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年初一吃餃子,清朝皇帝為啥隻吃素餡的?

作者:金滿樓

每至歲末,民間過年的氣氛漸濃,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渴望過一個開開心心、歡慶祥和的春節。

類似的心理,在皇宮也是一樣。每年的臘月十九後,清宮也進入了過年的準備狀態。

從這天起,皇帝在各宮殿出入時,每過一門,太監就放一聲炮仗,以示喜氣。

當然,這樣做也是為了提醒皇帝已到何處,以便下一處人員的做好各項儀式準備。

下面,筆者想談談清朝皇帝在除夕這天的一些主要活動。

一般來說,清朝皇帝在除夕這一天須於寅時(清晨4點前後)起床,隨後到養生殿東西佛堂及宮內其他十多處拈香行禮。

因為是大過年嘛,皇帝也會給皇子皇女、王公大臣們賜給禮物,如裝有玉石的荷包等,如同民間發壓歲錢。

此外,皇宮還有踩歲和熰(ōu)歲的活動,前者是踩芝麻秸,其寓意是“歲歲平安”、“芝麻開花節節高”;後者則是在炭爐中燒松柏樹枝,這個是滿人特有的習俗。

除夕的中午,清宮會在保和殿為外藩舉行筵宴,並由一二品武臣陪宴,這是外藩給皇帝拜年,其中還有音樂、舞蹈、雜技助興。

之後,皇帝略事休息,即開始進入除夕守歲的環節。等到子時(零點)一到,大年初一也將成為皇上最忙的一天。

俗話說得好,“過新年,穿新衣”、除夕那天,皇帝也要鄭重地換上吉服,這就是一套明黃色、通身以金線和彩線繡九條金龍和十二章紋樣的龍袍。

這件龍袍,不僅色彩斑斕、喜慶熱烈,更有寓意國家昌盛、萬世升平及皇家子孫綿延不斷的吉祥含義。

另外,皇帝還要在吉服外套袞服,並頭戴吉冠,胸掛朝珠,腰系服帶,腳蹬皂靴。穿戴齊整後,皇家的華貴與威嚴,自是撲面而來。

由此,一身吉服的皇帝也算是給自己及江山社稷新的一年開了個好頭。

不如根據《乾隆朝起居注》、《清實錄》等史料的記載,來看看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一(1783年2月2日)這天,乾隆皇帝是怎樣度過的。

是日子正一刻,在宮外爆竹的渲染聲中,乾隆皇帝先至欽安殿拜真武大帝,然後到鬥壇祭祀鬥母,再到天穹殿等處行叩頭禮,之後至乾清宮西暖閣稍事休息。

醜正(凌晨2點)時,乾隆出乾清門至奉先殿祭祀列祖列宗,之後到養心殿東暖閣行開筆例典。

通常說,清朝皇帝在元旦開筆書寫吉祥話字數不多,一般是兩三行,內容都是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江山永固一類的話。

是時,乾隆在禦案前親手點燃玉燭,向“金甌永固”杯中注入屠蘇酒,再從紅漆雕雲龍盤上拿起“萬年青管”筆,在灑金箋上書寫“天下太平”、“風調雨順”等吉祥語。

開筆之後,乾隆翻開當年的時憲書(即歷書,因避諱“弘歷”而改稱“時憲書”),以象徵授時省歲之意。然後,再飲屠蘇酒,以除瘟疫,強身健體。

按:當年,乾隆在黃箋紙上用朱筆寫下新年的第一句吉祥語:四十八年元旦,宜入新年,萬事如意。然後,再用墨筆寫上:三陽啟泰,萬象更新;和氣致祥,豐年為瑞。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一生共在“元旦開筆”64次,這些寫有吉祥語的黃箋紙全部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

清朝皇帝舉行元旦開筆系從雍正開始,之後歷朝皇帝相沿成習,乾隆、嘉慶每年都留下禦筆真跡,並保存至今。

如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共寫有三行,中間一行用朱砂紅筆所寫的是“元年元旦,海宇同禧,和氣致祥,豐年為瑞”;

左右兩邊是墨筆寫的,右邊的一行是“願共天下臣民永享升平”;左邊的一行是“所願必遂,所求必成,吉祥如意”。

皇帝的這些心願與祈求,寫完要密封起來,任何人不能拆閱。

開筆儀式後,乾隆又至各殿前焚香叩頭,忙到快凌晨三點時,才回到乾清宮喝奶茶,繼至弘德殿吃煮餑餑(即餃子)。

和想象中不一樣的是,皇帝新年的頭一頓餃子既不是大魚大肉,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以乾菜為主、夾以蘑菇、筍絲的素餡餃子。

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清朝皇帝都信佛,春節這天,皇帝吃的和敬佛用的都是同一鍋煮出來的素餡餃子,以求新的一年平安素淨。

這個,也算是一種儀式與講究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