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變革:領導力即影響力,“六種影響力來源”助你成為影響者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絲改變世界的衝動。”這句話是“智者APP”公告欄的一句話。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莫名被吸引。

可能內心裡就是這麽想的,又興許和早些年聽說過的這麽一句話有關:“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改變世界的衝動和想法,我從未停止過,但是,若問我為此做過些什麽,我多半是回答不出來。就像,儘管我想著改變世界,可是,我卻不知道從哪裡入手。甚至,連簡單的改變自己也很難。

惰性,過分感性,有時又過分的刻薄和冷漠。這是我對過去的自己作出的總結,似乎每次都是這樣,後知後覺。我想過改變,我也試著做出過改變,如今的我似乎也確實改變了不少。更懶了,更情緒化,更加的刻薄和冷漠。是的,沒有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反而在退步呢!

尼采說:“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興許和壞習慣也是如此,太過於渴望改變壞習慣,最終卻被壞習慣改變,陷得更深了。這是錯的。

盯著毛病去改變毛病,時間久了,難免被腐蝕,最終不分彼此,甚至偶爾還會發現毛病似乎沒那麽壞。比如懶惰。

某天,去上班路上,看見一個身材變樣的女生,穿得鬆鬆垮垮的衣服,看起來很油膩。

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莫名的有點傷感。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的身材也如她這般臃腫,或是油膩,我是否還有勇氣做出改變呢?

我那日漸變大的腿肚子,疏於運動的腹部也已經開始有了贅肉,脖子也因為坐姿不好感覺時常不舒服,以及日漸被煙熏黃的“金手指”,穿衣服還是那麽沒品……

對於外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提不起興趣。

好久沒去跑步,也好久沒出去玩了。外面有什麽新鮮的、好玩的、好吃的,也都不清楚。

我好像已經喪失了改變的心了,就像我看到別人的贅肉時,我還是會想吃夜宵;看到別人體型優美時,依舊還是沒有想要運動的心;看到別人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時,卻也只是羨慕而不會向他人學習。

遇到問題,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才甘心。我只會想,知道答案又怎樣,生活本就夠多的問題了。還是唯物一些好,有時間多睡覺,多看書,多聽音樂,我好像就是這麽點追求了吧?

去旅行,我已經懶於奔波;看到好看的風景,也沒有興趣再去拍照;偶爾聽到好聽的音樂,也懶得下載了;看完的書,就丟在一旁,不再像以前那樣記筆記了;看完電影,即使偶有感慨,也只是自己想想卻不願動筆去記下來;早上起來的時候,我已經不愛做俯臥撐了。

這些光是想想,就感覺好累,說不上是心累還是身體疲乏,就是懶得動、懶得想。甚至,還不想吃,不想喝,偶爾就想靜靜的發呆,或是靠在窗邊想一些有的沒的。

經常性的,我還會想念某段過去的時光,某段時光裡的某些人。雖然聯繫方式也都還在,只是,好像沒有想聯繫的心了,或者說聯繫上了又該說些什麽呢?太久沒聯繫了,誰又知道發生了什麽,經歷了什麽,他是否還是當年認識的他,還是也變了,又或者和自己一樣,都變了呢!

諸多疑慮,還是算了。

不想輕易的麻煩別人,不好意思打擾別人,不去影響他人。

可能,心底是明白的,那也是不想破壞往昔的回憶,在擔心彼此之間有了距離,又或者,也都明白大家已經不是當年的我們了。

也許,將來某一天,我們都會懶得改變了吧,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想起小時候,聽了很多人的故事,看了很多自傳。那時候,總覺得自己長大了一定成為一個大人物。

做大事,胸懷天下,放得下,也敢於去面對,敢於重頭再來,多去嘗試,甚至多失敗幾次也沒關係……

長大了,才發現,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總是很焦急,一次又一次的想要成功,眼睛裡只看得到別人的成功。

我會羨慕,嫉妒,會焦慮,會害怕失敗,為很多事情患得患失,會惶恐不安,我還會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

同時,我一次又一次的懷疑自己,懷疑人生,甚至倍感絕望,倍感悲哀,消沉而墮落。

更可笑的是,我明明什麽也沒有,卻好像總放不下一些什麽,為那些本來就沒有的猶豫不決。

好笑的是,我明知道這樣不好,明知道我應該要好好過日子,可我就是做不到。

可笑的是,我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著這樣的日子,這樣的迷惘,這樣的消沉。

甚至,我好像沒有力氣去改變什麽了。

我也知道,事實可能並不是這樣的,我只是怕累,我只是懶,我甚至開始於害怕嘗試和失敗。

說來好笑,這有什麽呢?有什麽好顧慮的呢?

仔細想想,確實不應該,真的。

可就是這樣,我好像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會忍不住的去多想,去想很多,然後最後什麽也不做。

這是一個循環吧?惡性循環。

現在想想,該改變了,真的。否則,將來我靠什麽回憶去留戀這世界呢?

