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道醫馬元剛——科學家找到長壽的根源!

九辰堂《道醫五步療法》之四--調暢氣機!▲▲▲


有氣則生,無氣則亡,人的生命有賴於我們的一呼一吸。生生不息,只有當我們的呼吸不停止,生命就可以持續的延續。


主宰和推動人呼吸的,我們從生理學上看,是有賴於我們神經系統的調節。在中國古人認為,是氣推動了人體的血液運行,是主宰招人的生命活動。



影響人健康的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研究報告顯示:


1,人類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預防保健可以避免!

2,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早期發現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3,三分之一的疾病通過資訊的有效溝通能提高治療效果。


影響人的健康長壽主要有5大因素:


1,遺傳佔15%。

2,自然環境佔10%。

3,社會狀況佔7%。

4,醫療條件佔8%。

5,生活方式佔60%。


我們從這幾個數據上來看,醫療條件只是影響人健康的8%,只要是我們生活方式是對的,我們就已經及格了。


現在很多人把自己生病歸咎於是遺傳因素,其實遺傳因素佔的比例很小。



影響人長壽的因素:


科學家們經過多年探索,研究了大批的長壽老人,同時對這些人做跟蹤調查,總結出來了長壽的幾個因素,是長壽老年人所共有的特性!


第一原因、基礎代謝低一點。


因為環境溫度低,生命能以量釋放較慢。若果能以把人的體溫降低2°C~3°C,別人的壽命能由七十歲延常至150歲,生活在寒帶的人的壽命是要長10~30年。


因此延常人的壽命,可以用降低溫度的方法,或者改變生活環境,在溫度偏寒冷的地帶生存,要比熱帶生活的人,壽命要久一些。


也可以降低人的基礎體溫的方式,也就是讓人的基礎代謝變慢,人的壽命也會相應的延長。


比如進入冬眠的動物,它們在身體方面,體溫、呼吸以及心率等都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同時新陳代謝會降到最低,進入冬眠的動物,普遍壽命比較長,例如龜蛇。



第二原因、適當的餓一餓。


細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原因,而輕微飢餓是激發人體的潛力,使細胞不死。細胞本身是有新陳代謝功能的,細胞往出代謝一些垃圾,就是代謝產物,是需要消耗很多能量的。


過度的消耗能量,也容易使細胞過早的報廢!做「輕微飢餓」則非常簡單、自覺地節食,而是食少而精,如吃低熱量、高營養,特別是高維生素的食物。


食物又分高熱量低營養食物,和高能量低熱量食物!我們經常吃的植物性食物是高能量低熱量食物,動物性食物是高熱量低能量食物。


選擇高能量食物,可以少吃一些,卻能夠提供身體所需能量,人也不會有飢餓感。



第三原因、從小體弱多病。


虛弱多病者往往長壽,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虛弱多病者長壽已成不爭的事實。我們常見的女性比男性體質偏弱,但是我們的平均壽命,女性要比男性高兩歲。


據醫學研究:當疾病痊癒後,反而加強了對該病的抵抗能以力。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人,年輕就虛弱多病,年老後卻老當益壯,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播放GIF


第四因素:修身養性的職業。


樂隊指揮家、出家僧侶、知名畫家、牧人等壽命較長。從醫學和生理方面講,寫字、作畫可以使人放鬆心情,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精神緊張和神經功能紊亂,排除憂愁和煩惱,消除疲勞和七情勞損。


堅持練習書畫,對培養審美趣味、陶冶情操、休養腦筋、增進健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預防老年癡呆,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


還有一個群體就是樂於勞作的農民也是普遍長壽,沒有工作壓力,勞作的工作量也並不大。



第五因素:保持年輕心態。


心態是長壽的人群組要具備的最基本指標,心情抑鬱最後還能長命百歲的幾乎沒有。每天笑一笑,保持樂觀的狀態,不僅可以使自己更加年輕態,還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笑是一種治病方式,治療神經衰弱、消除肌肉的緊張,預防或減緩疼痛,愉快的心態還是有助長壽的法寶!




