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三種親子關係:不親密,不吵架,不交流

來源:實習僧

1

每當到了父親節或是母親節,身邊所有人就都忙著商量著要送什麽樣的節日禮物,而我在群裡就像是一個木頭,沒有任何的反應,隻自顧自的玩著遊戲。

在我的認知裡,父親節和母親節不過是平常生活中的一點渺小波瀾而已,沒有必要花費過多的心思去準備,最多打個電話說一句就完了。

每當這個時候,朋友就會說我沒心沒肺,怎麽和爸媽關係這麽冷淡啊。

是啊,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是這樣。

很多時候,我都很羨慕身邊的那些人,羨慕他們和爸媽的關係,可以那麽親昵,可以肆無忌憚地地撒嬌或是說一些貼己的話,或者是動不動就吵一架,吵完了大家還是可以回歸到溫馨的家庭氛圍裡。

而在我家永遠都不可能會出現上面的場景。

我和爸媽的關係很奇怪,談不上親密,也不會怎麽爭吵,我不了解他們的愛好,他們也不知道我討厭的事物。

大家像是登門拜訪的客人,會用最合理的方式合態度對待彼此。

過於理性的生活,讓我感覺和爸媽中間永遠存在一層隔膜,也沒人去打破,就這樣相敬如賓地生存著。

2

在我的童年記憶裡,爸媽所佔的份額並不多。

很小的時候,我就離開了他們身邊,回到鄉下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只有在每年春節的時候,爸媽才會風塵仆仆地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回來呆上一周或是半個月。

不像其它和我一般的 [ 留守兒童 ] ,每當快過年的時候,就開始倒數爸媽回來的日子,然後時不時就跑到村口的馬路上等著,希望能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我,好像並不是那麽地期待他們回來的。

雖然每次爸媽回家就表示我有一段好日子可以過,我和我姐可以得到很多最新最想吃的玩具和零食,也可以放縱的玩幾天,不會被奶奶說教。

但也是這幾天,我總覺得家裡的氛圍會變得很奇怪,就感覺往日熟悉的生活節奏突然被兩個外人打亂了。

抱歉,我只能用[外人]這個詞來形容我當時的感受,但對於當時的我,這是最貼切的名詞了。

畢竟他們缺席了我童年太多的重要時刻,第一天上幼稚園;第一次的家長會;第一次拿到三好學生的證書;第一次因為考試不及格被請家長;第一次學騎自行車……

在這麽多第一次的背後,都沒有爸媽的參與。

兩個都沒怎麽生活過的人,要用這春節短短的一周變得親近,對我來說不大可能。

所以每次他們回家的時候,更多的時間我都是選擇呆在房間裡或是和奶奶一起到處串門,為的就是避免和爸媽有獨處的尷尬。

3

上了高中,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爸也意識到了我們親子關係之間的疏遠感,開始熱衷於讓我和我姐去他們那過寒暑假。

起初是萬分排斥的,但那個時候的自己哪有什麽決定權,票都買好了,你還能說不去麽?

於是就不得不和爸媽一起呆了一兩個假期。

剛到的時候很別扭,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人,來到昆明這個陌生的地方,沒有認識的人,沒有朋友,每天得和爸媽抬頭不見低頭見。

但慢慢地,當家裡水管破裂,燈泡燒掉,電視突然沒有信號還是什麽家電突然卡殼,我才意識到我爸存在的重要性。

在老家的時候,爺爺年紀大了,我又對修理什麽的一竅不通,每次都只有打電話傻等著別人上門維修,但這些我爸都會。

他每次都是擺擺手讓我走到一邊去,然後自己拆開線路研究,叮囑我要站在一邊好好學,實際上我什麽都看不懂,思緒也早就飄到了外太空。

在經歷過這樣的一段相處的時間後,才會更加覺得陪伴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情。

有次和奶奶聊天的時候,我爸打了個電話回來,說昆明那年冬天的氣溫特別低,而他們工作又是長時間要和水打交道的,導致他和我媽手上十根手指,四五根都長了凍瘡。

我在一邊沒有出聲,奶奶一直說讓他們換個工作,並把電話拿給我讓我說點什麽。

我接過電話的那一刻,卻好像被膠水黏住了嘴,明明有點擔心他們,但是那句“注意身體”就是死活說不出口。

雖然現在兩個人的關係不像小時候那樣充滿距離感,但還是談不上親密。

說不準那是什麽,就好像兩個人在巷子的兩邊,就會同時讓出屬於自己的路線供對方可以前行,客氣吧,更多的存在於彼此之間。

4

但到了大學後,我們的親子關係好像又變得不一樣了。

起初我以為是我長大了,學會了更好的去解決自己的人際關係,但現在才反應過來,也許是他們變了,爸媽不再那麽端著,他們開始主動向我靠近。

我媽會抱怨說我一個月隻給他們打一次電話,每次打電話的目的都是為了要生活費,所以我開始每個月打兩次電話,一次要生活費,一次為要生活費做鋪墊。

我會在實習的時候,和他們說最近的工作現狀和我在這座城市的生活,有些時候甚至會聊到小時候,半開玩笑地說他們一點也不喜歡我,不然為什麽我才那麽小就把我放在老家。

卻沒想到這句話被他們當了真,停頓很久才在電話那頭說:“我們以為,努力給你最好的,你就會明白了。”

我明白了麽?

問號後的那一瞬間被拉長,我想了很多。

過往在腦海中閃回,原來我得到的不只是春節的新衣和玩具,還有他們大老遠給我郵回來的自行車,電視機前面的卡片遊戲機,他給我買的滑板,當下所有小孩都在玩的玩具,床頭的一堆課外書和讓我和我姐離開那個小村鎮,去縣城上學的機會……

越長大,就越能看到一些曾經沒法看透的情感。

即使我們現在的通話時間也不會超過5分鐘,每次的聊天內容隻限於 “ 吃了麽 ”、“ 最近氣象怎麽樣 ”、“ 生意好不好 ” 的這種尬聊;即使我還是沒法對他們說出親昵的話和做出親密的動作;即使我們之間的相處還是很客氣,不會有任何吵架升華感情的機會。

但是這種奇怪的第三種親子關係,在不斷的變化中。

進步的幅度很小,但彼此也在一點點靠攏,我也明白他們是愛我的,只是不像其他父母那樣直接。

雖然要成為真正能夠交心的親子關係,還有不短的距離。

但至少,我們都在努力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