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挺好》大結局:別讓原生家庭的影響,傷了下一代

New family,smart & fun.

電視劇《都挺好》播出過半,引發了數輪關於「被原生家庭毀掉的女孩」的熱烈討論。姚晨扮演的蘇明玉,像極了另一個版本的「樊勝美」:人前光鮮亮,背後一地雞毛。

樊勝美有一句經典台詞: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蘇母葬禮後,蘇明玉撕扯手臂上的喪事袖章,不知看哭了多少人。

播放GIF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好在,明玉在劇中有一個懂她的男朋友,相信電視劇最後的大結局一定是圓滿的。早晚有一天,她會擁有自己幸福的家庭和孩子。

有些傷痛,可以是不前進的借口,也可以是全力以赴的理由。為人父母,真正的成長,是不再對父輩耿耿於懷。

成為父母后,你最想擺脫原生家庭的哪些影響?留言區和我們聊聊吧。

沒有人能逃開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從父母身上習得與伴侶孩子的相處模式,長大後,我們嘴上說著「我不要成為你」,但為人父母后,面對養育孩子過程中的各種艱難,我們會猛然發現,父母當年的行為痕跡,就像夢魘一樣擺脫不開。

Parents不久前獨家採訪了北京新世紀醫療兒童心理諮詢師李林霞,關於原生家庭對第三代的影響。

相信你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3歲的兒子梗著小脖子,拒絕撿起地上的玩具,你瞪著眼睛嘴裡不自覺地冒出一句:「我可數了啊:一、二……三!」

這時,你的頭腦裡會忽然閃回出自己媽媽年輕時的樣子,你的語氣、聲調,連數數字的節奏都和她當年一模一樣。

你正忙著做飯,7歲的女兒不停地說,她找不到一本漫畫書了,你隨口就說出一句:「不知道,在我腦袋上呢!」……

看,有沒有被自己嚇到,為什麼媽媽當年一句非常不耐煩的獨特語言,會在幾十年後從你的嘴裡說出來?

其實,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與原生家庭的影響有關,也和大腦神經元的運作方式和耳濡目染有關。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Daniel J. Sieg)認為,人的大腦神經元(即腦神經細胞)更傾向於以既定模式流動。

也就是說,當我們長大成人做了父母以後,因為角色的一致性,我們經常會遇到與媽媽一樣需要應對的場面和情景,這會讓我們的大腦瞬間按照自己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應,於是,嘴裡就發出了和自己媽媽一樣的聲音。

如果不能改變

嘗試理解原生家庭

豆瓣上有位網友分享:現在的成年人尤其是三十多歲的,大部分不光在幼年物質生活不豐富,很多也比較缺愛。父母忙於賺錢改善生活,難有時間精力關心孩子,容易忽視孩子成長。

這樣從小缺少關心和愛的孩子,長大了就喜歡索取愛,但一味索取的人很難討人喜歡,壓抑的心理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孩子,因為他們也成了孩子的原生家庭。

圖片@網易視頻

《都挺好》中,最解氣的大概是蘇明玉逼著蘇明成拍的那個小視頻,明玉把自己這麼多年的委屈全部傾注在視頻裡,太解恨了。可是,這並不能抹掉成長帶給她的傷害。

蘇明玉的媽媽非常重男輕女,從小向著兩個哥哥,直言隻把她養到18歲。

圖片@愛奇藝

原來,蘇母從小就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儘管非常能乾,卻從未獲得父母的認可和讚賞。

長大後,她一邊接濟弟弟,一邊隱藏著內心的不甘,迫切需要新家庭證明自己的價值,偏偏丈夫軟弱無能,她也只能把夢想寄托在下一代上面。

圖片@愛奇藝

大兒子從出生開始,就要功成名就,「替代」她那無能的丈夫,讓她在鄰居和親戚面前抬起頭來。

圖片@愛奇藝

二兒子嘴甜會討好,滿足了自己「求關注」的心態。蘇明玉,雖然學習好,但已經有了大哥,加上自己脾氣倔,蘇母重男輕女,「自然」被排到這個家食物鏈的最底端。

圖片@愛奇藝

在那個溫飽還是大問題的年代,除了個人的思維方式、情緒控制能力,價值觀取向等原因以外,時代的局限性恐怕也不會讓太多人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舊的教育理念多半是把孩子當作需要教化的「小個子成年人」,這樣想,「簡單粗暴」似乎就可以理解了。

今天的父母,嘗試接納原生家庭的缺憾,理解父母的心境,也是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愛。

要走出原生家庭

就接納曾經發生的一切

東野圭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

原生家庭,就是一個分水嶺。

有人因為原生家庭心懷憤懣,陷入桎梏中不可自拔,為此搭上自己的一生。也有人,憑藉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把原生家庭欠自己的「債」,都贏了回來。

比如蘇明玉,雖然對原生家庭有恨,但她選擇把這些恨,化為前行的動力。原本最不受待見的女兒,最終活成了最有出息的孩子。

《都挺好》中,有一段台詞讓人印象深刻——你可以選擇不原諒,也可以選擇放下。

圖片@愛奇藝

只是,千萬不要把自己帶入受害者陷阱,不要拿過的慘去博同情,不要變成祥林嫂,過得慘就要想辦法過得好。過去不管是別人的錯還是自己的錯,不再糾結,努力去把現在的自己現在的生活經營好更重要。

世界不完美,也沒有完美的東西,原生家庭如是,我們亦如是。當我們真正願意抬頭看看原生家庭投射在自己身上的影子,並與之和解,才能更好的養育自己的孩子。

怎麼做?3個實用建議

? 平常心面對總是找麻煩的孩子

劇中,明玉被認為是這個家裡最「挑刺」的那個,經常和二哥吵架,因為媽媽賣了家裡房子便跑回家和媽媽大吵,負氣離家出走。

其實,她做這些不過是希望父母能關注自己,想要得到公平對待。

當孩子給我們找麻煩的時候,不妨換個心態,他們可不是故意的,不要被自己當時的情緒綁架。

? 學會和孩子換位思考

如果我們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就會發現,大部分時間裡,孩子的需求都是單純、直接的。他可能只想你多陪他一會,也可能是因為你太忙忽略了在他看來很重要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這件事並不複雜,他們也不是故意的。

明玉想上高考的加強班,二哥出去旅遊要2000元,媽媽二話沒說拿錢給了哥哥,到了自己身上,1000元的輔習班卻嫌貴;家裡賣房子也要供大哥上學,還要給二哥買房,卻隻讓自己上免費的師範生…

圖片@愛奇藝

想想,媽媽但凡有一點從明玉的立場思考問題,也就不會有這麼不公平的對待。可惜,這是媽媽的原生家庭留下的陰影,但這也給了父母更多啟示,懂得換位思考的父母,很少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 試著「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往往是父母經常批評孩子的理由。

因為他們沒有達到父母的高要求,父母看孩子不順眼,動不動就惱羞成怒,不自覺走進「我教育孩子的樣子和我媽一模一樣」的怪圈,因為自己在原生家庭裡也曾被「望子成龍」過。

其實,放下焦慮,不做「媽媽的影子」並不難。

就像《都挺好》的原著裡所描寫的:蘇明玉,她得活自己的,對自己好,找對自己好的男友,然後一起對下一代好。

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些傷痛,但這些傷痛,可以是不前進的借口,也可以是全力以赴的理由。

美術設計 / 佩琦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修改使用,謝謝

寫手招募

加油,我們會「都挺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