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選擇“量子波”的家長不過是替罪羊

近日,“量子波動速讀比賽”的消息刷屏,北京心智通啟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宣稱,經過培訓的6至12歲的學生,通過快速翻書的手法,1至5分鐘內就能看完一本10萬字左右書籍。甚至不用眼睛看,就能過目不忘,然後複述出來。量子波動速讀進行的是高感知波動閱讀,訓練後,半小時能讀10萬字,能講出45分鐘大概內容。“波動速讀是日本人發明的一種訓練技術,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我們不搞蒙眼識字,我們是用眼睛看字。5秒翻一頁,通過快速閱讀,能將書中信息轉換成圖像,眼腦配合。真正的波動速讀是閱讀文字直接轉化為畫面的科學訓練,而不是所謂的不用眼來看就做到的。”[1]

波動速讀的故事一下子讓我想起小女兒傳授的考前枕頭經。

15門期末考平均86分的秘訣?

去年,上8年級的小女兒15科期末考試的平均分是86.1分,如果參照中學畢業全國統考的評判標準,理科80或85分以上就達到最高級別A* ,文科低一點,包括外語在內75或者80以上,所以這個小朋友算是考得不錯。

口頭表揚她的時候,她神秘地說:“我有秘訣。就是考試前一天,把複習大綱平放在枕頭底下,第二天起來就能考好。”

當媽的和姐姐忍者笑,很鄭重地請教:第二天考2門,或者3門怎麽辦?

“把最重要的那門放在最上面,而且要平整攤開,這樣最最有效。”然後她還舉例,某天把某門放錯了,那個某門就沒考到她理想中的成績。

那姐姐的高考,複習大綱有200頁那麽厚,怎麽辦?

“都放,厚一點沒關係。而且睡覺的時候,腦袋盡量平躺在上面,不要滾來滾去。“

一次的實驗不夠科學,要不你以後每次都試試不同的,然後總結告訴我們?!

當姐姐的笑得像哭一樣:“媽,你知道她這個不科學吧?”

沒事,我小時候還有人耳朵聽字呢,大千世界,咱們才知道多少啊,小二,繼試。

這個小朋友用了一年的時間,在小測驗裡嘗試放複習大綱的各種不同方法,期末考試時,則繼續用最保險的辦法。今年又拿到平均86.3。

此後很肯定地回復我們:“真的有效,特別是有天晚上我忘了放了,第二天考試感覺就不好。”

姐姐問:“你試過不自己寫複習提綱,用別人的嗎?你試過不複習,就靠枕著複習提綱睡覺的嗎?你試過平時不做作業、不聽課,直接靠睡複習提綱的嗎?”

“那怎麽行,那不是不好好學習嗎?我又不是天才。”

“所以你懂了,枕複習提綱睡,只是你的心理暗示,你複習好了,考試的時候就會自信,正常發揮。你還是學點心理學吧。再說了,考那麽多門,有需要背的、有靠理解的,怎麽可能一種方法就能達到所有的功效,沒邏輯。”

一場關於考試秘訣的實驗和爭論到此結束。

如果按照研究的標準,長達一年多的時間的多次實踐,小女兒還是有可能引領出一個考前枕複習提綱可以提升考試成績的實驗“科學”的。理論解釋參照什麽神秘場、冥想可以接受宇宙射線。最重要的是,這秘訣沒有危害性、危險性,信則靈。

只可惜,這都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一看就是偽科學。

科學要從平時抓起

比起還沒研究就夭折的“枕複習提綱”理論,量子波動閱讀顯得要科學多了。當用Quantum Speed Reading搜索時,真能找到其英語網站,網站上詳細介紹了發明者,還有不少以academy、brainmapper為網址的網站,有英文出版的書,有教授掛名的研究文章,還有不少博士月台,好幾個博士一看姓就是印度人。

表面看起來,這理論起碼似乎自成體系。

雖然,這確實是偽科學,也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但,是科學的基本概念在我們社會裡的普及程度不夠,還是我們的社會就是以成功為目標,鼓勵彎道超車?

周三下午,我們在倫敦大學學院(UCL)聽了一場來自國王學院(KCL)的Robert Plomin教授關於基因和教育的講座“How DNA makes us who we are”。作為一個來自美國的心理學和遺傳學家,Plomin教授不出意外,用的是量化研究,最後的結論是:基因檢測應該取代考試而成為中學入學的指標,因為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學術成績中基因的影響佔6成;雖然,家庭、社會和學校也有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是基因。在一個接受全民教育的社會中,學習能力差異的最大部分是由遺傳而不是家庭環境或學校質量造成的。

有趣的是,最後站起來提問的一位學者說:我完全反對您的結論。而Plomin教授回答:31年前我來UCL做過到英國的第一場講座,也是被很多人反對,從此我再也沒踏進這個大教室。現在,我做了更多的研究,再一次證明,我是對的。

他還舉例說去年他的學術新著《藍圖》被企鵝出版社出版了。

我問閨女們怎麽看。

兩人說,也許他在遺傳學上有突破,畢竟搜集了那麽多雙生子的案例,但過於耽於一門學科,這種結論我們不能接受。小女兒說:從社會學角度,如果DNA從一出生就告訴我們自己是誰,未來的命運是什麽,那還需要活著幹嘛?大女兒說:量化研究最重要的是搜集樣本的代表性以及樣本的數量,在他今天的講座裡,這兩個都沒能說服我。另外,如果基因和IQ測試應該用來量身定做中小學的教育,那高者恆高的階層和種族教育就很難消除。

我很驚訝於這兩個人的批判精神,雖然,在英式學術裡,懷疑、求證,一直是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

回到量子波動閱讀的問題,僅責怪一些家長因為焦慮或者無知,為孩子們選擇這樣的學習手段,是不是也把咱們社會的問題個體化了呢?!

日前,BBC發布一篇題為《揭秘:人類大腦認知六大迷思和誤區》的文章,梳理了迄今為止有關人腦認知所存在的幾大迷思[2]。其中提到,一直以來,人們相信人類隻使用了10%的大腦;言外之意是,人腦仍有90%的巨大潛力等待開發。但如果用MRI掃描一下人腦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推翻這一理論。科學家已經證明,就連說話這樣最簡單的任務都需要使用10%以上的大腦。另外,相信睡夢中可以學習語言源自1956年查理·西蒙(Charles Simon)和威廉·埃蒙斯(William Emmons)曾作過的一項有關試驗,但這一試驗一直存有爭議,後來也沒有發現任何證據來支持這一理論。與此類似,聽莫扎特音樂可以改善兒童智力的莫扎特效應是從1991年美國加州大學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演變而來的。但該論文僅詳細記述了對36名學生的研究,規模非常小,而且沒有任何兒童參加。實驗讓這些學生在進行一項任務之前,先聽10分鐘的莫扎特音樂,結果顯示這組人在隨後的智能技能測試中表現更好。等等。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認知也在不斷地進步。但科技的進步,也讓我們對“不勞而獲“的學習抱有越來越大的希望。比如,人腦植入芯片,可以接到網絡雲,從而不需要學習就能變成行走的百科全書。

但我們似乎忘了,學習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

也許有一天,我們都能通過植入普及現在的高等教育,但普及之後呢,人類發展面臨的挑戰應該比現在難數倍數百倍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