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古套路得人心,古人的這些套路你學會了嗎

這是關於詩詞解說的文章,其中的分析情節是參考歷史記載,如果有錯誤或者遺漏的地方,請直接留言告訴我,我會盡快修改。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致。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並稱“溫韋”。現存詩三百多首,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箋注》等。

此兩首詩載於《雲溪友議》卷下《溫裴黜》。《雲溪友議》雲:“裴郎中誠,晉國公次子也。足情調,善談諧。舉子溫岐為友,好作歌曲,迄今飲席,多是其詞焉。……二人又為《新添聲楊柳枝》詞,飲筵竟唱其詞而打令也。”可知這兩首詩系詩人與友人飲筵時為所唱小曲填的詞,內容均屬情詩。

人范攄《雲溪友議》卷下:湖州崔郎中芻言,初為越副戎,宴席小有周德華。德華者,乃劉采春女也。雖《羅頃》之歌不及其母,而《楊柳枝》詞,采春難及。崔副車寵愛之異,將至京洛。後豪門女弟子從其學者眾矣。溫、裴所稱歌曲,請德華一陳音韻,以為浮豔之美,德華終不取焉。二君深有愧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