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朝廷選拔官員,除了科舉制度以外,還有哪些方式?

縱觀華夏五千年興衰史,各個朝代都極其注重人才的選拔。所謂"為政之要,惟在用人",一個國家想要蒸蒸日上、長治久安,則必然需要各類人才協同齊心。正因如此,歷代帝王在位期間,都對官員的甄選、任用極為重視。隨著古代社會的不斷進步,朝廷選拔官員的方式也不斷趨向公平和穩定。

談及古代選官制度,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科舉制度。誠然,科舉制度存在近千年之久,對後來各朝代的政治體系影響深遠。但科舉製的出現,並不能代表古代選官制度的全部內容。因此研究古代選官制度,還需從夏商周時期說起,談談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的那些選官制度。弄清古代選官制度演變,也有利於我們了解古代政治與社會結構的變化過程。

一、古代選官制度演變史

古代選官制度歷史悠久,形式多樣,除去大家耳熟能詳的科舉制度以外,還有世襲製、察舉製、養士製、捐納製、軍功製、尚賢製等主要制度。而以歷史階段劃分,則大概可分為三個階段。

其一是夏商周到春秋戰國時期,以宗法血緣關係為紐帶;

其二是兩漢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以舉薦方式為主要手段;

其三是隋唐到明清時期,擇優而仕成為主流評判標準。不難發現,在不同歷史時期,朝廷選拔官員的儀仗也各自不同,這取決於當時的經濟政治環境以及社會結構的變化。

(一)夏商周時期的世卿世祿製

上古時期,人們尊賢尚禮,當時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的,都是一方賢士。堯在位時,曾多次打算將天下讓給賢能之士。舜即位後,也有樣學樣,將天下禪讓給治水有功的大禹。這一時期的禪讓製,其主體內容還是"尚賢",除王位之外,一些重要職位皆是由德高望重之人擔任。不過,大禹死後,其子夏啟卻接過王位,就此開啟"家天下"時代。

夏商周朝時期,王位以及重要官員的繼承規則,開始轉向世官制度,其特點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商朝建立後,分封製獨行於世。在這種條件下,宗法制雛形初現。大貴族在分封小貴族之時,以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為主要依據。由此,世卿世祿製逐漸形成。

不難發現,世官制度有很大弊端,畢竟誰也無法保證,子孫後代都是人才輩出。而不少貴族自出生以來,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得到常人難以擁有的一切,其個人積極性難免會大打折扣。官員消極態度,也直接影響到社會進步。

(二)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解放

及至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經濟不斷進步,國家社會結構也開始發生變化,開始由奴隸製社會轉變為封建制社會。春秋戰國時期是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次解放,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而且由於戰亂頻繁發生,各諸侯國開始對人才看重。這一時期,士族階層逐漸產生,新興地主階級更是認識到世官制度的弊端,開始打破門第界限。為擴大選官範圍,不少諸侯唯才是舉,讓不少寒門子弟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其中軍功爵製與養士制度尤為盛行。

軍功爵製,是對世官制度的否定,始見於商鞅變法時期。諸侯爭霸期間,軍隊實力尤為重要。為提高士兵們的積極性,軍功爵製應運而生。它不看出身,士兵們能獲得怎樣的獎賞,全靠他們的殺敵數量與立功大小。官位、爵位與軍功緊密相連,這讓不少出身苦寒,想要出人頭地的寒族看到了機會。因此他們在作戰之時,往往會一往無前,敢於拚殺,這也極大調動了軍隊的戰鬥力。

養士制度,出現在社會大變革時期。為爭奪霸主地位,不少諸侯不惜重金聘請各路賢士出山,為自己出謀劃策。如鬼谷子之徒蘇秦、張儀,是當時首屈一指的縱橫家。前者身掛六國相印,後者也被秦王拜為相國,都完成了人生逆襲。在此時期,戰國四公子以養士而聞名他們分別是趙國,齊國,魏國,楚國。僅孟嘗君門下,便有食客三千人。在眾多食客中,並非所有人都能進入仕途,但士族階層卻逐漸被世人認可,他們對國家社會也有一定影響力。

