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人有糖尿病,如果你不想得糖尿病,就用好這4招

最近門診來了這樣一對夫婦。妻子要求給丈夫檢查血糖,原因是丈夫的爸媽均患有2型糖尿病,最近半年丈夫體重減輕約5公斤,口乾、多尿,妻子對丈夫出現的情況非常重視,懷疑他也患有糖尿病。

妻子多次建議丈夫到醫院檢查,而丈夫對出現的情況不以為然,非常執拗地認為自己上火,口乾、喝水多是正常現象,體重減輕是工作壓力大,胃口不好造成。

聽到這些爭辯,醫生建議檢查靜脈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評估一下最近2-3個月血糖的平均值,拿檢驗結果來說明問題。

結果回報:靜脈血糖12.7mmol/L,糖化血紅蛋白:10.5%(參考值:4.0%-6.5%)。糖尿病癥狀加上血糖超過11.1mmol/L,可以診斷糖尿病。很明顯這位患者已經患上糖尿病。

一項研究表明:父母雙方一方患有糖尿病時,其子女患病率為正常家庭的20%,父母雙方均患有糖尿病,其子女患病率為正常家庭的50%。

這位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同時自己也患上了糖尿病,但並不是說所有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最終都會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生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有家族史的朋友們不要氣餒,教你4招,幫你避開糖尿病的魔爪。

1.與肥胖斷絕關係

研究表明:脂肪組織炎症學說是糖尿病發病的主要機制。脂肪細胞是一種內分泌細胞,也是產生促炎細胞因子的重要場所。

肥胖狀態下,脂肪細胞分泌一系列的細胞因子而誘發免疫和炎症過程。炎症首先造成胰島素抵抗,再進一步造成胰島B細胞受損最終發展為糖尿病。

關注體重從小抓起,研究表明:青少年時存在肥胖到成年後肥胖的幾率就越大。青少年中,100個男生就有12個超重,5個肥胖,100個女生就有7個超重,3個肥胖。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攝入能量過剩、機體所需能量有限,缺乏有效運動、精神壓力過大,最終體重超標。隨之而來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發病也越來越年輕化。

對於青少年兒童控制體重,家長要做到:

1.不過多補充營養素

市面上的各種營養補品呈現火熱的事態,很多家長考慮孩子處於生長髮育階段,學習壓力大,用腦過度,應該補充更多、更好的營養物質。

而往往這些營養物質,真正的含金量很低,能量很高,加之補充過多,造成兒童體重超標。

2.無限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一些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從不拒絕,認為滿足孩子的需求,就是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是愛孩子的表現。尤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輩的這種溺愛孩子更加嚴重。

孩子想吃什麼就給什麼,膨化、油炸、奶油、蛋糕食品造成營養過剩、不均衡,進一步加重孩子的體重負擔。

3.不剝奪孩子活動鍛煉的機會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學業緊,各種輔導課程把孩子業餘時間排滿,心疼孩子學習壓力大,為減輕孩子的生活負擔,日常生活都親力親為,這樣剝奪了孩子參與日常活動鍛煉的好機會,而真正參與正規的體育鍛煉的時間又不多。

4.注意監測兒童的體重

通過身高、體品質計算體質指數,體質指數≥同年齡同性別兒童的第95百分位數為肥胖。這項檢查可以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監測計算。

對於體重超標的孩子給予健康飲食指導、制定體育活動量、體重下降幅度,更安全有效的做到體重達標,促進青少年兒童生長髮育。

成年人更加嚴格做到體重達標

1.堅持天天鍛煉

採取中等強度運動,維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體重。做到不超重、更不低體重。

2.定期監測體重指數BMI2

BMI指數

18歲及以上成年人

<18.5

體重過低

18.5<BMI<24

體重正常

24≤BMI<28

超重

BMI≥28

肥胖

3.維持健康的腰圍

腹型肥胖加重胰島素抵抗,造成糖尿病病情加重,並發心臟病概率增加。

重視控制腰圍,預防腹型肥胖,建議男性腰圍不超過90厘米,女性腰圍不超過80厘米。

4.食物多樣、飲食規律

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碳水化合物為主,佔每日攝食量的50%-65%,蛋白質佔15%-20%,脂肪佔比例25%-30%。

按時進餐,三餐有度,做到不偏食,不多食,盡量減少參加聚餐、宴請場合。

2.保持心態平和

人體內只有一種降血糖激素——胰島素,而體內其他很多激素如甲狀腺激素、生長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等都是升糖激素。

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緊張、高壓環境下,交感神經興奮,體內的升糖激素分泌會增加,造成血糖升高。有家族史的朋友會加重疾病的進展,縮短由健康轉變為患病的時間。

1.做到每天7小時睡眠

睡眠與我們身體健康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睡眠中機體的各器官功能都會進行功能調整,使得疲勞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重新恢復正常功能,以滿足第二天正常運轉,而對於單打獨鬥的胰島細胞來說尤為重要。

2.放過使自己感到焦慮、鬱悶的事

每個人都會有焦慮、苦悶的時候,不管是因為工作、生活、還是人際關係。感到不快,不要悶在心裡,找到合適的人暢談,或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找一個釋放的出口。

3.進行體育鍛煉,改善壓抑的心境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消耗體力,放鬆體內緊繃的肌肉和神經,讓平和的心情回歸,減少消極負面的影響,重拾積極向上的動力。

3.學習糖尿病基礎知識

對於有家族史的朋友來說,平時多學習糖尿病基礎知識,認識和識別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癥狀和併發症。

  • 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多種疾病的高危因素,避免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生;

  • 提高警惕及時發現並識別身體不適癥狀,到醫院正規檢查;

  • 認識糖尿病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下定決心和糖尿病鬥爭到底,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4.定期檢查身體,監測血糖

發現疾病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期監測,很多糖尿病病人,發病時沒有明顯三多一少癥狀,大多數是因為體檢時查出血糖高了,系統檢查患有了糖尿病。因此平時就要做好定期檢測工作。

首先檢查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必要時做糖耐量檢查,發現糖尿病前期,及時採取有效的乾預措施,避免糖尿病的發生。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損和(或)糖耐量減低。

  • 空腹血糖受損:血糖在6.1-7.0mmol/L之間;

  • 糖耐量減低:OGTT實驗2小時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之間。牢記糖尿病前期評估數值,發現血糖升高,積極尋找發病的可控危險因素,及時採取措施延緩或逆轉糖尿病發生。

最後想告訴大家:

  • 遺傳因素只是遺傳的糖尿病易感體質,而不是糖尿病疾病本身,後天環境因素起到關鍵的促進作用。

  • 即便你有糖尿病家族史,只要掌握了糖尿病的可控因素、發病規律、採取正確乾預的手段,逃脫糖尿病的魔爪也是志在必得的。

精品推薦

許樟榮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

糖尿病基礎知識100問

許嶺翎 北京協和醫院

如何駕馭胰島素,達到最佳控糖效果

《糖尿病之友》雜誌社

破解餐後高血糖,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糖尿病之友》雜誌社

糖尿病一周專用食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