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分娩時、哺乳期,哪個階段最難熬?

孕期

孕期最難熬的莫過於身體上的難受、產檢的繁瑣和吃飯的痛苦。

1、身體不舒服:

隨著胎兒的增大,身體變得越來越笨拙,越來越不靈活,走路、呼吸、睡覺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到底怎麼睡,是側睡還是平躺,總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姿勢,令媽媽們煩惱不已。尿頻嚴重,上廁所特別頻繁,令人尷尬。經常腰酸背痛、腿抽筋,讓孕期難熬程度升級。

2、產檢太頻繁:

孕期要按時產檢,生怕錯過每一次孕檢,怕胎兒有任何閃失。尤其是孕晚期,產檢特別頻繁,一周都要去一次,排隊排好久,檢查可能就幾分鐘。繁瑣的產檢讓人感到難熬,等一些比較重要的檢查結果,如唐篩、無創、大排畸等,又是一種心理上的煎熬。

3、吃飯很難受:

懷孕後,由於激素變化,導致食欲不振,飲食受到很大影響。到底吃什麼怎麼吃,很多媽媽都感覺無從下手。平時沒什麼胃口,但是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又必須要吃,吃完又會嘔吐、腹脹等,感覺很受煎熬。

分娩時

分娩是最難熬的莫過於宮縮疼痛、頻繁的內檢和娩出時的筋疲力竭。

1、宮縮疼

生產的時候最難熬的就是宮縮疼痛了,當宮縮一陣陣來臨的時候,又疼、又噁心、又心焦,希望快點宮口全開。每3-5分鐘疼一次,有的要疼三五天,有的要疼幾個小時,這滋味真是不好受。

2、內檢煩

為了確定宮口開到幾指,要做好幾次內檢。很多媽媽表示這項檢查相當酸爽、很疼很尷尬,我是感到很冷,渾身打哆嗦。如果不配合醫生,疼痛感會更強烈,還可能會被醫生訓哦!

3、費力氣

宮口全開了,又到了用力的時候,使對力氣還好,很快就會生出寶寶了。可是相當一部人媽媽不會用力,面臉流汗,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還是生不出,最後堅持不去拉去剖腹產了。剖腹產的媽媽要住院一周,當麻藥退去,疼痛逐漸襲來,還要下床、排尿、活動,那滋味真的太難熬了。

哺乳期

哺乳期最難熬的莫過於睡眠不足、奶水不足和身體疼痛。

1、睡眠不足:

寶寶頻繁的吃奶,一次要吃幾十分鐘,吃完睡一個小時左右又會醒來。不僅白天如此,晚上也是如此。晚上不能睡整夜覺,一兩個小時餵奶一次、換尿布一次。哺乳期的媽媽總是感覺覺不夠睡,嚴重的都會精神衰弱,每天就是靠一口仙氣支撐著。

2、奶水不足:

很多媽媽還有奶水不足的問題,寶寶吃奶的次數更加頻繁,媽媽更是感覺心累。奶水不足,著急上火,還要拚命的喝湯水,把自己都喝胖了,奶水還是不大如人意,真是讓人心焦啊!

3、疼痛:

開奶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感到開奶痛。如果乳腺不通暢,還會出現漲奶,硬得跟石頭似的,還會發燒。寶寶吸吮力量大,很多媽媽都被吸得破了、皴裂了,無奈忍著疼痛繼續餵奶。在月子裡哺乳的時候,會刺激子宮,引起宮縮,從而會肚子疼。長時間的哺乳,媽媽們都會感覺腰疼,有時都直不起腰來了。寶寶在長牙的時候,還會咬媽媽,讓媽媽又多了一種痛。哺乳真是即溫馨又疼痛的一件事。

總之,懷孕的時候總想讓寶寶快點出來,生出來後又想把寶寶塞回去,就是這麼糾結,每個階段都很難熬!你是這樣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