我們再來看看道家是怎麼養生的長壽的!

氣是添年葯,津為續命芝。


明末醫家李中梓的《內經知要》說,「氣是添年葯,津為續命芝」。「人生所賴,惟氣而已,氣聚則生,氣散則亡。」


人體的氣是由先天之精氣和後天的水谷之精氣及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和腎等臟腑而生成的。氣又分: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的不同稱謂。


津,指津液,是人體正常水液的總稱。一般性質清稀流動性大,主要布散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部位,並滲入血脈,起滋潤作用者,稱為津;


其性較為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於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器官,起濡養作用者,稱之為液。


人們口中的唾液(俗稱口水)就屬於津,津與液二者可互相轉化又互相影響,故二者並稱。


津液源於飲食水谷,並通過脾、胃、小腸、大腸等消化吸收飲食水谷中的水份和營養而生成,具有滋潤濡養、化生血液、調節陰陽和排泄廢物的作用。



「漱津咽唾」成為一種傳統的養生方法:


對於人體生命而言,氣確實是添年的良藥,津也確實是續命的靈芝,而且比靈芝更重要。故養元氣,惜津唾,就能延年益壽。


在道家修行當中,尤為注重練氣吞津!


九辰堂《道醫五步療法》調暢氣機,就是讓人體的氣激活起來,氣有升有降,能夠在全身的四肢百駭,五臟六腑當中運動開合,人就會健康。



練習氣機升降的道家方法:


通過動勢導引,能夠固築「真精至寶」,生髮元氣,調節人體陰陽,祛病健身,開發潛能。


練習方法基本要求:


一、練習應選擇高雅開闊之地,或優美平坦之處,亦可在室內敞開窗練習!


二、凝神靜氣,全身放鬆,呼吸自然,舌抵上齶。雙目神光聚發,意收貫通所守竅穴,並運訣貫通其內。運行時眼隨手轉。


三、練習時,一般以面朝西方為宜。無條件亦可任選方向。



四、每式行功十遍。以默念六字訣記之。久而久之,則「六字訣」與靜功訣義相合而生髮奇妙。


五、每套練習八十動次、圓滿後,周而復始,可煉一百六十動次,二百四十動次。靈活安排,隨緣而煉。如初煉出現頭昏、噁心等現象,應適當控制練習量即可消除。


六、每式在練習前,應將相應的六字訣默念一遍落於竅,每式十動次完畢,如口生津液,應凝神送入相應基地。


七、各式中介紹均為男子練習式,女子左右練習皆相反。


八、練習應由鬆柔自然牽引暗勁(元氣)貫通周身內外,循序漸進,細心領悟內中變化,不要隻學外在動作比劃,而買櫝還珠。



第一式:陽導陰長


一、動式示範:


1.兩腳平站,與肩等寬鬆靜自然而立。兩手自然下垂,雙目平視前方。意念神光運訣守於下丹田。
2.雙手掌心向內:沿腹向胸劃弧,變掌心向外。
3.雙手上舉過頂,分掌向下劃弧。
4.雙手劃弧至肩拉直,繼續向下劃弧,交合於下丹田。右勞宮穴緊貼下丹田(臍下四指處),左一掌覆其上。


二、動式精要:


1.上舉、下合要圓,平拉要直,三步和諧自然。
2.十趾趴地,提肛。



三、動式心傳:此式看似簡單,其中蘊含三步機要。


1.上舉勞宮吸天元以導其陽;
2.平拉雙肩合天元以助其化;
3.下合地元以滋其陰。


如得其竅,煉之勤,則人體之四正「百會(皇極宮)、會陰穴(含湧泉),中丹田(神闕)、命門」皆可發動,形成立體式陰陽聚化呼吸系統。以下各式亦同,愈煉愈顯著。


這是最重要的《道醫五步法》當中調暢氣機的部分,久久練習,功效自然明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