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刷屏的心理測試:社交網絡的美顏濾鏡

即使知道是在交智商稅,但還是忍不住掃碼去測一下智商。

我的使用說明書、榮格心理測試、心理年齡對比實際年齡......每隔一段時間,朋友圈就會經歷一次心理測試的刷屏洗禮。儘管測出的結果你看後即忘,可每次看到朋友們紛紛轉發,你還是忍不住掃了碼,不願缺席這種喧囂的狂歡。

有時,你測試完畢,看到測試結果裡“你才智過人,但仍保有赤子之心”、“你能快速拆卸煩惱”或是“你遇到香噴噴的東西會變圓”,不禁連連感歎:“說的就是我本人沒錯!”於是你手速飛快地一鍵分享到了朋友圈。

但是有時,你並不願意把測試結果轉發到朋友圈,比如當測出自己最像《延禧攻略》裡的爾晴。這種時候,你如果不是心裡默默吐槽兩句後秒退測試,很可能就是心懷不甘,點下“再測一次”的按鈕。

經歷了無數次心理測試的刷屏後,你慢慢發現,心理測試的終極作用是在社交媒體裡給自己“立下人設”——人們轉發測試結果裡那些人格評價的金句,其實內心深處在有意無意地向別人展示,“這說的就是我”。

社會進步到8102年,心理測試能夠吸引你我的絕不再是它的科學依據,而是它作為社交網絡“印象管理策略”的工具屬性。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分析朋友圈心理測試自帶的“社交網絡美顏濾鏡”功能,看看轉發這些測試結果的背後,是怎樣一種進行自我展示的機制。

包裹著“優越感”的蜜糖話語

作為朋友圈不老的刷屏擔當,心理測試就算不可能真的“準到哭泣”,也能驅動著你我樂此不疲地周期性測試轉發。

經過多年的迭代更新,如今的刷屏心理測試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模式:它們題目簡單且數量少,對話、美圖和音樂交錯使用,讓用戶能輕鬆愉快地完成整個測試。

這種輕量型的特點決定了大多數測試僅供娛樂,用戶的選項和其生成的結果很難有科學意義上的關聯性,但正好滿足了用戶碎片化的娛樂需求——聽音樂、想象場景、看圖片……簡單易操作的形式幫助人們以放鬆的狀態投入測試題目之中。

幾道簡單的題目後,測試就會生成一份專屬的結果海報。

“創造美好世界的使命感和正義感”、“外表神秘、思想深邃”、“常以不一樣的眼光看待事物”……這些充滿鼓勵的話語讓人們獲得“被恭維的快樂”,沉浸在滿足與快樂之中。

畢竟,假如海報裡“創造美好世界的使命感和正義感”、“外表神秘、思想深邃”、“常以不一樣的眼光看待事物”分別變成“不切實際的幻想”、“愛裝X”、“腦回路和正常人不一樣”,那這些測試分分鐘就輸了。

筆者採訪了KOKI社交遊戲實驗室的運營經理明秀,她在採訪中說道,刷屏級別的心理測試的結果報告包含著一種“優越感”,因為人們願意向他人傳遞出自己優秀的屬性,這一特徵是永恆不變的。

明秀舉了榮格心理測試的例子:人們瘋狂轉發的報告裡包含著類似“這樣的人格組合隻佔全世界的6%”的元素,來讓用戶感到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網易雲音樂給出的12種人格雖然也包含了諸如‘孤兒’、‘愚者’等負面詞語,但本質描述還是正向優秀的。”既然人人都愛聽蜜糖式的話語,心理測試在設計時自然就會順勢而為,從而掀起一波又一波刷屏的熱潮。

精心設計的理想自我

公民大會演講台的高光早已成為過去,如今人們進行自我展示的公共太空越來越多地變為社交網絡,“我分享,故我在”的時代已經來臨。

與面對面進行自我展示不同,社交網絡上的自我形象有更大的太空進行“說謊”:回復消息前更充分的斟酌時間、發送照片前完備的修圖步驟、分組和屏蔽的功能.....這些條件讓我們得以輕鬆地包裝自己,不用擔心被真情流露的眼神出賣——社交網絡上,對自我的展示有了更多的掌控力,於是我們自然也就有更大的可能性來構建出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

