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司馬懿對戰諸葛亮屢屢吃虧,可曹叡為何從來都不怪罪他?

司馬懿是曹魏陣營的軍事家,非常善於戰略謀劃,而三國後期,曹魏和蜀漢的鬥爭,也主要是司馬懿和諸葛亮的交鋒,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多次北伐均未成功,都是因為遇上了司馬懿。

其實這裡面有誇大的成分,不過在正史中司馬懿的確是抵抗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的主將,不過他並沒有小說中那麽神,在諸葛亮手下也是屢屢吃虧,都說是他抵抗了諸葛亮的二次北伐,但事實好像並非如此。

眾所周知,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因為糧草出了問題才退兵的。當時蜀漢朝中並非所有人都服從諸葛亮,而同為托孤大臣的李嚴就很不服氣諸葛亮,偏巧他又負責後方事務,運糧失誤,便偽造聖旨,招諸葛亮回來,想要陷害諸葛亮。

而那時諸葛亮在前線與司馬懿對抗,已經佔據了優勢,可糧草遲遲不到,又有聖旨召回,諸葛亮不得已只好放棄作戰,退兵回朝。

可司馬懿卻在這時命令追擊諸葛亮,諸葛亮看他們追來了,直接調兵對戰,大敗敵軍,繳獲大量輜重。司馬懿戰敗,還害死了名將張郃,按說魏明帝曹叡應該會怪罪他,加以責罰,可曹叡不僅沒責怪他,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仍命他為主將,前去對抗諸葛亮,這是為什麽呢?

而且這次司馬懿聽從曹叡的命令,一直據守不攻,最後諸葛亮病重,命令他死後退兵,還設計擺了司馬懿一道。

司馬懿在遇上諸葛亮後就經常吃虧,諸葛亮兩次北伐也並非是他擊敗,按說司馬懿不僅沒功還有過,可曹叡為何不責罰他,甚至還繼續重用呢?小編覺得可能是如下原因。

一、用司馬懿製衡內外

當時三國後期,蜀漢有諸葛亮,東吳有陸遜,而曹魏只有司馬懿能與此二人相互製衡,穩定時局。一是曹魏人才缺失,沒有更多的選擇了,二是司馬懿雖不如諸葛亮多謀,但軍事能力一點都不差。

所以曹叡需要司馬懿對外製敵。而諸葛亮死後,朝中又有曹爽勢力日益壯大,正好曹爽與司馬懿不和,曹叡就需要司馬懿去製衡曹爽,避免一家獨大,危及皇權,這一點從他安排司馬懿和曹爽同為輔政大臣就能看出來。

二、司馬家族代表士族

司馬懿是出身名門,司馬家族在當時影響很大。而且曹操活著時實施的是寒門政策,士族不佔優勢,而曹丕繼位後,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製”,士族開始佔據有利地位,尤其是曹真、曹休死後,司馬家族就是士族的代表,曹叡當然不能輕易動司馬懿。

三、曹叡對司馬懿的信任

曹操在活著時就對曹丕說過,司馬懿這個人野心很大,絕對不會甘為人臣,可曹丕與司馬懿交好,也很信任他,常常替他說好話,曹操才沒殺他,而曹丕繼位後,重用司馬懿,還命他為托孤大臣,輔助曹叡,相應的曹叡也就很依賴司馬懿,臨死又命他輔助自己的兒子曹芳。而且司馬懿幫曹叡平定了遼東,所以曹叡很信任他,當然會重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