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減稅降費政策疊加發力 為中小企業發展再添動能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稅務部門積極落實各項惠及中小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優化便利服務,為中小企業發展再添動能。

政策擴圍驅動“澎湃動能”

2019年國家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比如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等等。一系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優惠相繼落地,眾多中小企業享受到真金白銀的減稅紅利。

“今年二季度企業所得稅預計只需繳納1.47萬元,同比減了近70%。”安徽禾田電氣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黃春志說,公司資產總額4300萬元,過去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今年國家大幅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公司資產總額在5000萬元以下,達到了小型微利企業條件,可以享受所得稅減半徵收的優惠政策。

“之前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經營利潤被一壓再壓,減稅降費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給公司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黃春志說。

重慶市豐都縣上一檔酒店是一家中小規模的餐飲酒店,經理陳人華介紹,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稅標準提高後,酒店被納入增值稅免稅優惠範圍,一季度已減免近8000元,預計全年可減免增值稅以及附加稅費3萬餘元,成本將下降5%。

小微企業稅收優惠力度逐年加大,有效穩定了企業經營預期,4月1日起實施的深化增值稅改革,更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在湖南,寶山有色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朱曉波介紹,今年增值稅降率後,每月新增減稅穩定在80萬元,預測全年減免稅費1415萬元。

“減稅政策讓公司有更多資金研發升級技術、發展礦山旅遊業,拓寬增收盈利渠道,我們心裡更有底了。”朱曉波說。

在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看來,中小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爬坡過坎、健康發展,關鍵在企業內生動力。“以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優惠政策、深化增值稅改革等為代表的新一輪減稅降費措施,有效降低了生產經營成本,為中小企業成長壯大提供了澎湃動能。”

“精準滴灌”激發企業活力

受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影響,出口企業面臨的壓力挑戰日趨激烈。為支持促進外貿經濟,稅務部門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增強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出口企業競爭力。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表示,以深化增值稅改革為例,適用稅率降低後,出口企業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減少,原先被佔用的採購資金大量釋放,有利於增強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大連龍寧科技有限公司主營電子紙的生產與銷售,旨在提供高性價比、低能耗、環保的電子紙產品。公司產品主要出口至韓國,去年銷售額1.3億元。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後,公司採購相同數量的原材料比之前節省260餘萬,經營壓力明顯減輕。

新疆阿拉山口力迅進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金屬材料進出口代理的企業,產品主銷歐美國家。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房志宏介紹,近年來原材料價格走高,一度給企業拓展出口市場帶來壓力。“減稅降費帶來了‘大紅包’,預計今年將為代理企業少繳增值稅173萬元,我們要用足政策機遇,把更多好產品推出去。”

在我國,像龍寧、力迅這樣穩步發展的出口企業不在少數,精準有力的減稅降費政策正成為助推中小企業走出國門、闖出新路、行穩致遠的乘勢東風。

“行業競爭不進則退,減稅降費是中小企業難得的發展機遇。”安徽協和成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素亮感慨。“今年一季度公司獲得出口退稅近130萬元,隨著適用增值稅率降至9%,年內將多減免約600萬元,全年減免保守估計1270萬元。”協和成財務總監吳心峰介紹,今年公司內外貿銷售規模預計將保持“雙增長”勢頭。

稅收扶持解決“成長煩惱”

就業是最大民生,中小企業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崗位,成為穩就業的重要支撐。稅務部門通過釋放減稅降費紅利,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促進就業數量質量同步提升。

華春眾創工場(陝西)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是陝西省一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孵化企業,減稅降費促使入駐創客數量明顯增加。

資金少、成本高一直掣肘著大學生創業熱情。現在煩惱有了解決辦法。今年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標準的提高,間接降低了初創企業門檻,激發了創業熱情。華春眾創財務經理劉勇介紹,今年華春眾創入駐企業減稅降費總規模達180萬元,上半年有50家初創企業新辦了入駐手續。

“減稅降費減輕了公司負擔,幫助實現了創業夢想,我們有信心把公司做大做強。”新入駐華春眾創的一家小微企業經理曹勇說。

支持創業的同時,伴隨減稅力度不斷加大,稅收扶持創新發展的政策效果也逐步顯現。“減稅使企業資金充裕了,有了資金會進一步投入研發,研發又能夠再獲減稅”這樣一個利好循環,讓我國中小企業的研發账越算越劃算。科技創新熱潮匯聚成國家經濟的發展活力,2018年我國市場主體已突破1億戶,今年以來又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日均新增登記企業達1.86萬戶。

優化服務推進“銀稅互動”

今年以來,稅務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緊盯中小企業發展過程遇到的堵點難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給中小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支持。

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小企業面臨的難題,為破解貸款難,稅務部門堅決落實支持金融企業向小微企業貸款的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推廣“銀稅互動”,與銀行共享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幫助中小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

珠海市佳創興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五金配件的中等規模企業,已連續多年獲評A級納稅人,融資難一直是困擾公司發展的難題。在稅務部門幫助下,公司近日獲得“銀稅互動”貸款300萬元。“解決了企業資金瓶頸,給我們帶來了大利好!”該公司負責人為“銀稅互動”點讚。

在四川,成都市稅務局與建設銀行合作推出全國首款以納稅人享受的減稅額度為銀行主要授信依據的信貸產品“減稅貸”。納稅信用A級或B級的納稅人,均能申請“減稅貸”,無須任何擔保和抵押,銀行可給予最長一年的純信用貸款。

渝人渝商建材經營部準備擴大規模,然而想獲得更多資金卻不容易。通過成都稅務部門宣傳,負責人馮平了解到“減稅貸”,提出了貸款申請。“申請後第2天,銀行就讓我準備資料,沒多久便拿到了40萬元貸款額度。”“減稅貸”給馮平帶來了更多信心。

與此同時,各地稅務部門圍繞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創新辦稅服務,努力營造寬鬆便利的稅收環境。2019年,稅務部門連續第六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對納稅人向稅務機關報送的資料再精簡25%以上,實現70%以上涉稅事項一次性辦結,進一步提升了廣大中小企業的獲得感。

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稅務部門將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繼續打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和優化便民辦稅服務組合拳,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發展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 記者:董碧娟 責編:胡達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