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民遠程辦公時代,本土雲視頻企業如何突圍?

頭圖來源 | Pexels

起床、穿衣、洗漱、手機簽到、開啟視頻會議,上班族在家“雲辦公”之旅從此開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範圍復工和複學一再推遲,全國甚至全球範圍的實地商務交流都受限制。釘釘的數據顯示,2月3日全國有近兩億人開啟了在家辦公模式,在這場史無前例的遠程辦公試驗中,視頻會議成為剛需、高頻的辦公工具。

“一周之內,我們平台出現了十倍的用戶增長。在雲視頻行業歷史上,這樣的大爆發還從未有過。”雲視頻企業全時雲創始人陳學軍對36氪表示。

萬眾“雲復工”的火爆場面,給各大視頻會議廠商帶來了指數級的用戶增長。但與此同時,高並發、大流量的用戶使用量,也給這些廠商們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以往默默無聞的雲視頻行業突然成為風口。這場疫情也成為了雲視頻廠商們的一次“大考”。誰能在高並發、多通路、大流量的複雜情況下,保證流暢、清晰、安全的雲會議服務?誰能在疫情過後留存用戶?這才是應該關注的焦點。

突如其來的挑戰

2月3日,因疫情延長的春節假期宣告結束,全國企業共同開啟了一場遠程辦公實驗。

然而,實驗開始不久,許多“實驗器材”就出現了問題。2月3日上午,眾多遠程協作工具接連出現癱瘓現象,遠程會議工具的問題更加明顯,“卡”、“聽不清”、“糊”,成為了大家吐槽的焦點。但同樣也有用戶反饋,許多專業雲視頻會議平台相對穩定、順暢,大多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考驗。

“疫情期間,我們免費開放了100方的遠程會議服務,後來擴展到了200方。”陳學軍對36氪表示,“每天有十幾萬人在注冊我們產品,免費分鐘數接近1000萬分鐘。這種十幾倍的容量增長,如果放在一、兩年的時間尺度上應對,是非常容易的。但要在一周內完成,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維持平台穩定和保證用戶體驗,才是在疫情中最需要做的事情。為此,全時雲的技術團隊們在大年初二就開始了高強度的工作,為即將到來的流量洪峰做準備。但僅靠臨時的加班加點,顯然無法應對如此突然的流量增長。

據全時雲CTO趙元軍介紹,全時雲平台基於雲計算架構開發,並採用分布式部署方式。以保證通信的流暢性和穩定性。在使用體驗上,全時雲也對極端惡劣網絡環境,如地鐵、高鐵等場景做出了特別優化,即便丟包率大於70%,用戶仍然能保持較高質量的網絡通話。

此外,全時雲的智能降噪技術可以過濾環境背景音,保持會議音頻的高質量。全時雲還為跨國會議進行了專門的技術優化,以保障音視頻、螢幕共享低延時、不卡頓。

與互聯網產品不同,雲視頻行業並不追求簡單的功能實現,而是更關注服務的高效、穩定。若想實現這一點並不容易,其既需要保證軟體在本地的穩定運轉,還要兼顧各個系統端口、企業防火牆的兼容性。與此同時,雲視頻企業也要不斷打磨其技術核心——音視頻媒體處理技術,在媒體的編解碼、傳輸策略、網絡適應性與安全性上持續深耕。

擁有十餘年發展史的全時公司,在這一點上顯得十分從容。官方資料顯示,全時公司早在2008年便開始打造自己的SaaS產品,2011開始打造雲計算應用視頻會議系統。疫情期間,全時雲免費幫助了超過200萬人可以繼續遠程工作、學習,其網絡視頻會議業務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倍,電話會議業務量增長超過了2.5倍。

雲視頻本土化

“十餘年來,全時雲隻做我們認為‘對的事’,做好底層技術,打磨出一款極致的產品。”

Zoom創立於2011年,2013年發布首款產品,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雲音視頻會議垂直SaaS公司。2019年4月,Zoom上市。截至2020年2月24日,其市值高達290億美元,市盈率(PE)達到了驚人的1853倍。

Zoom的成功,讓人們見識到了雲視頻會議帶來的巨大潛力。與傳統視頻會議相比,Zoom聚焦於雲視頻領域,主打雲視頻會議SaaS服務,並不靠賣硬體賺錢。而在未來的雲辦公、移動辦公時代,Zoom的這一能力正顯得至關重要。

在雲視頻時代,專業硬體正在變得沒那麽重要,軟體實力才是市場競爭的核心壁壘。“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音視頻會議場景出現在家裡、地鐵上、高鐵站、飛機場這些不具備專業設備的場景中。”

