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番薯,歲月中的鄉愁味道

在黃葉落地、寒風乍起之時,便迎來了番薯收成的季節。近來,漫步在我縣各地的田間地頭,微微泛黃的土地上,攤放著很多圓形、橢圓形、紡錘形大小不一的紅番薯,處處可見農戶們揮動鋤頭忙碌著的情景,陣陣番薯香夾雜著泥土的芬芳彌漫而來。而番薯飯、番薯棗、番薯粉等一道道美食,也在歲月交替中代代流傳,成為不少人心中的鄉愁味道。

難忘的童年記憶和綿綿鄉愁

番薯棗 徐遠慮 攝

說到番薯,“平陽人”腦海中的記憶就會被勾起。那舌尖上的滋味,總是在寒冷的冬季溫暖著每個人的心田。番薯,已成為人們日常的綠色食品之一。除了番薯本身,番薯藤也成了不少市民喜愛的保健菜。番薯作為現代健康食品,吃出健康的同時,更多的是過去人們心中那難忘的童年記憶和綿綿鄉愁。

“上世紀70年代,家庭不富裕,番薯乾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奢侈的。記得小時候,父親用番薯製作成的番薯棗總是藏在閣樓上,等到過年來客人了,才拿出來招待。”市民徐先生是60後,他記憶中的番薯棗表面附著一層白白的麥芽糖。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這種奢侈的“零食”總是溫暖著他。他告訴記者:“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番薯棗已不像以前那麽稀少,但我還是時常惦記著那個味道,想念著我的家鄉,因為那是我吃過最美味的番薯棗。”

“我最喜歡吃烤番薯。記憶中的兒時,每每在深秋時節,我都會和小夥伴們一起跑到山間的番薯地裡,挖幾個番薯,在河邊洗乾淨,用石頭搭成灶台,取些柴火,沒多久功夫,美味的烤番薯就出爐啦!”70後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自己烤的番薯,不同於大街小巷中賣的,它更“天然”,也更美味。如今,生活條件雖然越來越好,但那股美味,仿佛永遠徘徊在心間,每每回憶起來,便覺得格外香甜。

番薯 鄭加堯 攝

在平陽的街頭小巷,偶爾會飄散出一陣陣油炸的香味,其中就有油炸番薯片的香甜味。80後王女士就酷愛油炸番薯。“個頭較大的番薯被切成厚約1厘米的薄片,裹上粉後放入熱油炸熟。要趁熱吃,入口後那香甜鬆軟的味道真是令人百吃不厭。”王女士告訴記者,在平陽的小巷子裡,偶爾可以遇見炸番薯、芋頭的攤子。小時候,手頭有零花錢的日子裡,她就會去尋找油炸番薯的攤子。買得多了,她便掌握了攤子的“行蹤”。

和許多平陽人一樣,80後市民陳女士對於番薯也有著特殊的情懷和深刻的記憶。“秋冬交替的季節,我總是很容易感冒。記得小時候,我的母親總是取些番薯來給我熬粥喝。經歷霜凍的番薯熬成的粥格外香甜。”陳女士說,儘管如今生活水準提高,番薯已不那麽被人所依賴,但母親熬的粥總是牽絆著她的成長。雖然母親老了,但她熬的粥依舊那麽好喝。

我縣種植番薯已有300多年

“味比青門食更甘,滿園紅種及時探。世間多少奇珍果,無補饔飧也自慚。”滿園的紅色嫩芽探出頭來,世間多少奇珍異果在它面前也自慚,沒錯,這便是番薯的美譽。作為一種極其常見的農作物,番薯在我縣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它以獨特的美味、豐富的營養而深受人們喜愛。

清洗番薯 徐遠慮 攝

番薯,學名甘薯,又稱地瓜、山芋。據《平陽縣志》載,明朝由福建引入種植,新中國成立後,種植面積20萬畝左右,佔糧地面積四分之一。1980年後,由於種植業全面調整和價值規律影響,甘薯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新中國成立後,對甘薯傳統栽培法實行了“五改”,改稀植為密植,改遲插為早插,改老品種為良種,改不施基肥為施基肥,改不除蟲為農藥浸藤,採用了苗期噴藥等防治方法。在育苗技術上,推廣了秋薯留種、溫床育苗,以及先溫後冷的二段育苗,並把地膜從苗床覆蓋用於大田覆蓋。

