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超人”退休,再看和記港口與香港輝煌

  本文來自“航運交易公報”微信公眾號,作者為賈天瓊。原標題為《和記港口與香港輝煌》。

  2018年5月10日,“超人”李嘉誠將卸任長和集團主席職務,正式退休。

  李嘉誠14歲投身商界,22歲創業,到2018年7月將年滿90歲。他一手打造了比肩香港輝煌的長和“商業帝國”,業務遍及基建、能源、零售、港口和電信五大板塊,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雇員超30萬人。

  2017年,李嘉誠執掌的長和一系四大藍籌上市公司共創造收益5116.79億港元,溢利838億港元;其坐擁332億美元身價,排名《富比士富豪榜》第21位。

  港口是李嘉誠很早便投資的重點板塊。1979年,李嘉誠聯合匯豐成功收購和記黃埔,奠定了其港口商業版圖的根基。1994年,其港口版圖的核心——和記港口成立。此後,伴隨全球化港口網絡布局的延伸,和記港口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碼頭運營商。

  迄今,和記港口在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經營52個港口、287個泊位,2017年貨櫃吞吐量達8470 萬TEU。長和的港口生意見證了李嘉誠“商業帝國”的崛起,也親身參與和見證了香港港口的繁榮和輝煌。“李超人”告別,再看和記港口與香港輝煌。

  長和的港口生意遍及26個國家、52個港口,且擁有287個泊位的經營權,曾長期保持全球最大碼頭運營商的地位。

  長和的港口版圖

  港口資產是李嘉誠商業版圖的重要一子。十年前,港口板塊曾貢獻長和總營收的近“半壁江山”。2017年,長和總收益為4148億港元,其中港口板塊貢獻8%;息稅前利潤(EBIT)為676億港元,其中港口板塊貢獻82億港元,佔比12%。

  長和的港口生意遍及26個國家、52個港口,並擁有287個泊位的經營權,其中包括全球10個最繁忙貨櫃碼頭中的五個。旗下的和記港口是排名前三位的全球碼頭運營商,2017年長和旗下港口貨櫃吞吐量達8467萬TEU(見圖1)。

  前世今生

  李嘉誠於1940年隨父母來到香港,由做推銷員開始;1950年創業成立長江實業的前身——長江工業,從事塑料花生產;20世紀60年代,開始涉足香港地產市場,並在1972年安排長江實業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此後,李嘉誠開始留意市場上的資本收購運作,發現在香港上市的英資企業以小量股份控制著龐大資產,如若能收購這些英資企業,既能取得其資產,也可善用其人才和拓展業務。和記黃埔便成為李嘉誠首個收購目標。

  1979年,李嘉誠利用長江實業6.93億港元的資產,在股市上成功吸納和記黃埔股份,最終持股超過40%,一舉控制了價值超50億港元的這家老牌英資企業。李嘉誠因此成為首位入駐英資財團的華人,並被冠以香港“超人”的稱號。

  李嘉誠涉足港口生意,也正是源於此次“蛇吞象”式的商業奇跡。與長江實業專注於地產業務不同,和記黃埔業務繁多,旗下的港口、基建等傳統業務在此後很長時間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也為長和的多元化經營奠定了基礎。

  和記港口的發展始於1866年成立的香港黃埔船塢公司,起初致力於船舶建造及維修服務。1949年之後,香港作為亞洲樞紐港的地位與日俱增,香港政府於1966年在葵湧區規劃香港首個大型貨櫃碼頭。到1969年,香港黃埔船塢公司以黃埔碼頭有限公司的名義開展貨櫃船和貨物處理業務,並成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HIT),開啟專業貨櫃碼頭作業服務。

  1974年,HIT獲批發展香港葵湧4號貨櫃碼頭,填海17公頃,投資3.6億港元;1976年,HIT收購葵湧2號貨櫃碼頭,同時繼續運營新發展的4號貨櫃碼頭。

  1980年,李嘉誠出任和記黃埔主席,和記港口的發展進入“李超人”時代。

  李嘉誠以香港為發展基地,1985年,HIT獲批發展葵湧6號貨櫃碼頭,同時將2號貨櫃碼頭轉讓予現代貨箱碼頭有限公司。1989年,HIT耗資近10億港元的6號貨櫃碼頭竣工,處理能力達100萬TEU,標誌著香港入列全球最繁忙的港口。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李嘉誠主控下的和記黃埔開始大規模海外投資,並迅速發展成為國際型企業。其港口版圖拓展趨向國際化,1990年,收購英國最大貨櫃港——菲力斯杜港75%的權益,成為全球最大的碼頭運營商。

