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1歲的新娘,12歲的罪犯,豆瓣9.0的奧斯卡催淚大片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12歲的男孩讚恩,將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而他,因為刺殺了自己11歲妹妹的丈夫,被關進了未成年人監獄。這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出自前段時間上映的《何以為家》。

這部來自黎巴嫩的影片,引進之時,正值《複聯4》熱映。在《複聯4》碾壓式的排片重壓之下,它仍然靠良好的口碑,拿下了3.69億的不俗票房。

豆瓣9.0,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斬獲71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無數的人看了電影后,留下了眼淚。

點擊觀看視頻:

《何以為家》的導演是娜丁·拉巴基,她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導演,還憑借這部影片成為了歷史上首位提名奧斯卡的阿拉伯女導演

|關於她的故事和其他作品也有很多可以說,如果想要詳細了解可以,可以回復「何以為家」觀看。|

影評

《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影片曾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並斬獲第71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小男主角,他是一個真正的難民。而且和他出演的角色一樣,他本名就叫「讚恩」

現實生活中的他出生在黎巴嫩,同樣在街頭長大,並且也沒有上過學。所以也難怪他的表演是如此真實了。

他那桀驁的嘴角,有些飄忽不定的眼神,以及那種和人互動時微妙的距離感,都讓他的表演惟妙惟肖。

如果看電影比較多的人,看過這部影片後,會很難不想起另一部由是枝裕和導演的作品《無人知曉》

可以說,影片的整體技法和思路與《無人知曉》是類似的。同樣是講述苦難中的孩子的故事,也同樣是採用真實感很強的拍攝方法,從而提供類似於紀錄片的質感。

不過兩部作品的主題略有些不同。

《無人知曉》側重於對劇中角色內心和生活細節的刻畫,更多的把著眼點放在人物人心與社區文化之上。而《何以為家》兼顧了角色個人狀態和對社會的關注,有對於黎巴嫩整體社會環境和國內形勢的討論,影片的社會與新聞屬性似乎要更強一些。

我們回到《何以為家》這部影片。可以感覺到視聽語言的風格是臨場感非常強烈,仿佛有種觀眾就在主角身邊看著他經歷這些一樣。

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電影有非常多的尾隨鏡頭。在這些鏡頭中,電影的畫面很容易被觀眾當成自己的視野,跟著主角一起移動,一起看到某個方向,而觀眾對於角色和場景的代入感也因此產生了。

而與尾隨場景搭配的,還有手持質感的鏡頭運動,因為模擬了現實中人的視線,也增強了這種強烈的真實感和代入感。

除了這個以外,影片還有一個很實用的技巧,影片中有很多場面都拍得非常有張力。

其中代表性的,就是妹妹被迫出嫁的那段,幾乎讓人移不開視線。產生這種強烈張力的原因,是因為導演在影像序列中串了有很多很短的特寫,卻完全不給全景鏡頭。

這樣做了以後,使得觀眾只能看到一系列很小範圍的動作和物件,從而讓每個鏡頭,都不能完全的把當時的所有情景交代清楚。於是,想要了解全貌的觀眾,就會在腦子中需要花費更多的「思考」,從而把每個短的特寫鏡頭拚成完整的事情。

這樣會讓觀眾在觀看時投入更多的精力。正因為投入了,觀眾就異常專注,而影片的張力也就產生了。這是一個之後在拍類似場景時可以用到的技巧

除此之外,影片還有很多可以參考學習的細節,比如在遊樂場主角找人的段落,用一個純視覺的類似人形狀的物體加入鏡頭畫面中,從而讓觀眾潛意識裡想一下,這是不是主角要找的那個人,雖然觀眾會隨即很快發現不是,但他們腦中的小波瀾是產生了,從而長鏡頭中間就被加入了一個節拍,觀眾也不容易看膩,這也是一個長鏡頭裡面的小技巧

