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手房成交趨緩,反彈的樓市逐漸熄火

5月的最後一天,深圳地產圈被一個建案刷屏。

位於深圳西部的大盤“華強城”三期,於當日下午兩點開盤。開盤所在酒店,12:30開始就有購房者來排隊入場,到13:30的時候,現場已經排起長龍。據項目方給出的數據,當天到訪客戶近1000批,但總共推出的房源不到500套。

下午兩點,選房正式開始。銷控表一點點變紅,到4點時,已賣出近300套。五點時,已賣出超過八成,再到晚上7點時,華強城三期已剩極少數房源。

晚上10點左右,在場銷售表示:“當日銷控,只剩下最後一套,是127平方米的四房!”這時,華強城三期2棟A座、2棟B座、3棟A座、3棟B座所有房源中,只剩3棟A座的205一套未清……

在深圳樓市的過往中,人們對這種“日光碟”的故事早已習以為常。只是當這樣的戲碼發生在2019年的5月,多少顯得有些另類。畢竟,放眼全國,樓市已經不再火紅,三月小陽春之後的反彈,再度出現掉頭向下的跡象。

穩定的市場,是大多數人對於樓市的期盼,隨著6月的到來,房企衝刺中期業績的倒逼之下,以價換量或將成為主流。

5月銷售增幅收窄

按照過去的市場慣性,春節之後的樓市小陽春行情,一般會延續至五六月,並在年中時推向小高潮,但是今年卻顯得有些不同,“紅五月”沒有能夠如期出現。

克而瑞研究的數據顯示,在權益口徑下,5月,百強房企的整體銷售規模較上月有小幅增長,環比增長8.8%。雖然環比漲勢依舊,但漲幅卻大不如前兩月。同比來看,5月成交同比增長5.7%,低於3、4月的12.2%和16.6%。2019年1~5月,TOP100房企整體操盤銷售業績規模近3.5兆元,同比微增4.1%。即使是最保守的房企,今年的年度銷售增長目標都在10%以上,但從前五月的實際銷售情況來看,多數企業的銷售並未達到預期。

事實上,剛需買家在三四月份搶閘入市之後,買方承接力不足的問題開始顯現。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數據,5月全國新房找房熱度環比下降2.4%。其中,一線城市找房熱度環比微漲0.5%,二線城市較大幅度下行,降幅為4.1%。

對這一現象,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表示,5月份樓市是“小陽春”的終結,找房熱度兩極分化,整體可以定性為“穩定”。

“小陽春”終結後,市場究竟降溫到何種程度?克而瑞數據顯示,29個重點監測城市成交量轉升為降,同環比皆微降4%。多數二、三線城市市場明顯降溫,其中不乏無錫、合肥這類熱點城市,濟南、大連成交量更是降至歷史低位。而典型如蘇州,調控升級後成交明顯放緩。

克而瑞數據顯示,無錫5月商品住宅共成交38萬平方米,環比下跌27%、同比下跌18%;合肥5月商品住宅成交73萬平方米,環比下跌3%、同比下跌40%;蘇州5月商品住宅成交100萬平方米,環比下跌13%,但同比仍升62%。

“對於二三線城市來說,前一階段的政策利好如積分落戶、戶籍政策等,引發隨人口流動的置業潮,由此也衍生了一部分投資需求。但住建部預警及二線城市紛紛升級調控、三四線城市棚改退潮,對整個市場需求形成新一輪製約,由此引發成交降溫。”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告訴第一財經。

城市冷熱不均

作為敏銳把握市場信號的一端,房企供貨節奏在5月份明顯放緩。克而瑞數據顯示,29個重點監測城市新增供應量同環比雙降10%。其中,一線城市供應量持續走低,二三線城市供應量由升轉降,同環比跌幅均在10%附近。