朋友圈就有著一個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的社交結構。字斟句酌、精細修圖是很多人的朋友圈“政治正確”準則,人們真實、樸素的一面被有意識地掩飾,精致、趨於完美的一面則被強調。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心理測試是絕佳的自我展示工具。測試結果海報裡滿是優秀的標簽和讓人欲罷不能的金句,將它們轉發到朋友圈是在以一種相對“權威”的方式進行自我展示:比起直接自誇,轉發測試結果更加含蓄,同時也似乎得到了完整測試過程的背書。

很多人哪怕知道左右腦測試的結果是隨機數生成,依然樂意將自己是“不可多得的成功者”這類積極評語轉發朋友圈

更重要的是,心理測試的結果有很強的可操縱性。當人們覺得測試結果不太準(很多時候這其實代表著“不符合設立自己人設的需求”),就只需再花一兩分鐘重新測試。畢竟,“刷新一下,新的人生”,用戶僅僅需要付出很小的時間成本,就可以獲取更優的測試結果,來在朋友圈這個自我博覽會上證明自己活出了想要的樣子。

哪怕是轉發測試結果裡相對負面的成分,通常也是人們一種自嘲的行為,本質上還是為了展示出“並不是那樣”的自我。

在每一次心理測試的刷屏狂歡背後,都是人們對呈現美好自我的需求。不過,轉發證明自己優秀的語句並不等同於展示優越感,它很多時候是人們對理想中更好的自我的期許。即使無法活出最想要的樣子,測試結果也以鼓勵的形式讓人們相信自己具有優秀的潛質。

於是,在朋友圈這個舞台上,人們抓住心理測試這個簡單易行的工具,在一個觀眾被螢幕所分割的時代裡,兢兢業業進行著印象管理,塑造出更願意展示、更可能獲得認可的自我。

無可逃離的圍城?

費盡心機轉發心理測試是辛苦的,但社交網絡上的自我展示卻往往是必要的。“我分享,故我存在”的時代中,放棄虛擬太空的自我展示就如同失掉了一座舞台、一塊社交籌碼;而在其中不斷進行的自我展示卻耗費著無數的能量與心血,使人在疲憊中想要離開——這仿佛是一座無可逃離的圍城,進退之中唯有艱辛二字。

於是,圍城裡的人努力尋找一些暫時的逃避之道,試圖找到一個出口來進行更真實的社交網絡自我展示。

在國外悄然走紅的Finst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Finsta代表著Fake Instagram, 類似於國內社交平台的小號。很多用戶在上面發表自己不經修圖、展示真實生活的樸素照片。與Real Instagram账戶相比,Finsta账戶的關注者通常較少,账戶的所有者可以減少很多印象管理的複雜顧慮。

Instagram大號和小號展示的照片畫風對比

Finsta账號的廣泛流行之下,是現代人的社交網絡深層困境——現實的江河本就充滿浪潮和險灘,打造美好形象任重道遠,而社交網絡的出現還讓人們不得不雙線作戰,在虛擬世界裡繼續精心構造自我。

特克爾在《群體性孤獨》中寫道,社交網絡中無時不刻的在線帶來了無限的焦慮。互聯網絕不是“瓦爾登湖2.0”,人們早已深刻認識到,被連接的快樂背後,是虛偽的無奈和深深的孤獨。

在無奈與孤獨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受到,作為互聯網舞台上的戲子,最大的感受是疲憊,最大的美好不過在於真實的自我和真情的關懷。

這就如同做完9999種心理測試,精選出了滿意的結果,將它們上傳到朋友圈對於自我形象的展示是“美顏濾鏡”一般的存在,可虛偽的外殼終究是沉重的負擔,一路背負著完美形象前行只會痛苦不堪。

如今,刷屏心理測試利用的是人們想要精心展示自我的需求,然而,精致與刻意的誇讚之外,現代人內心的壁壘並不是那麽堅不可摧,所展示出的完美自我形象之下,是一顆需要真情實感和被關懷的內心、是一個想要逃離圍城的靈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