這世界值得我留戀的已然不多了。

除去已經發生的少數的美好回憶,也都漸漸的倦怠了,麻木了,再也沒有當初的熱淚盈眶了,再也不再熱血沸騰了。

只是,改變似乎很難,我總是下不了決心,優柔寡斷。甚至,一想到改變,我就開始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這糟糕的日子早就該改變了,我是知道的。可是,當一個人暴露出來的問題太多,太過於渴望作出改變的時候,往往也是最難的。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前幾天,在翻看以前做的筆記,突然看到這麽一段話: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的想象力從沒有受到過限制,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隻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作為一個榜樣,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是呢!也許,一開始我就錯了。

我太過理想化,太過於迫切。我不應該從一開始,就期望著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不應該想著一勞永逸,一下子就改變很多很多,甚至改變世界。

目標沒錯,是方法錯了,是行為方式不對,是思路不對。人必須從自身尋找機會。機會遙不可及時,忘掉它做好眼前的事,才是最有野心的態度。

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口號就度過去的。

懷著這樣的一種覺悟,我開始尋找同樣想改變世界的人,向他們學習,研究他們的方法技巧。一路上跌跌撞撞,有所成,也有經歷過失敗。我知道,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書上說,有些問題書讀到了自然就解決了。現在的我,越來越確信這一點。

《影響力大師:如何調動團隊力量》,本書作者團隊詳細閱讀了17000多篇文章,尋找具有不同影響力的學者和人物,密切觀察他們的工作方式,並從中尋找普遍規律。令人鼓舞的是,卓越的影響者確實存在,並且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可以習得的。

第一次讀到這本書,講真,有點不敢相信,同時又迫不及待。

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對別人施以援手,變成更有價值和意義的人,這不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嗎?影響世界,改變世界。

找到一個支點,你可以撬動地球。這本書就像我的一個支點,人生被撬動了,人生的諸多疑問,一一對應上了。瞬間,迷霧散去,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當讀到,美國著名的變革管理大師約翰·科特指出:“在進行大規模變革的時候,企業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絕對不是戰略、結構、文化或系統。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改變組織當中人們的行為。”

第一時間,我回想起之前走的那些歪路。曾經,我以為是策略問題,是戰略,是結構,是文化,是思想等多方面的問題,一時間我舉足無措。現在想來,從一開始我就脫離了實際。好高騖遠,一意孤行,和正確的方向背道而馳。

從一開始就期望一下子作出改變,並作出很多改變本身就是錯誤的行為。因為變革本身會給人們帶來一種不確定感,再要求人們改變很多行為,就讓人更加無所適從。隨之而來的,就是壓力和交流,以及挫敗感,如此就更加難以積極的參與變革了。

是的,因為目標過於模糊,過於概念化、理想化,就容易輕重不分,而要一把抓顯然是需要在能力上全面改善,於個人而言,這太難了。

真正的核心從來不是這樣的,所謂核心就是關鍵行為,就是那些能對變革產生“事半功倍”效果的行為,符合大家所認知“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關鍵行為,決定百分之八十的結果。

明白了關鍵行為的重要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分析如何去做出這些關鍵的舉措了。其中,人們往往第一時間就想到可能太懶、太不負責任,是態度的問題。如果你這麽想,你就落入了“基本歸因錯誤”的陷阱。

“基本歸因錯誤是心理學很有名的一個現象,就是我們往往會將一件事情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是當事人的態度或品質不當,進而導致了事情的失敗。但實際的原因可能要比你歸結的原因複雜得多。”

人們為什麽不去做這些關鍵行為,可能會受到六個方面的影響。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們做不做某項行為,是由“動力”(願意不願意)和“能力”(能不能做到)兩個方面決定的。“動力”和“能力”又受到“個人”(就是當事人自己)、“社會”(和當事人相關的其他人)和“系統”(非人的因素)的影響,於是就有了這個六大方面的矩陣。也就是說,我們的變革推進不下去是因為受到“六種影響力”的阻力。

在討論“六種影響力”之前,首先要明確的是實現影響力的三個核心要素。

1、關注和衡量。影響者要非常清楚實現的目標,並且對目標的衡量高度熱心。

2、發現關鍵行為。影響者關注的是可推動目標實現的高效行為。更準確地說,他們關注兩三種可實現最大變革的關鍵行為。

3、利用六種影響力來源。最後影響者和常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善於利用各種條件推動行為改變。

在明確這三個核心要素之後,接下來就是要讓人們能夠執行你發現的關鍵行為了。

即利用六種影響力來源。

影響者之所以能夠推動其他人無法實現的行為改變,原因在於他們能利用多種方式取得成功。他們善於利用多達六種不同的影響力來源塑造人們的行為。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目標,行為改變成功的可能性不僅大大提高,甚至可以說是必然的。

而影響者和常人的區別在於,我們常常手忙腳亂地挨個嘗試影響力策略,而影響者往往深思熟慮地採用多種手段實現目標,即利用各種因素促進變革。他們會以系統化的方式了解六種影響力來源對錯誤行為的影響,然後制定對策扭轉這種影響。簡而言之,他們可以綜合利用六種影響力來源推動行為改變。只要做到了這一點,變革就一定會發生。

那麽,這六種不同的影響力分別是什麽呢?

1、幫助人們喜歡討厭的事物:個人動力。

2、幫助人們做到無法做到之事:個人能力。

3、提供鼓勵:社會動力。

4、提供支持:社會能力。

5、經濟刺激:系統動力。

6、環境刺激:系統能力。

其中,對於簡單的影響力問題,你可以隨意採用合適的某一種解決方式,看結果是否有效,並不是所有行為改變都需要利用六種影響力來源法來推動。當然,如果簡單的解決方案無效,利用這個模型診斷和解決問題肯定會讓你更容易取得成功。

最後,祝你成為影響者,領導變革,成為改變世界的少數人。

謝丹儒

2019年11月於廈門

部分參考資料:

【1】《成為駕馭變革的影響者》 王明偉

【2】《影響力大師:如何調動團隊力量》 (美)約瑟夫·格雷尼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以上所提及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