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雪」已至,2個中醫小妙招,讓寒冷的冬季「陽氣」滿滿

「千里冰封、萬裡雪飄」今日大雪,是寒冷的季節,【黃帝內經】說:風季發,暖季生,熱季榮,雨季化,乾季收,寒季藏。因此,在大雪這個節氣裡,要做好內在陽氣的保養和封藏,盡量減少消耗,不熬夜、不做劇烈運動、不大喜大悲、從而使精神內收,達到「藏」的內涵。「大雪「養生的重點:一是,補,二是 :藏。

艾灸,大補元氣,溫通經絡、祛寒活血

1,艾灸肚臍

方法:把艾條點著後以肚臍為中心,熏灼肚臍周圍, 注意不要燙到皮膚,有溫熱的感覺即可,也可以藉助艾灸盒,還可以手持粗大艾條直接來做溫和灸。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鐘。

作用:肚臍眼又稱神闕穴,是人體任脈上一穴位,也是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沖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艾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濕,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保持來年很少生病。

除此之外,艾灸該穴位,對腸胃有益,特別有慢性胃炎,結腸炎的效果顯著。艾灸此穴位,明確感受到不管天有多冷,渾身總是有暖暖的感覺,初次艾灸此穴位時,肚子裡面有一些咕咕的響,屬於正常反應。

2,艾灸足三裡

足三裡的位置如圖:

方法:1,艾炷灸:取極細之艾絨,做成麥粒大小的圓錐形艾炷,然後把它直立放置於穴位之上,再用線香從頂尖輕輕接觸點著,使之均勻向下燃燒。第一個艾炷燃至一半,知熱即用手指掐滅,或快速捏起;再將第二個艾炷放在原處,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滅;再繼續灸第三個艾炷。灸完1個艾炷即為1壯,一般每次灸9壯,至局部發紅即,每周一次,施灸時注意避風。

2,艾條灸:艾條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別人幫忙。一般進行溫和灸,操作時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足三裡,約距0.5-1.0寸左右進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舒適感即可,一般每側穴灸15-20分鐘,至皮膚稍呈紅暈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個月十餘次左右,老年人可於每日臨睡前30分鐘左右施灸,施灸時注意避風。

作用: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強壯神經,預防衰老,對結核病、傷風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溢血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裡之灸能祛病延年,所以古來把三裡灸叫做長壽灸。

3,三陰交穴以及關元穴如圖:

三陰交穴的艾灸方法和足三裡一樣,關元穴的艾灸方法和艾灸肚臍眼的方法一樣。

作用:經常艾灸三陰交穴可以保養子宮和卵巢,,艾灸三陰交對神經系統的失眠、神經衰弱、心悸,心腦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壓,消化系統的脾胃虛弱、腸鳴腹脹、泄瀉、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艾灸關元穴可以健脾補虛,養肝疏泄,補腎益精,溫陽補虛的功效,還可以通三焦,以調經通下焦為先,主治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肝膽方面的疾病。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脾陽不振,脾腎陽虛等症,如小腹冷痛,腰部冷痛等症,也可以通過艾灸關元穴治療。 還可以溫通下肢,有助於治療風寒濕痹,下肢疼痛及痹症。

上述方法可以一起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

食療進補:氣血雙補,人間可尋「八珍湯」

方子:當歸10克、川穹5克、白芍8克、熟地15克,人蔘3克、白朮10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

方法,上述葯按照劑量抓好後,每次燉肉或者燉雞到半成熟的時候加入八珍一起文火燉開,全家老少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補血。

不適應人群:正在感冒的人、月經期間的婦女、脾胃虛弱的人、這三種人群不適應八珍湯。

如果您有什麼好的建議,可以在留言區留言,我們歡迎您批評指正,也特別希望您喜歡我們的文章的同時,點擊上面的加號關注我們,並且把最好的文章分享給您的家人朋友,我是神農居士,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您的觀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