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是葡萄胎?葡萄胎後還能正常懷孕嗎?

35歲的李女士正在備孕二胎,一個多月沒來月經用早孕試紙一查兩條杠,這可把她高興壞了,但因為工作忙一直沒有去醫院檢查。前段時間李女士孕吐得厲害,還伴有腹痛和陰道出血,來門診要求「保胎治療」,但超音波檢查卻未見胎兒,提示「水泡狀胎塊」。醫生告訴她可能是葡萄胎,建議儘快終止妊娠。

這讓李女士大惑不解:葡萄胎是什麼?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病?我以後還能懷孕嗎?下次懷孕還會是葡萄胎嗎?

什麼是「葡萄胎」?

葡萄胎是指妊娠後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高度水腫,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之所以被稱之為葡萄胎,是因為這些水泡間相連成串,形如葡萄。

葡萄胎分為完全性和部分性兩類。完全性葡萄胎胎盤絨毛全部受累,整個宮腔充滿水泡,瀰漫性滋養細胞增生,無胎兒及胚胎組織可見。超音波顯示子宮宮腔內充滿蜂窩狀、小圓形液性暗區,或因出現宮腔一側出現片狀、不規則無回聲暗區或雲霧狀低回聲區。

部分性葡萄胎局部滋養細胞增生,胚胎及胎兒組織可見,但胎兒多死亡。通過超聲可見宮腔內見正常的妊娠囊結構,部分胎盤絨毛呈蜂窩狀改變,可見大小不等的圓形液性暗區,異常胎盤與正常結構胎盤有一定的分界。

葡萄胎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因素有關

葡萄胎與孕期吃葡萄並沒有任何關係,它與女性孕齡、營養因素、種族因素、既往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病史等相關,但主要的還是與遺傳因素相關。

正常妊娠細胞染色體檢查為46條染色體,其中23條來自父親,23條來自母親。完全性葡萄胎的46條染色體,均來自父親,也就是說母親隻提供了「空卵」。部分性葡萄胎則絕大多數是三倍體,即一個卵子和2個精子受精,多餘的一套染色體來源於父親。

確診「葡萄胎」後,需要經過兩次刮宮

如果通過超聲檢查或HCG測定確診是葡萄胎,應及時做清宮手術,刮出物要進一步做病理檢查。

確診「葡萄胎」後,患者一般需要經過兩次刮宮。這是因為葡萄胎形成的水泡狀水腫在手術過程中很難一次性清除乾淨,而一旦過長時間清理這些內容物,又會增加術中的出血量,對患者來說同樣是一種生命威脅。因此,多數醫生都主張第一次先將絕大部分內容物吸乾淨,過一周待子宮收縮使子宮腔小一些、子宮壁緊硬一些後,再進行第二次刮宮。

如果不進行第二次清宮,宮腔內仍殘留有水泡並繼續生長,會影響子宮收縮,就仍會有大出血的危險。此外,殘留的組織還有進一步惡變為癌症的可能。

「葡萄胎」後還能好孕嗎?

葡萄胎後,患者需要進行2年的隨訪監測,防止惡變,2年過後可以正常懷孕。

但在備孕時,有過葡萄胎史的患者需要做一個全面的孕前檢查,特別是染色體檢查。懷孕後產檢也不可忽視,懷孕50天左右進行超聲檢查,排除異常妊娠,確定孕周為胎兒將來的宮內發育提供參考依據。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