  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李嘉誠開始加碼內地投資。1993年,和記黃埔與上海和深圳市政府合資,分別成立上海貨櫃碼頭和深圳鹽田國際貨櫃碼頭。深圳鹽田港成為和記黃浦挺進內地的大本營。

  伴隨著港口網絡於全球的不斷擴展,和記黃埔的港口旗艦企業——和記港口於1994年成立,持有並管理和記黃埔旗下所有港口業務及相關權益。自此,和記港口開啟了香港、內地和海外的港口版圖同步擴張步伐。基於此,和記港口的貨櫃吞吐量不斷攀升。

  港口版圖

  按地區劃分來看,和記港口以HIT經營香港地區的貨櫃港口作業。1991年,葵青7號碼頭落成;1996年,HIT獲權興建及經營9號貨櫃碼頭內的2個泊位,9號碼頭於2003年啟用。

  迄今,HIT經營葵青港區(葵湧區後與青衣島合並成葵青區)4號、6號、7號及9號碼頭共12個泊位,貨櫃吞吐量佔整個港區的70%。

  在內地,1995年,合資企業江門國際貨櫃碼頭投入運營;2003年,上海浦東國際貨櫃碼頭成立;2004年,和記港口外高橋與上港集團合資成立上海明東貨櫃碼頭;2007年,和記港口發展深圳鹽田港東港區一期貨櫃碼頭。

  2011年,和記港口將廣東省、香港及澳門的深水貨櫃碼頭業務拆分為和記港口信託,於新加坡交易所主機板上市。2016年,和記港口信託與中遠海運港口簽署統籌經營協定,共同運營葵青港16個泊位;同年,和記港口收購廣東惠州國際貨櫃碼頭權益,和記港口信託持股41.3%。目前,和記港口在內地共運營9個貨櫃碼頭。

  和記港口的全球最大碼頭運營商地位來自於其在海外的持續擴張。1995—2014年,和記港口密集收購海外有競爭力的港口權益,幾乎每年都有港口被其納入麾下。2015年,和記港口在全球的碼頭泊位曾高達319個。

  2015和2016年,港口高速發展時代不再,和記港口的擴張步伐有所收縮(見圖2)。2017年,和記港口運營的碼頭新增加12個泊位,分別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伊拉克巴士拉、馬來西亞巴生、巴基斯坦卡拉奇、阿聯酋拉斯海瑪與奧姆古溫等港。截至2017年年底,和記港口運營的海外港口遍及亞洲、中東、非洲、歐洲、美洲及澳洲25個國家、41個碼頭。

  全球布局的港口版圖保證了長和旗下港口風險分散、均衡發展。和記港口2017年的整體吞吐量同比增長4%至8470萬TEU,分區域來看,巴拿馬、墨西哥及中東港口的經營業績呈現逐年上漲態勢(見圖3)。

  具體到2017年,內地及香港港、西班牙巴塞隆納港、巴拿馬港口的吞吐量穩定回升,卡拉奇新深水碼頭也作出貢獻,但巴生港、印度尼西亞耶加達港、沙特阿拉伯達曼及巴哈馬群島自由港的吞吐量同比減少。

  業績大觀

  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是李嘉誠商業版圖中最重要的兩家企業,2015年,李嘉誠對兩家企業進行世紀大重組,即今天的長和(00001)。長和已經打造出遍布全球的港口、零售、基建、電信和能源五大板塊,2017年,各板塊EBIT佔比分別為12%、18%、35%、4%、26%。

  在上市公司層面,長和港口板塊包括對和記港口旗下企業80%的權益及和記港口信託30.07%的權益。

  2014年,長和的港口板塊創造了356.24億港元的總收益,2015年有所下降;但在2016年,長和旗下港口的貨櫃吞吐量自2009年以來首次負增長,致使其當年收益總額大幅縮減至321.84億港元,同比下降5.67%。2017年,因集運業復甦,貨櫃作業量回升,長和的港口板塊創造收益總額為341.46億港元,息稅折舊攤銷前溢利(EBITDA)為125.63億港元,EBIT為82.19億港元(見表1)。

  整體而言,港口作為傳統產業,加之其全球化的布局,對長和的貢獻已趨於穩健。巨集觀上,中國內地、歐洲、東南亞以及巴拿馬對和記港口的未來發展有所提振。但香港港口業務受到來自內地港口的衝擊,活躍度受到影響。和記港口信託表現出與集團業績全然不同的走勢。

