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易到隱瞞60億債務 韜蘊資本被逼半價甩鍋?誰敢當接盤俠

15億售價高嗎?

易到再次淪為“棄子”。

1 月 21 日,韜蘊資本發布了一份《關於向全社會公開出讓易到股權的聲明》,表示因為實在擔負不起易到的債務,要對所持有的全部易到股權進行半價出售。聲明中提到,截至 2018 年 12 月,韜蘊資本幫助易到解決了近 60 億元負債問題,現有 34 億元負債中有 28 億元為其向易到提供的墊款。

就在3天前,易到發布車主公告稱,樂視控股及賈躍亭本人在主導易到期間,欠下並隱瞞了巨額債務,影響了車主提現功能,而近期的樂視控股與韜蘊資本就相關債務產生糾紛,導致易到未能及時獲得資金支持,影響車主正常提現。

易到成立於2010年成立,曾獲得眾多明星資本“垂青”。據了解,真格基金、QualcommVentures、晨興資本、CBC寬頻資本、創新工場、DCM中國、攜程、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樂視網等曾對易到有過投資。隨著樂視系債務危機爆發,2017年6月份,韜蘊資本以5億美元(大約30億人民幣)收購易到67%的股份。

根據聲明中所披露的資訊,截至2018年12月,易到開展業務城市100余個,擁有城市牌照60余個,數千萬注冊用戶,數百萬注冊司機。不過,易到還有34.44億元負債,用戶餘額有5.92億元,淨資產為-21.25億元。

韜蘊資本為何接手易到一年半之後,就要拋棄它?易到的未來在哪?韜蘊資本在聲明中表示,在網約車這種講究布局的產業當中,他們的能力猶如滄海一粟,尤其是在近期整體融資市場不甚景氣的情況下,他們亦難以再向易到進行持續性投入。“我們已竭盡所能地承擔這種由宵小之徒造成的負面結果,然而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國家發改委汽車價格監測中心首席汽車分析師程曉東告訴時間財經,出行是未來趨勢,但在當下市場趨冷的情況下,必然會出現優勝劣汰。韜蘊資本突然放出消息想出手,可能是急於變現,或對未來市場不看好。易到的關鍵在於,能否盤活現有的資源和業務,深耕細作尋找更多的贏利點。

隱瞞60億債務?

這並非韜蘊資本首次想甩手易到。2018年11月,赫美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2018年8月擬受讓易到用車經營主體,北京東方車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股權,但這一合作意向因協定各方後期溝通階段就交易具體方案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東方車雲擬獨立進行境內或境外IPO申報,故決定終止前述合作事宜,並於11月14日簽署了《終止協定》。

這一切還要追溯到與樂視的交易。韜蘊資本聲明顯示,2017年6月,他們從樂視及賈躍亭先生處接手易到股份,其中有兩個核心點:賈躍亭先生承諾,易到整體負債不超過23億元,以及中泰創展通過易到提供給樂視的14億元欠款無需韜蘊資本承擔。

但中間卻出了一些“差池”。2018年7月底,易到發通知稱,因樂視向其隱瞞巨額債務並單方面發起訴訟,平台用於車主提現的账戶於7月20日被法院訴前保全凍結,對車主正常提現造成影響。

當時韜蘊資本也發布聲明說,從樂視接手易到後發現債務規模是交易檔案中的兩倍多,達 50 億。樂視方面否認了這一消息,說債務數額是雙方確認簽字過的,也未接收到任何起訴書相關檔案。

據了解,截至2018年12月,韜蘊資本幫助易到股份降低負債近30億元、降低用戶餘額近12億元、提升淨資產26億元,另外,易到股份現有34億元負債中,韜蘊資本也為其墊付了28億元,韜蘊資本累計為易到股份解決了近60億元債務問題。

為了討債,韜蘊資本於2018年12月中旬在美國加州法院,提起了對賈躍亭的執行程式和凍結程式。隨後,加州法院下發臨時限制令,凍結Faraday Future(FF)中賈躍亭持有的33%股權,並對賈躍亭加州的四處房產發布臨時保護令(TRO)。

不容忽視的是,韜蘊資本自身也遇到問題。2018年末,因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的一紙訴狀,韜蘊資本成為失信人,其法定代表人、自然人股東溫曉東成為“老賴”。根據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限制消費令,2018年12月11日,易到大股東韜蘊資本因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對韜蘊資本采取限制消費措施。

此前的2018年5月,韜蘊資本因未按時支付一款契約型基金的利息,被基金管理人公之於眾。2018年9月,韜蘊資本與西藏信託簽訂《貸款合約》,約定8月19日應償還第一期信託貸款所有本金及相應利息,共計7262.64萬元,但最終逾期。

易到賣身何家?

根據聲明,韜蘊資本願意以當時交易價格的一半出讓易到股份。據韜蘊資本法務總監孫樹明稱,“當初他們接盤易到是一次承債式的交易,我們接23億元的債務,並且提供6億到7億元的現金給司機提現用,合計對價約30億元,當時韜蘊資本拿出現金解決了提現問題。”按此計算,聲明中所說“一半的價格”,應該在15億元左右。

誰將成為易到下一個“接盤俠”?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易到原本是樂視為了提升估值去融資而提高現金流的一個工具,韜蘊資本自以為撿便宜接手,但樂視沒錢、賈躍亭沒信用,韜蘊資本踩了“雷”,聰明反被聰明誤。易到的交易本來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社會和有關部門沒有義務為私人企業的不當決策兜底。目前網約車市場已進入寒冬,又有誰會願意再來接盤易到。

據了解,易到的用戶數據在下降。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8年5月專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5月,網約車App整體滲透率為16.9%,用戶規模達到1.85億。其中,滴滴出行的App滲透率為13.82%,神州專車為1.39%,易到為0.33%,首汽約車為0.23%。相比其他平台的穩定發展,易到MAU(月活躍用戶人數)持續下滑。數據顯示,易到2017年5月,易到的MAU在250萬左右,2018年5月下降到111萬。

不過,也有部分業內人士持相對樂觀態度。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15億元的價格並不高。因為易到已經有一定的規模,而現在很多所謂的“獨角獸”都可以估值幾十億元。

希望易到好運。(台灣時間財經 歐陽西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