2022年完成空間站的在軌建造,未來中國空間站將如何建設?完整體的“天宮”空間站長什麽樣?它將發揮哪些關鍵作用?

楊宇光:天宮空間站的初期規劃是T字型構型,天和核心艙的前端有一個節點艙,節點艙一左一右,各連接一個實驗艙,右邊是問天實驗艙,左邊是夢天實驗艙,這兩個實驗艙和核心艙都是20多噸重,這是空間站的基本構型。

2021年8月24日晚上9點29分,北京上空。航天員聶海勝 攝 圖片來源:載人航天辦

除了這三個基本艙段以外,天和核心艙尾部還會對接一艘天舟貨運飛船,給航天員送去生活物資、科研儀器,給空間站送去推進劑補加,生活垃圾、廢棄科學儀器也要放到這裡面,不但是“快遞小哥”,還是“儲藏室”“垃圾箱”。

在空間站前端會對接1到2艘神舟飛船,短期內空間站可以支撐6個人在軌進行乘組輪換。未來空間站還具備擴展能力,可以加第二核心艙,最大將來可以擴展到180噸的組合體規模。

需要強調一下,180噸的重量也不到國際空間站的一半,這比較符合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但又是一個航天大國的定位,也就是規模適度,更注重效率,來完成更多科學實驗,為人類科學進步作出貢獻。

除了空間站基本配置,還會有一個獨立飛行的光學艙——巡天望遠鏡,可對大範圍的天空進行成像,獲得海量科學數據。它和空間站在同一個軌道上運行,正常情況下是獨立運行的,需要維修時可以和空間站對接,由航天員對它進行維護操作。

航天員在軌拍攝的高清大圖。航天員湯洪波 攝 圖片來源:載人航天辦

中新社記者:近期維珍銀河、藍色起源相繼推出了亞軌道太空旅遊,未來普通人是否有機會前往中國的空間站,要進駐空間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楊宇光:我相信未來存在非職業航天員進入空間站的可能性。國外的新聞記者、影視明星及其他付費太空旅遊的乘客,都曾造訪過國際空間站。普通人要進入太空,必要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

一是要能夠經受飛行過程中的環境,包括起飛過程中的超重和劇烈振動,這方面要進行適應性訓練。航天員進行航天訓練時,要在離心機上,模擬超重訓練要達到身體8倍的重量。

二是要進行失重環境訓練,一方面是體驗,另一方面避免將來有嚴重的不適應。此外還要進行救援訓練。航天員要在荒漠、海上、森林裡面進行生存鍛煉。進行艙外活動的航天員還要在加了鹽的水池,也叫中性浮力水池裡面進行相應訓練。

這些訓練理論上對普通老百姓是開放的,但是確實像我們講的,航天員是萬裡挑一的職業,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飛天的機會。(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