  2017年,和記港口信託所經營港口的收益總額下降4%至27.15億港元,EBITDA和EBIT分別為13.55億港元和6.48億港元,均為近四年來的最低水準。而在前三年,和記港口信託還處於業績上升階段(見表2)。

  和記港口也有彷徨,港口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複返;行業內,強勁的競爭對手結伴而來,港口市場的蛋糕“好看不好吃”。

  和記港口的執守與彷徨

  曾經,港口資產是李嘉誠“商業帝國”皇冠上的“明珠”,在2015年之前,和記港口一直保持全球最大碼頭運營商的地位。和記港口以香港港和深圳鹽田港為母港,伴隨著香港港口的繁榮,繁榮發展。

  然而,老牌傳統的和記港口也有彷徨,港口依然是一門好生意,但相對長和的其他核心板塊,已然不再是賺錢利器——港口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行業內,強勁的競爭對手結伴而來,港口市場的蛋糕“好看不好吃”。

  最大碼頭運營商地位不再

  港口市場的集中度不斷提升,德魯裡2016年數據顯示,全球碼頭運營商控制碼頭產能份額達60.9%,較2015年增加1.1個百分點;前六大全球碼頭運營商共完成權益吞吐量2.32億TEU,約佔全球總箱量的30%,同比增長1.53%。

  “當你彷徨的時候,總有人在前行”。和記港口作為專業的碼頭運營商,已經被內地企業——招商局港口和中遠海運港口趕超。在國企央企改革的行業重組整合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中,招商局港口和中遠海運港口在過去兩年呈現大刀闊斧式發展。

  2016年,全球碼頭運營環境逐漸出現回暖趨勢,如北美東部、大洋洲及中國部分港口均呈現良好的運營態勢。但和記港口“破天荒”地出現近年首次吞吐量下滑,2016年處理貨櫃量8140萬TEU,遠不及吞吐量前兩位的內地港口企業。招商局港口以9577萬TEU的吞吐量排名問鼎;中遠海運港口則因整合中遠海運集團所有碼頭資源,整體吞吐量大幅攀升至9507萬TEU,位列全球第二位。

  2017年,儘管和記港口重拾增長,但仍難以望招商局港口和中遠海運港口項背,2017年上述兩家內地企業整體貨櫃吞吐量均破億。馬士基碼頭、新加坡國際和杜拜環球2017年貨櫃吞吐量也明顯增長(見表1)。

  但是在權益上,和記港口依舊保持領先地位。2017年,和記港口權益吞吐量為4650萬TEU,不及新加坡國際的5740萬TEU(和記港口和新加坡國際均為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預測數據),但遙遙領先於排名第三位的馬士基碼頭(見表2)。和記港口與新加坡國際強強合作,引進新加坡國際背後的PSA進行港口項目投資,新加坡國際對和記港口實現整體股權層面的參股。

  在經營風格方面,和記港口以遠東及歐洲為主,中南美和非洲也有投資;港口版圖布局中,以佔據主航道和主樞紐港為主,在主樞紐港的投資均以實現控制為主,無論是向PSA出售整體股權還是信託分拆上市,在套現的同時,並不放棄控制權和經營權。

  港口經營環境變化

  面對“新平庸”經濟,部分碼頭運營商,尤其是傳統碼頭運營商開始從投資主導向成本管控及自身資產更高效利用轉移,和記港口便是如此。抑或是基於此前多年海外港口項目收購的積累和覆蓋飽和,和記港口在2014年之後逐步放慢了港口擴張步伐。

  究其根本,和記港口的彷徨還是因為經營環境的變化。和記港口依托的是香港港口,一直以來,香港港都是以其高效的運作效率抵消其高成本,然而伴隨著大型船舶日增、內河駁船駁運交通流量增加,本就受地域限制的香港港缺少支撐運作效率再提高的後勤用地。此外,加之內地港口的崛起,其低成本運作吸引遠洋船舶直接靠泊,分流了香港港的貨量。2016年,和記港口處理貨櫃量縮減,其中原因是位於亞洲區內的轉運站貨物需求逐漸降低。

  在海外業務,和記港口也受到了內地港航業重組整合影響。中遠海運港口整合後,先後收購多個國外碼頭,導致和記港口面臨競爭加劇局面,尤其是中遠海運港口收購鹿特丹碼頭之後,與其同質化競爭嚴重,分化了和記港口的經營效益。