(三)兩漢時期奉行察舉征辟製

軍功爵製和養士制度的出現,對世官制度造成極大衝擊。不過這兩種選官制度,也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比如軍功爵製選拔出的人才,往往隻懂得殺敵;而養士制度良莠不齊,極大浪費各種資源。因此秦始皇嬴政在掃滅六國之後,開始推行軍功仕進和舉薦仕進。尤其是新出現的舉薦征辟制度,更成為兩漢時代選官制度的主體部分。

所謂察舉,即先考察後推薦。朝廷選拔官員時,皇帝便會親自下詔,指定舉薦科目,中央和地方大員按照要求舉薦人才。應舉者進行考試,並根據對策成績高低被朝廷授予不同級別的職位。察舉制度的實施,讓中小地主階級的入仕門檻極大降低。

察舉制度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人才質量的好壞,更取決於地方長官的主體意願。以道德品行為判斷標準,自然有極大的操作空間。及至東漢末年,察舉制度基本崩壞,甚至出現"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情景。

所謂征辟,是朝廷和地方大員選拔、任用民間高士的一種制度。只有一些高級官吏,才有資格向朝廷舉薦人才,朝廷將其聘用,稱之為"征";而地方長官將其聘用,則稱之為"辟"。東漢末年,不少梟雄想要獲得政治地位,都選擇與朝中重臣聯盟。如江東猛虎孫堅,為得到合法身份,便投效於世家子弟出身的袁術,這才如願得到後者表舉,進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同樣,征辟制度也存在一定弊端。此舉讓朝中重臣轉向拉幫結派和利益互換的模式,而地方大員也能借用國家資源以培養自己的心腹勢力。

值得一提的是,秦漢時期首次出現捐納制度。秦始皇在位時便曾下詔:"百姓納粟千石,拜爵一級"。兩漢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賣官鬻爵之風盛行。不少家財雄厚的中小地主,為提到政治地位,便主動向朝廷繳納一定錢糧,以換取名譽上的官職。如曹操的父親曹嵩,便曾花錢捐了一個太尉之職。秦漢時期,國家財政收入不足,每逢遇到天災或戰亂時期,朝廷便會放開捐條件,以換取增加財政收入。除此之外,西漢時期還盛行用錢財抵消罪狀。

(四)魏晉南北朝與九品中正製

東漢末年,曹操建立曹魏政權,采取"唯才是用"的選官準則,一舉吸收到大量人才加入。曹丕即位後,為緩和世家矛盾、重新分配利益,開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朝廷現在中央選拔"賢有識鑒"的官員,令他們兼任本郡"中正"官,以此訪查同籍的各地人氏,以經學、德行、家世、才學為評判標準,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次,即為九品中正制度。

除了劃分品級以外,中正官還要根據士子在德、才、行等方面的表現,寫出評語,稱之為"狀"。朝廷選拔官員,便要求將"品"與"狀"相結合。在此時期,選官原則與曹操"任人唯親"的思想相同,都是"以論人才優劣,非為世族高卑"。不過在西晉以後,門閥世家再次抬頭,負責舉薦的中正官多為世家出身,朝中重要官職被世族壟斷,九品中正制度也逐漸腐敗化,甚至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情景。

(五)隋唐時期首創的科舉制度

隋朝統一天下後,隋文帝依賴世族力量,也奉行了一段時間的察舉製。直到隋煬帝上台後,科舉制度首次出現,經過唐宋時期不斷改革,於明清時期徹底成型。科舉制度的出現,使得不少寒門學子仕途有望。其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特點,讓古代選官制度逐漸公開公平化,並影響後世長達1300余年。

二、三大選官制度的悠久性

需要指出的是,察舉製、世官製與科舉製這三大選官制度,始終影響並貫穿著古代封建社會。

隋唐以後盛行科舉制度,意味著科舉制度在此時期成為朝廷選官制度的主體部分,但這並不代表察舉制度和世官制度徹底消失。事實上,不少勳貴在建立功勞後,依舊能封妻蔭子,將自家傳承下去。

在宋元明清時期,也有恩蔭製與恩生制度,不少高級官員的子孫學生,依舊能憑借血緣關係和長輩推舉順利進入仕途,這也是門閥世家能盛行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