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鳴單車成首個破產清算案主角 消費者能否拿回押金?

  小鳴單車成首個破產清算案主角 折射資本催熟後遺症 

  經濟觀察網記者 馮慶豔 實習記者 任航 共享單車在經歷了一番野蠻生長後,市場回歸理性,泡沫破裂之後進入了洗牌期。小鳴單車去年8月陷入押金危機,最終走向了破產清算。

  7月11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小鳴單車破產案的最新進展情況,這是全國首例共享單車破產案。

  截至今年6月27日,法院確認“小鳴單車”破產案中的有效債權約11.9萬件,金額達5540萬元,而目前該公司的账戶僅被接管到35萬餘元,“缺口”巨大。悅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關斌、監事徐蓓已被限制出境。

  今年3月27日,廣州中院經審查認為,悅騎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事實清楚,符合破產受理條件,“小鳴單車”正式進入破產程式。

  公開資訊顯示,悅騎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29日,注冊資本621萬元。成立兩個月後就完成了一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緊接著11天后宣布完成1億元的A輪融資。小鳴單車剛成立就獲得超過1億元的融資,雖然不比一線陣營的摩拜和ofo,這勢頭也算得上後起之秀。

  共享單車是個燒錢的領域,但是在小鳴單車第二輪融資之後,9個月沒有再進行新的融資。這九個月內,摩拜進行了超過10億美元的5輪融資,哈羅單車也完成了4輪融資。這期間,小鳴單車進行了法人的變更,由鄧永豪變更為關斌。小鳴單車再次透露融資資訊是2017年7月,完成了1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然而這時,共享單車已經面臨重新洗牌的市場格局。

  2017年6月,悟空單車因資金斷裂倒閉,拉開行業倒閉潮的序幕。7月,南京町町單車傳出跑路;8月,小鳴單車陷入押金危機;9月,酷騎單車傳出被收購;10月,哈羅單車被永安行收購;11月,小藍單車宣布由拜客出行代運營。

  小鳴單車先後在廣州、上海等全國10多個城市投放共享單車超過43萬輛,收取用戶押金總額高達8億元。2017年12月,廣東消委會就小鳴單車拖欠押金等問題,將悅騎公司告上法庭。該案成為共享單車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全國第一案。

  3月的庭審資訊透露,小鳴單車拖欠70多萬用戶押金尚未退還,廣州市中院判決悅騎公司退還押金,向公眾披露押金收支使用資訊,並在媒體上發表經法院認可的賠禮道歉聲明。

  然而悅騎公司並未在法定期限內執行判決,廣東消委會在4月底向法院提出申請,對該公司采取強製執行措施。廣州市中院認為,悅騎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事實清楚,該用戶作為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對悅騎公司進行破產清算符合法律規定,予以受理。

  悅騎公司破產一事除了發布公告外,還特地建立微信公眾號“小鳴單車破產工作資訊”用於通知、接受債權人申報債權和審查債權。悅騎公司的債權人包括用戶、供應商、員工三大類,這些債權人散布在全國十幾個大中城市,債權金額小、人數眾多。為此,經廣州中院清算及破產審判庭提議,管理人員聘請專業團隊開發用於債權申報的微信小程式,指引債權人申報債權。

  消費者最終是否能拿回押金,廣州中院清算與破產庭庭長周煥然在中國新聞網的採訪中回答稱,所謂破產,就意味著資不抵債,“債權人的債權能兌現多少,要看小鳴單車能變現多少錢,可能只有部分能得到兌現。”

責任編輯:李彥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