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藝高人膽大,老中醫甘遂使用示範

述/林文彥 整理/刁杏芳

甘遂,是峻下逐水葯。但因味苦性寒有毒,故余初學曾對其望而生畏,至後臨證40多年,方感此葯簡便,效速而價廉,每能解決許多難題,實有藥到病除之妙。

甘遂主要用於治療水腫脹滿、留飲、結胸、癲癇、噎膈、癥瘕積聚、二便不通等症。余臨床上喜用其攻逐胸腹積水,如滲出性胸膜炎所致之胸水,急、慢性腎炎水腫,尿毒症,以及腸梗阻等症,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正如《湯液本草》所雲:「甘遂可以通水,而其氣直透達所結處。」但對於肝硬化腹水,尚覺此藥效果不夠理想。

甘遂入葯,一般多作沖服,少入煎劑。現代文獻亦報導,甘遂有效成份難溶於水,故研末沖服效果比入煎劑佳。

近幾年,余常把甘遂末入膠囊內,開水送服。每個膠囊葯末1分左右。成人用量,每次4分(約相當於1.3克,可分裝於四個膠囊)。如不能進食的患者,可用甘遂末沖水鼻飼。一般用藥1~2次,即可見效。現試舉幾個病例說明之。

一、懸飲

《本經》謂甘遂:「主大腹、疝瘕,腹滿,面目浮腫,留飲宿食,破癥堅積聚,利水穀道」。臨床上,甘遂用於胸腹水飲內停之症,尤以懸飲,效果頗佳。

  • 典型病例

黃某,男性,55歲,惠東縣平海公社寨頭村人,於1978年就診。患者素有哮踹史,此次經某醫院西醫診為:①肺氣腫,②胸積液,③肺源性心臟病。入該院治療,曾用強心利尿定喘藥物乏效。邀余會診。

診其面目及全身浮腫,咳唾胸脅引痛,短氣,氣促不能平臥,心下痞硬,語聲難續,二便不利,唇周發紺,舌胖,舌質紫黯、苔白膩,六脈弦緊而大,重按則空。

此為懸飲之症,水停胸脅,六腑壅阻不通。病者本虛而標實,先擬瀉水逐飲之法,俾使水飲去則諸症可減。遂用甘遂4分(約1.3克)裝入膠囊四個,大棗10枚煎湯送服。

一服後,二便通暢,水消其半。再劑能平臥,飲食日增。後以健脾利水,除痰止咳之法善後,住院10天,諸症好轉出院。

二、水腫

《本草綱目》謂甘遂「瀉腎經及隧道水濕,腳氣,陰囊腫墜······」《本草新編》亦謂:「甘遂······退面目浮腫,祛胃中水結,尤能利水」。臨床上,甘遂對於腎炎水腫患者療效較好。對尿毒病患者,亦有一定的利尿消腫作用。

  • 典型病例

何某,男性,50歲,連平縣人,乾部。患者因反覆全身浮腫一年多,曾在某醫院診為慢性腎炎。後在連平縣人民醫院診斷為尿毒症,予1973年2月專程到我院求醫。留醫數日,病情日趨惡化。

余會診時,患者病勢垂危,面目及全身,浮腫,五心俱平(心窩、手心,足心),皮色萎黃晦暗,呼吸深長,語聲低微,少腹急迫,大便、小便候不通,舌質淡紅,苔薄白而潤,脈重按沉細,血壓170/110毫米汞柱,尿有蛋白。

此乃本虛標實之證,生命危在旦夕,補腎健脾利水已嫌不及,解表利尿亦不中肯,非投峻下逐水之劑,不能挽救於俄頃。急用甘遂末4分入膠囊成四丸,一次開水吞服。

6小時後,下大便三次,繼下黑色羊屎粒狀便,繼下漿糊樣稀糞,小便隨也亦通。翌日再如上法用甘遂末4分,二便從此通暢,病者轉危為安。嗣以濟生腎氣丸,以固其本。並配合中西結合治療8個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而出院。

(附說明:此病人1976年因病情複發,在連平縣死亡,1973年的治療使其延長幾年壽命。)

三、腸結

甘遂末的瀉下作用甚強,其致瀉成份對腸粘膜有強烈的刺激,故余常用此葯於腸結之證,療效頗佳。

  • 典型病例

林某,男性,45歲,農民。住院號861。患者於1980年3月27日開始上腹部疼痛,下粘液便3次。翌晨起畏寒發熱,無大便無矢氣,腹脹腹痛加劇,伴嘔吐,3月30日抬到我院留醫。

入院時患者呈急性重病容,表情痛苦,腹脹,上腹肌較緊張,全腹壓痛明顯,腸鳴減弱,偶聞氣過水音。血常規:白細胞18000/立方毫米,中性白細胞71%。X光腹透:右中下腹見數個小液平面,降結腸及部分小腸充氣明顯,未見膈下遊離氣體。西醫會診意見:腸梗阻。曾作胃腸減壓,肥皂水灌腸等,入院二天癥狀未能緩解,準備施行外科手術。

3月31日邀余會診。見患者已六天未大便,無矢氣,痛苦呻吟,唇舌乾燥,口臭,舌質紅苔黃厚,脈弦滑數,此是重型腸梗阻,屬中醫「關格」、「腸結」範圍。因脾胃運化失職,腸道通降失常,氣機不通,血行瘀阻,而致水飲內停,滯塞上逆為病,遂出現痛、嘔、脹、閉四大癥狀。因其腸腔積液較多,故用甘遂末峻下逐水,以通水簽之道。

即給甘遂末3克,令分二次,每次1.5克,開水沖好,從胃管注入。半小時後服生油二兩,蜜糖二兩。4小時後重複用藥一次。

葯後,患者吐出黑色液體少許。夜晚12時有矢氣,繼則排出大便,至4月1日晨7時已排便三次,初為草綠色水樣便,繼之下堅硬糞塊,後帶有粘液。排便後,腹痛腹脹減輕,諸症好轉,免除了手術治療。

四、總結

從上述幾例來看,甘遂藥效頗速,確有扶危救急之功。只要細察病情,當機立斷,膽大心細,用得恰當,便有得心應手之妙。

然甘遂終是苦寒有毒之品,用藥時炮製需嚴格,臨床上須詳審病情,對氣虛陰傷,脾胃虛弱之人及孕婦,慎勿濫用。

版權聲明

  • 本文摘自《新中醫》1981年第八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