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蘇東坡的為官之道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呢?

作者:陳二虎

一、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蘇徐州

自古文人就注重品質的鍛煉與修養的提升,這關係到高尚還是卑下,關係到個體的小我在社會上、歷史上的地位,“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孔子曾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蘇軾(公元1036 - 1101),字子曕,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詩人與散文家,其詞賦與書畫造詣也頗高,是四川眉州眉山人,宋仁宗嘉祐進士,其父蘇洵與其弟蘇轍都是文名顯世,一門“三蘇”,皆為大家。

宋神宗時,蘇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被外放到杭州,歷知密、徐、湖等州。隨後又被劾作詩訕謗朝廷,貶謫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上台,又招回朝中,累遷翰林學士,因與司馬光政見不合,又被貶到地方任職,一貶再貶,發配到海南儋州。

宋徽宗即位,慕其人品與才華,被赦免北歸,病卒於常州,傳世有《蘇東坡集》等著作。

(宋徽宗)

蘇軾二十二歲時隨父蘇洵以及弟弟蘇轍赴京城禮部進士試。

主考官是當時文壇泰鬥歐陽修,一見蘇軾的試卷《刑賞忠厚論》,驚訝高才,本想置為第一,又疑此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寫,為避嫌取為第二名。接下來複試《春秋》對義,蘇軾還是拔得頭籌。

歐陽修感慨地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可喜可喜。”稱蘇軾“學問通博,資識明敏,文采爛然,論議蜂出”。

經歐陽修以及朝中重臣元老韓琦、富弼等重量級人物一致推薦,蘇軾一舉成功,名滿京師,連宋仁宗都十分欣賞他的才乾與文章,宋仁宗“初讀軾、轍(其弟蘇轍)製策”大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

歐陽修去世,蘇軾無爭議地成了文壇盟主,天下的文士皆傾慕之,著名詞人秦觀拜見蘇軾後說:“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蘇徐州。”

(歐陽修)

二、心系黎民百姓

蘇軾任地方官期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口碑,享有很高的聲譽。

宋神宗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蘇軾調任到徐州,剛上任不久,黃河在澶淵的曹村決口,徐州地處下流,洪水奔臨徐州城下,高兩丈八尺,情況十分危急。

蘇軾挺身而出,指揮抗洪搶險。當城牆就將坍塌,人心浮動,有錢的人爭相出城避難,蘇軾立刻製止,認為“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將出城的富戶又勸了回來。

為了抗洪,他親赴軍營,對帶兵的將領說:“河將敗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感動了將領,帶領軍隊加入修築東南長堤的行列。

暴雨一直下個不停,城牆幾乎被淹沒,蘇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指揮吏民“分堵以守”,經過七十餘天奮戰,戰勝了洪水,保全了一城百姓的生命財產。當他離任,方圓百裡的老百姓流著熱淚趕來送行,父老“洗盞拜馬前,請壽使君公”,蘇軾也感動地哽咽,說出“水來非吾過,去亦非吾功”,這該是怎樣的大情懷。

宋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蘇軾在杭州任職時,更是關心民苦民疾,當時適逢大旱,饑荒瘟疫漫延,蘇軾奏請朝廷,減免老百姓賦稅。

第二年又疏通治理西湖,挖出來的淤泥築成了一道長堤,將西湖分為裡湖與外湖,在長堤上夾植花柳,造橋六座,這就是今日的“蘇堤”。因此杭州老百姓十分感激,“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作生祠(為活著的人所立的祠堂)以報。”

蘇軾在職權的範圍內盡心盡力為老百姓做事,踐行著自己強國富民的主張。

因為蘇軾出身於一個較寒微微的小地主家庭,對老百姓的甘苦十分了解,步入官場,出於責任感,努力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他賦詩曰:

崎嶇世味皆嘗遍,寂寞山棲老漸便。

惟有憫農心尚在,起佔雲漢更茫然。

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是歷朝歷代有識之士所具備的。關注時政,提出主張,做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蘇軾大半生宦海沉浮,卻披肝瀝膽,指陳利害,獻策進言。

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剛剛步入官場的蘇軾,年紀不過二十六歲,就向朝廷進呈策論二十五篇,是有關國計民生與國家方針政策的論文,“所進策論及所答聖問,大扺皆勸仁宗勵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斷而力行”。

如厲法禁、抑僥幸、決壅蔽、專任使、較賦役、去奸民、省費用、定軍製等等。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又上呈《思治論》,提出“財之不可豐,兵之不可強,吏之不可擇”的“三患”,是“存亡之所從出,而天下之大事也”,“決不可不治”,強調了“卓然有所立”的主張,表達了富國強民的強烈願望。

(王安石)

宋神宗上台,拜王安石為參知政事實行變法,隨後又升任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加大推行新法力度。新法受到以司馬光為守的所謂“保守勢力”的反對與抵製。

蘇軾一生,幾乎與王安石變法運動相始終,不可避免地卷入這一歷史洪流中,還曾一度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蘇軾擁有獨立的見解,與王安石的新法有很多共同點也有某些方面反對的主張,反對激進,倡導循序漸進。

蘇軾與司馬光私交甚好,雖然他被歸入司馬光一派,但政見也存在差異,有分歧。於是,王安石當權排擠打擊他,司馬光當權也誣陷攻擊他,令他難以在朝中立足。

但蘇軾無論得勢還是失意,在朝還是地方,都心系國家與黎民,表現出獨立的人格魅力。

四、君子無“朋”

蘇軾一生守正不阿,特立不群,深知正邪不兩立,無論是王安石當權還是司馬光執政,他都不隨波逐流,他在《與楊元素書》中說:“昔之君子,惟荊(指王安石)是師;今之君子,惟溫(指司馬光)是隨。所隨不同,其為隨一也”,表明這兩個人都是君子,但不會任人唯親,要保持“不隨”的個性。

蘇軾身正而無所畏懼,“拙於謀身,銳於報國”,贏得後人崇高的評價。

南宋孝宗說蘇軾“養其氣以剛大,尊所聞而高明”,錚錚鐵骨,浩浩丹心,真是我輩學習的道德君子。

蘇軾說:“君子不惡人,也不惡於人”,其意是說君子不討厭別人也不被人討厭。他正是一個這樣的人,胸無城府,率性坦蕩,不因個人好惡或恩怨去區分好壞與恩怨,包容與大度。能夠不計前嫌,與王安石朝堂上爭議,私下十分友善。

當王安石二次罷相退居金陵鍾山之麓,蘇軾由黃州貶所又轉為汝州團練副使,舟經金陵,他特意去拜訪王安石,談文說藝,相互唱和。

蘇軾寫有《次荊公韻四絕》,其中一首道:

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

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

王安石讀了,感慨地說:“十年前後我便不廝爭”,這該是怎樣的君子之風。

王安石變法失敗,司馬光執政,為了國家大事,蘇軾與司馬光激烈爭論,弄得十分不愉快,而私下裡蘇軾十分敬慕司馬光的人品,欣賞他的才德。

孟子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也就是說窮困不失去大義,得意不離開道德,今天依舊煥發著活力。

蘇軾一生,十分推崇陶淵明潔身自好的品質與操守,曾經寫下“隻淵明,是前生”的話,可見他們擁有共同精神追求與高尚的品質。

蘇軾歌曰:

臥看落月橫千丈,起喚清風得半帆。

且並水村欹側過,人間何處不巉岩。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