值得注意的是,被住建部點名的4城再度收緊預售證審批,供應量環比皆降。佛山、蘇州、大連、南寧5月商品住宅新增供應面積環比分別下降44%、26%、65%、34%。

供應量的下降,或許是5月樓市成交乏善可陳的原因之一,但各個城市供需結構的不同,導致了城市之間的差異也仍舊巨大。

二三線市場中,武漢、長沙、佛山、西安、常州、東莞、廈門新房成交同環比均走高。其中,西安環比增長最明顯,漲幅45%,但同比跌幅超-30%,市場熱度明顯不及去年同期。

一線的四個大城市,走勢也出現劇烈分化。

深圳規土委數據顯示,2019年5月深圳一手住宅網簽量終達到4605套,環比上漲70.3%,同比上漲10.2%。這是深圳近三年來,網簽量最高的一個月。今年1-4月,深圳一手住宅網簽量分別約為2500套、1280套、3090套、2700套,從數據看來,5月網簽量幾乎是4月的兩倍。面積方面,5月一手住宅網簽面積是43.39萬平方米,環比上升68.48%,同樣是近期最高。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對第一財經表示:“5月數據是去年年底到現在的累積量,實際成交方面,深圳樓市目前仍處於成交下滑的狀態,預計6月的備案數字,會比5月的低。華強城的熱銷,可以說是個別情況。”

與深圳放量形成對比的是,鄰近的廣州市卻在5月遭遇了交易的滑鐵盧。據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監控數據,5月廣州網簽一手住宅成交面積為76.4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9%;成交量套數7139宗,環比下跌21%。5月略顯“後勁不足”。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廣州5月雖未太紅,但從近三年成交數據來看,5月成交與2017年5月基本持平,比2018年5月成交多出將近2000套。可見,市場處於平穩回調階段。”

議價空間增加

隨著市場溫度的下降,買賣雙方的博弈格局也悄然轉變,一貫強勢的開發商正在重新調整策略。

比如文初提及的華強城,其熱銷的原因很大程度來源於保守的定價。何倩茹對第一財經表示:“華強城項目本身的位置和戶型都不錯,而且價格上在一手房算是便宜的,深受剛需客青睞。”

深圳5月份成交榜單也顯示,一手住宅成交面積較大的分別是寶安的萬科星城、華強城、光明的勤誠達正大城和星河天地、天匯城,以及南山的半島城邦花園、龍崗的奧園翡翠東灣、深城投中城花園、麓園等項目。這中間除了南山的半島城邦花園均價為11.75萬元/平方米外,其他項目均價3萬~4.5萬元/平方米左右。成交主力依然是剛需,豪宅成交徘徊在主流之外。

在廣州,許多建案開始推出特價房吸引購房者。海珠區某建案銷售透露,買家如果通過團購方式購房,一套標價800萬左右的房源,可以獲得較售樓部低幾十萬的價格。

5月的樓市降溫,給開發商6月的銷售帶來無形壓力。因為6月是房企衝刺半年度業績的關鍵節點,預計企業將明顯加大供貨力度。克而瑞研究認為,而在房企強勢行銷加持下,成交量也將有所增長,但由於前期積壓的市場需求近乎釋放完畢,成交量整體漲幅有限。

對於後市,合碩機構的郭毅表示,全國房地產市場受調控政策影響顯著,而從中央到地方,“房住不炒”的核心基調未變,所以哪些城市出現需求升溫、房價過快上漲,便可能引發新一輪調控。總體來看,成交量會保持相對穩定,但房價快速上漲的支撐性已無。

何倩茹稱,因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經濟形勢尚不明朗,樓市存在受影響的可能。“接下來的半年,成交量將有下滑的壓力。但產生避險情緒,導致資金進入樓市,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不過政府的監管也是存在的,所以最後還得看市場的具體表現。”

深圳鏈家研究院也表示:“部分購房者因經濟發展放緩擔心未來的收入能否持續增長,置業計劃推遲或要更多的時間去挑選適合的物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