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機廠商搶佔“雙11”:成熟市場尋突圍 與缺芯考驗賽跑

在第三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需求依然沒有出現明顯的持續上揚態勢,似乎凸顯出“雙11”大促將給行業帶來的振奮預期。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今年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2144萬部,同比下降8.1%;在8月份,國內出貨量也有9.7%的下滑。在整個第三季度,只有7月份出貨量數據出現同比和環比均雙位數增長的表現。

按照傳統慣例,第四季度將是手機廠商集中發布促銷規劃,並在年底陸續發布旗艦新機的時點。也因此,“雙11”早已成為手機廠商每年一大重要備戰戰場。有意思的是,與去年一些廠商爭相推出千元以內5G手機不同,今年參加大促的新機產品都未再見千元內價位。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林科宇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今年“雙11”期間沒有出現千元以內機型,核心原因並不只是缺芯,也是廠商的主動決策。

“國內整體手機銷售均價在不斷上行,原因並不是同質提價,而是廠商在螢幕、CPU等提供了更好的器件配置,讓成本也在升高。”他指出,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手機銷售均價上行是必然趨勢,目前千元左右手機的配置已經比去年同期高出很多。

衝刺“雙11”

近些年間,手機廠商在“雙11”期間的活躍度日漸提升。除了主攻線上的品牌之外,即便是既往優勢能力在線下的廠商,抑或核心產品在高端市場的品牌都是如此。

10月19日realme發布真我GT Neo2系列新品,realme副總裁徐起表示:“今年是realme中國爆發元年,這個‘雙11’,realme將希望衝刺中國區千萬銷量,爭取提前完成年度目標。”

realme旗下的Q系列就是主攻電商大促期間,不過沒有像去年一般將起始價格拉低至千元以內,這次發布的真我Q3s系列配置了其首款144Hz刷新率螢幕,價格為1599元起。

10月20日,OPPO旗下主要面向電商的K系列,vivo旗下T系列和子品牌iQOO面向電商的Z系列相繼發布新品。基本都配置了高通驍龍778G處理器,最高120Hz刷新率螢幕,只是針對各自細分市場有其他配置方面的差異化,價格均集中在1500-2500元左右價位段。

此前,主攻高端的一加則發布面向大眾市場的一加9RT,定價集中在3000-4000元價位段。一加創始人劉作虎稱,2021上半年一加在全球出貨量同比漲幅257%;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一加出貨量同比增長124%。按此勢頭,2021年一加的全球銷量預計突破千萬。“雖然這個量級在行業裡不算大,但對於一個聚焦高端產品的品牌而言,取得這個銷量成績並不容易。”他表示,隨著一加與OPPO兵合一處,將帶來更高效的資源整合,持續進軍大眾市場。

近日活躍的新機發布動作,是因為20日為“雙11”大促的開啟日。

結合今年手機廠商出貨預期下調、元器件漲價等客觀因素來看,手機市場似乎一直在儲備能量,等待這一場大促催生的業績助攻。

不過也並非全然如此。Counterpoint分析師張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整體來看,在今年第二季度的“618”大促期間,國內智能手機銷售出現了明顯上漲,因此這並不意味著國內市場需求是在持續下行。

“從近期的高頻數據來看,我們傾向於認為,是因為市場在第三季度有延遲滿足的心理。隨著蘋果在第三季度末發布新機,iPhone的熱銷帶動了市場銷售氛圍,然後助推了其他OEM手機廠商的放量。”

“從歷史經驗來看,一年中的Q3-Q4是銷售旺季,正常情況下,這主要得益於蘋果帶來的超級周期影響,跟‘雙11’大促的聯繫反而不是很緊密。我們認為今年市場銷售節奏還是大致延續了過往超級周期的情緒。”張祺續稱。

他同時認為,中國作為成熟的智能機市場,除了出貨量相對穩定,ASP(平均客單價)和銷售額不斷上升也是這類市場的共性表現。“同時要注意到5G資費帶來的隱性門檻。”張祺表示,目前國內5G套餐資費多在100-200元間,這也決定了5G手機入門消費者可能並不會與千元以內機型的消費人群契合。

Strategy Analytics高級分析師吳怡雯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消費者的熱情在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間有所區別。“在安卓陣營,高端市場的需求並沒有被完全滿足,而中低端產品的換機周期也有所延長,5G對換機的推動作用有限;蘋果的新產品在配置加強、價格降低的背景下,需求比較旺盛,但元器件供應是主要的製約因素。”

她認為,消費者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取決於新產品定價;而關鍵元器件的供應不足(特別是高通888芯片)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製約旗艦手機的銷量,以及對大盤的影響。

“‘雙11’大促,我們認為會對市場消費情緒有所幫助。特別是國內主打線上的品牌系列,以及歷來表現不錯的Apple舊產品系列(特別是iPhone 12)。”她如此表示。

缺芯考驗延續

不可忽視的是,在廠商積極提升配置、在同價位段持續廝殺的同時,缺芯狀況將延續到明年已經成為必然。

甚至可以從廠商產品矩陣節奏發現,缺芯或多或少影響到了部分產品的出貨,一些為彌補缺貨的補充型產品也在今年內陸續出現。

有手機廠商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不僅5G主芯片,4G主芯片的缺芯情況都在持續考驗著全球布局型廠商的時時調整能力,“因為缺芯,今年我們的產品策略都經過了幾輪微調,主芯片供應商也有新增。”

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汪陽則告訴記者,通過與廠商溝通發現,缺芯問題帶來的影響是普遍性的,無論大小廠商、核心器件還是基礎元部件都會面臨短缺難題。加上海外代工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及局部限電對產能的影響,OEM廠商考慮到市場層面的諸多不明朗因素,對於供應量預估偏向保守一點無可厚非。

“當然可能部分廠商會選擇將原本運往海外的產品投入到國內市場,用來支撐國內的消費需求。總體來說,我們認為芯片短缺問題對智能手機的影響,會延續到明年。”汪陽續稱,根據Counterpoint對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的預估,原本今年整體會上漲9%,但目前已經把預估漲幅調整為6%。

不過他進一步表示,隨著包括台積電、中芯國際等晶圓廠做出提高產能動作,其成果將在明年陸續顯現。因此到明年,缺芯難題會相對好轉,但依然要面臨供應通路的並未完全順暢。

相比之下,在今年整年內,4G手機芯片實際上比5G芯片要更加緊俏。“此前我們認為,在三家第三方主芯片供應商中,高通無意外將是5G芯片的主要供應商;MTK聯發科可能會有部分供應4G芯片,但沒想到聯發科在5G芯片持續發力。那麽4G主芯片供應商就主要是紫光展銳。”汪陽指出,綜合來看,主芯片廠商的戰略和利潤發展選擇較多集中在5G芯片,但全球大部分國家的需求還是在4G芯片,由此才出現了如今4G芯片緊俏的局面。

“我們預計缺芯問題會在2022年緩解,2023年解決。缺芯目前並不局限於5G芯片,4G芯片供應也緊張。這會直接影響國內廠商的海外擴張計劃。同時,缺芯帶來的成本上漲,也將推高智能手機的售價,給廠商的利潤帶來壓力。”吳怡雯指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