影片的中文片名《何以為家》非常直白,表示了主角痛苦的經歷,但電影的原版片名為《迦百農》,這是什麽意思呢?導演對此的解釋是 ,「迦百農是聖經中的一個村莊」,它是耶穌開始傳道的地方,但後來「它受到了耶穌的詛咒」(路加福音——迦百農阿,你已經升到天上。將來必推下陰間。)

「後來法國文學開始用「迦百農」代表混亂無序,電影中的人們生活在混亂之中,某種程度上讚恩就像救世主,他也在詛咒這個地方」。

我想,作為生於黎巴嫩的本土導演娜丁·拉巴基,把這片土地上如此之多的罪惡和冷漠展現出來,其實她內心應該是非常矛盾的。

她可能恨這片土地,但她不可能恨這片土地上的人。而她在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也並不完全是控訴。因為,如果控訴能夠解決問題的話,那這片土地上的問題早就解決了。

但是這個地方仍然是這麽混亂和缺乏愛,那是因為這裡的問題,是一個極度複雜,甚至沒有辦法用幾句話來描述的,系統性的,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和角落的問題,是一個混亂無序的問題。

這就如同「迦百農」詞義中「混亂」的那個意思一樣。

父母沒有能力去愛孩子,他們把孩子生下來,而孩子狀告父母不應該生下自己。但是電影卻並非完全是一部抨擊大人對孩子缺乏愛的影片——這在影片中是有依據的:

讚恩在養育他的黑人弟弟時,他最後在極端的壓力下,採用了和他父親很像的辦法,包括把孩子拴到牆上,甚至為了讓黑人弟弟活下去,把他賣掉。

仔細想想,為了讓黑人弟弟活下去,把他交給阿斯普洛這個舉動,和父親為了讓女兒可以有一張床來睡,把她嫁給阿薩德是何等像呢?

在這種社會中,混亂而無序的問題充斥著各個角落,對一個人負責、施與持續的愛,實在有太高的成本,以至於拋棄、無奈的離別這些事一再循環發生著

泰格斯愛著自己的孩子,但她仍然沒辦法照顧他到底,讚恩想要照顧黑人弟弟,卻在發現自己沒有能力照顧他後,將他留給了阿斯普洛。父母對讚恩隻生不養,但誰又能打包票說讚恩的父親對他沒有一點感情呢?

確實,對孩子隻生不養,是最絕情的事情。而在黎巴嫩這樣「迦百農」的混亂中,人與人之間會生出愛,但在這個艱難的社會中,人與人的愛卻無法「養育」和「維系」,最後只能進入一個又一個悲哀的循環,愛能夠生出,卻無法養護,這真是一整個社會的悲慘和無奈。

讚恩控告父母讓自己出生,除了表層意思之外,還有一種對自己存在的否定,甚至也含了對自己生命的詛咒。

或許導演正是借著這個控告,來代替那些生活在黎巴嫩這片「迦百農」(混亂)土地上忍受受著艱難的人,說出自己心中的悲歎吧。

說到如何解決這個「迦百農」(混亂)的問題,導演運用了一個粗暴而近乎神跡的辦法——即「機械降神」般地讓拯救者出現。隨後,一切問題解決。泰格斯母子團聚,讚恩得到了自己的護照,他在最後一個鏡頭中露出了全片第一個笑容。

有人認為這樣的快樂結局有種近乎強行的感覺,但這可能正是導演的意思

她給這個電影這樣一個神跡般的上揚結局,或許是因為她並沒有能力想出或提出辦法來拯救這片土地和這上面的人,但是,她仍然想要把能夠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的希望,留給那些在痛苦裡絕望生存的人們

但願這部電影所帶來的關注與共鳴,能為這片土地帶來更多力量。

- THE END-

更多你也許會喜歡的故事:

奧斯卡提名的伊朗電影,如果錯過就太可惜了: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虐心電影,誕生了史上最年輕的坎城影帝:

關注眾號「木魚水心」,

讓電影豐富生活!

關注公眾號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