  權益上,2016年5月,和記港口將其持有的鹿特丹Euromax貨櫃碼頭35%的股權及相關股東貸款作價1.25億歐元出售予中遠海運港口。

  在更早前,和記港口便已開始削減在內地的貨櫃碼頭股權,有猜測為和記港口的擴張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和記港口原控股的鹽田國際貨櫃碼頭一二期的股份從50.5%減至48%;上海貨櫃碼頭的股份也由40%減至37%。同時,還將經營葵湧8號碼頭的中遠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的持股從44.5%降至43.25%。

  當下,和記港口的競爭對手是內地已經崛起的市場和更多資源背書的國家級公共碼頭運營商。

  傳統碼頭運營商的優勢是有充裕的碼頭建設資金,專業化的管理團隊,但對貨源控制力較弱。有分析認為,傳統碼頭運營商是全球碼頭運營商的1.0版本,而諸如中遠海運港口此類有船東屬性的碼頭運營商發展模式將是2.0版本。此種發展模式反映在近期市場,便是航運企業與港口企業之間交叉持股和戰略性合作愈發頻繁,這可為港口帶來充足的貨源,並可提升全程供應鏈的綜合服務能力。

  英國Ince&Co.的分析報告稱,2018年將是全球碼頭運營商爭霸天下的關鍵性年份。伴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巨集觀經濟效應的顯現,到2020年,中遠海運港口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碼頭運營商。此外,還有評論指出,伴隨著招商局集團內部整合中外運長航的推進,招商局港口也有望更新到2.0版本。

  執守高投資回報思路

  和記港口作為專業化深耕貨櫃作業的傳統碼頭運營商,依舊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這種領先表現為在有限的陸域太空,超高效的作業效率。也因為此,香港港保持了亞洲重要樞紐港的地位。

  正如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李頌恩所言,“港口一直是香港經濟發展的基石。作為區內具有長官地位的樞紐港,香港港輝煌的成績很大部分歸功於碼頭營運商高效而專業的管理和服務,多年來不斷投放資源,利用科技發展改善碼頭設備。”

  以香港母港的港口旗艦企業——HIT為例,其依靠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先進的電腦設備及內部資訊科技系統,成為港口業的典範,港口裝卸效率首屈一指。

  近年來,和記港口的資本支出相當一部分用於提升作業設備。2012年,HIT引入路軌式龍門架吊機遙距作業系統,在堆場實行遙距操作。日前,葵青9號貨櫃碼頭的吊機遙距操作及貨櫃自動堆棧系統全面啟用。該項投資,可進一步提升HIT港口作業20%的操作效率,此外還能有效加強工業安全,減低碳排放,改善作業環境。

  面對行業全維度的競爭,和記港口繼續依靠敏銳嗅覺拓展商業機遇。在2015年,和記港口便提出瞄準“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機遇;面對全球集運業經營環境的變化和班輪公司間組建戰略聯盟的新格局,和記港口也開啟與中遠海運港口的合作,共同運營香港葵青4、6、7、8、9號貨櫃碼頭,以在設施調度和人力資源分配等方面發揮最大效益。據悉,新安排下,碼頭組合的日常營運由一支管理團隊負責,此舉將有助於提升操作效率。

  再看和記港口的未來成長,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主任趙楠認為,和記港口依舊保持著傳統全球碼頭運營商的優勢地位。和記港口較早涉足專業港口運營,其全球布局的特點,更容易統籌全球物流鏈,在這個領域和記港口具有充分的優勢。

  具體來看,和記港口在全球範圍內實行打包優惠的港口費率制度,物流鏈式的發展特色十分明顯。因此,整體而言,和記港口的價格是有優勢的,通過對整個物流鏈條的總收入進行再平衡,也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層面,縱觀和記港口的港口版圖,其所布局的港口大多是較為成熟的港口,具有穩定可見的收益回報率,這也保證了其對長和的業績貢獻。

  基於此種投資思路,和記港口也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與中遠海運港口和招商局港口的正面競爭。從布局的區域來看,中遠海運港口和招商局港口更傾向於投資成長性的港口,儘管這類港口具有較高的發展潛力,但仍有政治性和運營性的風險。

  另外,將和記港口放置在長和的整體業務板塊,港口亦可算作傳統的物流地產業務,伴隨著港口板塊對長和整體貢獻率的降低,以及長和新業務板塊的成長,和記港口的體量規模或相對收縮,成熟港口和高投資回報仍將是和記港口的發展思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