全時雲後台數據顯示,即使在疫情發生前,全時雲平台上使用手機加入會議的用戶佔比就超過了50%,而專業會議室用戶僅有1%。疫情期間,手機用戶佔比更是增長到了78%。

“未來,會有更多用戶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在更加惡劣的環境,碎片化地使用雲會議的服務。”

第三方調研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據IDC預計,2019年國內硬體視頻會議市場空間將接近6億美元,增速將下滑至6%左右,且競爭格局固化。而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預計在2023年,國內軟體會議市場規模將達到5.4億美元。按此趨勢,2025年國內軟體會議的市場規模將超過硬體視頻會議。

創建於2006年的全時公司,最初的業務是電話會議服務。2008年前後,國內雲會議產品還寥寥無幾,美國網絡會議公司的PE卻可以達到電話會議公司的十餘倍。轉型網絡會議產品,成為了全時的一大戰略。

此後,全時開始向美國同行取經。WebEx是當時全球網絡會議行業的龍頭企業,一度佔據60%的全球市場份額。2015年,全時雲收購了WebEx的蘇州研發團隊,以此擴充自己的技術實力。

技術帶來的系統穩定性與會議體驗優勢,是雲視頻會議企業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在陳學軍看來,技術已經成為了中國雲視頻會議企業的優勢所在。“相比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國擁有大量高質量的技術研發人員,而技術人員的成本則相對較低,技術人口紅利仍在。”

對於雲視頻會議廠商而言,除了向美國學習,更重要的是中國化。中國早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與美國相比,中國雲視頻會議市場仍處於早期階段。

首先,遠程辦公在中國市場普及率較低,與美國仍有較大差距。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中國2014年遠程辦公人數為360萬,按照複合增長率為8%進行推斷,2018年遠程辦公人數也只有不到500萬人。而美國已有超過八成企業引入了遠程辦公制度,至少3000萬人在家中遠程辦公,佔美國工作人口的16%-19%。

其次,中國用戶更傾向於互聯網化的免費模式,對SaaS類服務的付費接受度不高。此外,中國的雲會議市場主要集中在政府機構及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市場還有待開發。

為了抓住國內市場和客戶,全時推出了萬元級的視頻會議硬體產品,大大降低了會議硬體的成本,迅速打開了國內及印尼等地的市場。此外,全時也推出了私有雲部署、混合雲部署、SaaS公有雲等多種雲視頻方案,以滿足各類客戶的需求。

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全時雲在國內軟體視頻會議行業的市場份額佔比已位列前三位。每天有超過600萬的用戶在使用全時雲會議的遠程溝通服務,全時也獲得了包括萬達、宜信、順豐、匯豐銀行、複星在內的全球各行業超過4萬家付費企業客戶。

疫情只是鏡子,中國雲視頻出海在即

在國內市場之外,中國雲視頻企業的未來在哪裡?答案顯而易見,是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

對於全時而言,雲視頻會議是一門全球生意。儘管各國國情有所不同,但企業都有追求效率提升的根本需求。而這些需求也正是雲視頻企業的立身之本。

“Zoom的高市值來自哪裡?Zoom現在一年有幾百億的分鐘數。節省用戶的時間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社會效率,其實就是Zoom的高市值所在。”

以全球化視角發展業務,正在成為全時雲的重點。在服務跨國公司方面,全時擁有豐富的經驗。目前,全時雲平台上接近20%的客戶都來自海外。

對於中國雲視頻企業而言,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企業的發展節奏,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決定一個公司成敗的並不是機遇或災難,而是企業自身。“機遇與災難是公平的,行業內的每一家企業都要共同面對。真正能長遠留下來的企業,還是要靠自身的優勢。”

在雲視頻行業,所有針對疫情跟風而生的新產品、新公司都很難長遠。因為疫情並非創造了新的需求,而是縮短了教育市場的時間,激發了潛在的消費力。而機會,只會留給哪些真正理解產品本質,並做好充足準備的企業。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了很多廠商的技術底牌。許多分析認為,雲視頻行業的領軍企業Zoom之所以能風靡全球,實現55%的付費轉化率,主要原因仍然來自其深厚的音視頻技術功底,以及穩定的核心技術產品轉化能力。

在中國市場,硬體視頻會議企業仍然佔據著市場主導地位,但疫情帶來的遠程、分布辦公需求,讓人們見識到了雲視頻的新未來,類似Zoom的雲視頻會議企業機會巨大。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能笑到最後的企業,一定是在音視頻、協同辦公等會議用戶體驗領域做到極致的企業。“打磨好一個視頻會議產品絕不是趁一個風口、一個熱點的短時間就能做成的。疫情的特殊性催化了試驗期,考驗的是各方的技術沉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