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貓狗上行,寵物行業將爆發4000億市場,鏟屎官們精打細算

“同樣的病,人花不到一百塊就能搞定,寵物卻要花幾百上千元。”上周,因寵物狗安安連續兩天排便異常,張睿決定帶它到寵物店就醫。檢查顯示是白細胞增多所致。打了兩針,輸了一次液,開了兩天的口服藥,卻足足花費了一千多元。

“說白了就是著涼,要是我吃兩顆藥就好了,哪用得著花這麽多。”張睿說道。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提升,寵物成了越來越多都市年輕人群的情感寄托,養寵物日漸成為風潮。依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2018年中國城鎮養寵用戶已經達到7355萬人(含水族),其中城鎮養狗、養貓人數達5648萬。

據預測,如果對標美國寵物經濟,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在2020年有望突破4000億。

人們在享受擼貓擼狗帶來快樂的同時,也避免不了為寵物生病擔憂,一旦“主子”生病,鏟屎官們會不惜代價為其治療。少則數百,動則上萬的寵物醫療費用鏟屎官們絕不心軟。於是,寵物醫療成為了寵物經濟中的朝陽產業,高毛利正在催生這個市場快速壯大。

寵物經濟爆發,狗看病比人貴

“毛孩子也是孩子,萬般寵溺都值得”張睿表示。她的毛孩子可不止一隻,除了安安之外,張睿還收養了兩隻流浪貓,每一隻都曾“疾病纏身”。她已經不記得在寵物看病方面具體花了多少錢。“體檢、疫苗、驅蟲、洗耳朵、白內障手術……每次三百五百,加起來有上萬元了”。

這些還是能數得上來的費用,平日的口糧、玩具、寵物生活用品,節假日寄養……數不上來的費用不計其數。“不比養孩子省錢。”張睿開玩笑說。

國聯證券研究報告顯示,整體上看,給寵物看一次病的平均花費是500元左右,而診斷和檢查基本要花費100元以上,涉及到手術則要花費5000元以上。

被問及為什麽收養這麽多寵物,張睿直言:“一個人太孤單”。

寵愛國際創始人兼CEO李雪表示,當下寵物醫療市場的增長基本來自於“新養寵人群”,這部分人的養寵行為特徵是和寵物之間有更多強情感訴求,同時也願意為其進行投入。

除了80、90後年輕群體,老齡化趨勢的不斷上升,也使老年人成為養寵物的又一大軍,對於寵物的消費意願與能力甚至超過年輕人。他們中大多數為了陪伴需求養寵物。

當人們的初衷由娛樂需求變為情感寄托,對於寵物的支付意願便會不斷提升,這背後就醞釀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其次,當較早一批養寵人群逐漸迎來寵物老齡化,寵物醫療注定是一個增量市場。

《白皮書》顯示,在寵物消費佔比中,狗商品消費佔比72%,服務佔28%(醫療服務佔比最高,其次為洗澡美容);貓商品消費佔比約為82%,服務佔18%,其中醫療比例最高。由此說明,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醫療已經成為寵物消費佔比的重頭。

之所以願意在寵物身上投入,張睿表示:“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需要對它們負責。”

鏟屎官攢出經驗,品牌連鎖更受歡迎

那麽我國寵物醫療發展如何呢?

李雪曾表達其對於寵物醫療服務市場的判斷,整個市場上其實並不缺少寵物醫療服務,但相對中高端的連鎖寵物醫療品牌較為稀缺。

長江證券研報顯示,基於中國現狀和美國寵物醫療發展經驗,未來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的發展將會分兩步走:第一步,在較長時間內,以寵物醫院為核心的服務型企業將是中國寵物醫療行業的主流發展方向;第二步,在寵物醫療行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 “多元化產品+連鎖寵物醫院”的垂直業務模式或才能崛起。

2015年資本布局寵物醫療明顯加快,行業資產證券化加速,連鎖品牌的擴展速度開始突飛猛進。不過目前來看,單體的小型診所仍佔據多數。與學校合作或連鎖品牌的大中型醫院主要分布在北上廣,及少數二線城市,佔比不足10%。 究其原因在於行業過度依賴醫生,管理型人才稀缺。

小型診所林立導致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寵物醫療價格不透明和服務不規範。

投中健康搜索大眾點評發現,寵物貓的絕育價格在300到1000元不等,寵物狗血常規檢查有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價格千差萬別。

對於寵物醫院亂收費的現象張睿深有體會。她告訴投中健康,為了給寵物貓做絕育手術,光是術前檢查就花了近千元。前後檢查了三次,醫生總說貓咪的肝功能不正常,會影響手術,需要更換貓糧調養一段時間,並趁機向她推銷貓糧。但三次檢查後,肝功能仍顯示異常,沒有任何好轉。此時張睿意識到自己可能被“坑”了。“當我說這次一定得做手術,否則就轉院之後,醫生立刻改口說影響不大,術後好好照顧就沒問題了。”

有分析認為,寵物醫療價格昂貴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現有的寵物醫院基本上是民營醫院,屬於營利性商業機構,醫療器材也都是醫院自掏腰包購買的,政府沒有補貼。寵物醫療費用實行的是市場調價機制,供求關係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寵物醫療收費標準的高低。此外,獸藥的生產量也遠遠不及人藥的生產量,分攤到一支藥上的成本必然水漲船高。

而事實上,價格高昂、標準不一背後也透露出了寵物醫院專業性不足、缺乏標準化管理的弊端。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有近10萬名寵物醫生,取得執業獸醫資格證的人員不足6萬人。獸醫執業資格偽造、寵物醫院常規經營執照偽造等現象常有發生。且與寵物醫療快速發展相比,監管長期處於空白。

好在,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正在提高,對於就近就醫還是選擇連鎖品牌,鏟屎官們已經攢出了經驗。

張睿表示:“一般的體檢和寵物美容會選擇小診所,需要吃藥、動刀還是會選擇連鎖品牌”。 “反正都不便宜,與其選小診所,不如選擇能夠保證專業和規範的連鎖品牌。”張睿補充道。

站在“賣家”的角度,李雪也認為,依據用戶的消費心理,品牌化、連鎖化會成為寵物醫療的趨勢。

消費者對連鎖品牌形成的日漸依賴恰恰成為了寵物醫院穩定的客戶流量,也成為了品牌擴張的原動力。

站在寵物經濟爆發的前夜,對玩家而言,顯然有足夠的市場空間可以挖掘。但於鏟屎官們,需要的是價格和服務品質雙優的寵物醫療。能打通產業鏈上下遊,擺脫醫生高依賴,建立技術壁壘,用低價佔領用戶心智的玩家,或許才能成為未來寵物醫療行業的整合者。(文/彩鳳 來源/投中網旗下象三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