在我縣的300多年栽培過程中,番薯的種植技巧和方法也在不斷改進,番薯產量也在不斷提高。“今年,我縣薯類播種面積1.2萬畝,較去年同比增長22.4%。”據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縣薯類播種主要分布在北港片山區半山區,其中以麻步企岩山番薯專業合作社、水頭朝陽山陳守家庭農場、鼇江煒翔家庭農場、季山垟家庭農場、山門盛德家庭農場等多家農場、合作社具有代表性,主要種植品種為浙薯13,蘇薯4號等品種。

番薯粉半成品 薛盛德 攝

據介紹,除了改進種植技術外,我縣人民還專門發明了一種與番薯息息相關的生產工具。在過去,農戶們總在番薯收成後“想方設法”讓其保留更長久,以備一整年食用,“番薯絲”便是其中之一。長期以來,在製作加工番薯絲時,農民們一般都用刀切,經刀切後的番薯絲常常粗細不均勻,且日曬難乾,最主要還是格外費時費力,因此番薯刨便在番薯絲製作過程中應運而生。用其製作出的番薯絲大小均勻、省時省力,而番薯刨也在300多年間代代相傳,一直沿用至今。

番薯烹製而出的道道美食

在300多年的種植歷史中,人們總是在不斷探索著番薯的不同吃法,番薯絲、番薯棗、番薯粉也是層出不窮的烹製方式之一。在位於麻步鎮興民村半嶺自然村的企岩山番薯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將蒸煮、切片後的番薯進行翻曬,一塊塊竹篾上,密密麻麻地攤曬著金黃色的番薯棗。微風拂過,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

挖番薯 池奕凝 攝

鄭加堯是該合作社的負責人,製作番薯棗已有7年之久。“這個是蘇薯4號,也就是我們平常叫的‘紅牡丹’,這種品質的番薯糖分較足,非常適合製作番薯乾。”鄭加堯告訴記者,“紅牡丹”在我縣普遍栽種已有30多年,不少市民兒時記憶中番薯棗的味道便是由其製作而來。為製作出“兒時的美味”,該合作社採用傳統農業手工生產模式,用高山泉水清洗、蒸煮後,經過人工切片,再用陽光自然晾曬而成。製作出的番薯棗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顏色黃中透紅,味道清香甜美,質地軟糯耐嚼。

企岩山番薯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位於海拔500米的山間,目前種植有400余畝20余個品種的番薯,全部用於番薯棗製作。“在過去,家家戶戶幾乎都會製作番薯棗,但隨著社會發展,務農的人比過去少了,番薯棗自然也成了市民口中的熱門零食之一。”鄭加堯告訴記者,去年一年,他便賣出了20萬斤番薯棗,今年打算多曬一些,讓更多人品嚐到地道的家鄉美味。

和番薯棗一樣,每年的秋冬季節,番薯粉製作也格外“熱鬧”。山門盛德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薛盛德在忙完挖番薯工作後,便早早地為製作番薯粉作準備。“番薯粉的製作工序繁瑣,需要將番薯洗淨軋成渣狀,放入米篩紗布用清水多次沖洗,經過沉澱,把下層澱粉取出吊成粉砣,晾曬成塊後切成小塊繼續晾曬至乾成粉,再將曬乾的粉按比例用涼水兌好後放入盆中,隔水打成漿糊。經過充分晾曬,在番薯粉半濕的狀況下搓碎,就是農家的番薯粉了。”薛盛德告訴記者,番薯粉是家家戶戶必備的一道美食,尤其在年關將至之時,喜宴和家庭聚餐都少不了它,就像那一條條粉絲,連著一縷縷濃鬱的家鄉味道。

來源於平陽新聞網

記者 徐遠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