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生兒黃疸來搞事情 到底要不要緊

新生兒都有黃疸,不用看醫生?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科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原因是體內膽紅素水準過高,膽紅素呈橙黃色,因此寶寶的皮膚和組織均染成黃色。

大約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在生後一周內會出現黃疸。這在東亞人和美國印第安人中,比例還更高些。

通俗地說,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寶寶自身膽紅素代謝相關,會自然消退)和「病理性黃疸」(是多種因素或疾病導致,需要就醫診療)。

生理性黃疸是寶寶生後早期,血清總膽紅素增高在一定範圍內的黃疸,一般生後2~3天皮膚開始黃染,4~5天達到高峰,黃疸持續7~10天消退(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也可能持續2~4周)。寶寶黃疸若按這一「時間表」變化,黃疸比較輕,可以觀察為主、不用治療。

以下幾種情況則屬於「病理性」:

★ 黃疸出現過早(出生後24小時內);

★ 血清總膽紅素水準上升速度太快(每日上升超過5 mg/dl或85 μmol/L);

★ 血清總膽紅素水準超過正常值(具體值根據不同日齡而異);

★ 黃疸持續時間延長,或退而復現;

★ 直接膽紅素增高(超過1.5 mg/dl)。

有些「病理性黃疸」能找到「病根」,如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有些是和寶寶圍生期的各種因素相關,如母親妊娠期糖尿病、窒息、頭顱血腫、胎糞排除延遲等;也有是寶寶其他系統疾病如敗血症,伴隨的表現。

血清膽紅素水準過高時,大量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基底核等組織。「這會引起急性膽紅素腦病,表現為嗜睡、肌張力減低、吸吮差,激惹、角弓反張,甚至發熱、尖叫、驚厥等。有些孩子會因此出現智力低下、手足徐動、聽覺障礙等後遺症,這被稱為核黃疸。」

由此可見,不是所有的新生兒黃疸都不用管。「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就醫、查找病因。

新生兒黃疸了怎麼治?

目前比較公認的黃疸治療方法為:藍光治療和換血治療。

前者是指將新生兒置於有一定光強度的藍光環境中,通過一連串複雜的光化學反應,將膽紅素排出體外、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藍光治療的安全性非常高,很少有什麼不良反應。

後者就是用合適的正常膽紅素水準的血液去置換新生兒全身的血液,以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這種方法聽起來比較嚇人,操作起來也相對複雜,當然,不良反應也會比較多。作為專業兒科醫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採用換血治療的,也希望各位家長不要為我們「創造實踐的機會」。

有時,通過加強餵養,促進寶寶大便排出,或者運用一些藥物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幫助黃疸消退。此外,對於某些特定病因的黃疸,還會採用免疫球蛋白或白蛋白等方法進行治療。

家長能做些什麼?

那麼問題又來了,家長能為孩子做些什麼。還是那句話:多聽醫生建議,少自作主張。

當然作為遠離醫療行業的普通父母,也不是什麼都做不了。再用一句話來概況:醫院裡聽醫生,回到家自己評,有問題莫遲疑。

目前我國大部分健康新生兒還是在生後 72 - 96 小時出院,順產可能會提早至 48 - 72 小時,越是早出院,剛回家幾天黃疸監測越要謹慎,有問題及時就診。

1. 大致估計黃疸水準

通常我們可以經肉眼初步評估寶寶黃疸的程度。黃疸一般最早出現在頭面部和眼睛,如果只有這些地方看到皮膚黃染,這時候膽紅素水準大概是 5 - 6 mg/dL,可以繼續觀察;然後波及軀乾、四肢,這時膽紅素約 10 mg/dL,如生後不足 3 天,也要引起重視;最後是手心、腳心,如到這個程度,就需要專業醫生通過儀器進行判斷了。

2. 警惕常見高危因素

有以下情況的新生兒更容易發生高膽紅素血症,需要更加積極應對。

(1)溶血高危因素:常見的有 ABO 溶血症(母血型 O、父血型非 O),Rh 溶血症(母 Rh 血型陰性),G6PD 缺乏(有「蠶豆病」家族史,籍貫廣東、廣西、海南等地較常見)。

(2)早產、低體重(出生 < 2500 克)、出生有窒息、體溫不穩定、精神反應差、嗜睡等。

3. 幫助寶寶消退黃疸

(1)加強餵養,促進排便。通俗地說,讓寶寶「多吃多拉」。這個在新生兒早期特別有用。

(2)在醫生指導下,給予輔助治療的藥物如腸道益生菌等。

小結

1. 新生兒黃疸大多是個生理性過程,無需「談黃色變」。在醫生指導下動態監測黃疸變化,必要時及時乾預,寶寶多可以平安度過黃疸期。但也要引起充分重視,因為「高膽紅素血症」如不及時治療可給寶寶造成不可逆嚴重損傷。

2. 嬰兒隨母住院期間,黃疸評估可交由醫生處理;出院回家後 1 周左右家長要充分重視黃疸變化,有情況及時就診,特別是有高膽紅素血症高危因素者。

3. 上述內容是針對生後早期出院嬰兒黃疸的識別與處理,對於母乳性黃疸(通常發生於出生 1 周左右,高峰期在生後 2 - 3 周)無需過度緊張,乾預閾值亦有所區別,後期再敘。有新生兒黃疸問題可以顧問熱心醫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