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她的焦慮,我可能不是很想同情

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繫

上上周《我家那閨女》播出之後,吳昕的哭泣就成為一個網絡爆點。

節目裡的吳昕看起來很焦慮,先是說自己還沒有結婚對象,找到合適的人很難,說著說著就忽然開始哭了。

從感情問題,吳昕說到如果結婚生孩子要停工會不會耽誤工作。聽她傾訴的朋友沈凌問她是個人問題壓力大還是工作問題壓力大,吳昕想了想說還是工作。

她本來說還是應該先做好工作再考慮感情,提到工作又開始說自己壓力大:“你說我工作做得多好嗎?也沒有。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我在那檔節目中做得最差。”這自然是指的自己在《快樂大本營》裡是最沒有存在感的。

吳昕說,她最害怕聽到一句話就是:“這麽多年一點沒有長進。”這是她人生裡的一個魔咒

她說自己連節目宣傳都不好意思發,覺得自己在節目裡沒啥表現,發個宣傳很羞愧。

她還提到2016年—2017年湖南衛視跨年晚會上,當時設定是10位主持人都需要表演,但因為超時,吳昕的節目被拿掉了。吳昕說,十個節目,只有自己的節目被拿掉了,認為自己是最差,是可以被替換掉的,心理陰影就很大。

一個明星忽然在綜藝裡哭出來總是很引發關注的,一時間如何解讀吳昕的心態就引發了討論。

有人認為吳昕哭得讓“普通女孩”動容,這就是高不成不就的煩惱。

有人則認為吳昕這種心理素質根本不值得同情,她就是表現差還不讓人說了嗎?

我本來沒什麽特別的感覺,但今天看到一個片段讓我驚到了。

吳昕曾經上二手軟體賣東西,被吐槽審美差,之後她就關閉了自己的账號,“樂趣沒了瑟瑟發抖”。

她在《我家那閨女》裡又跟朋友說了這件事,承認以前自己審美都是低齡的,喜歡買可愛風的,現在穿不上了就拿出來賣二手。

但是網上評論說吳昕的衣服皺,她超級在意,下決心表態:“我要做好。”

於是她專門買了個熨鬥在家熨衣服。

買了熨鬥才知道:“真的有多累這玩意兒。”

吳昕對自己賣二手的總結陳詞是:“在二手軟體上也活得太認真了。”

看到這個片段,我真的想吐槽了。

吳昕在網上賣的衣服,最便宜的一百不到,貴的也沒超過一千,她還說自己要跟杜海濤飆低價想40塊錢賣兩三件。

為了賣二手衣服不被吐槽,每件衣服要熨多久?

幾十幾百的收入跟吳昕平時主持的報酬比較來說根本不算啥,就這麽點事兒她熨衣服又搭進去多少時間?

她根本不差那點錢,賣二手就是圖開心,賣得不開心了就不賣唄。“被吐槽二手衣服太皺”這麽點事,她在家吭哧吭哧揮汗如雨一件件熨平時根本不穿的衣服,花費大量時間,最後還是受不了網上的評論直接退出了。

有這時間你早點睡覺也算美容養顏了,不比吃最貴的保養品熬最晚的夜好嗎?

吳昕的問題不是焦慮、自卑、自我感覺差這些,而是她總在看眼前這一點點不愉快,有任何一點不愉快都消化不掉,每次想起來都是自己委屈自己倒霉,完全沒有跳出來看看,哪件事對自己真正重要,哪件事無足輕重可以忽略。

另一方面,吳昕連短視的焦慮都很短暫,看完《我家那閨女》就會發現,吳昕絕對算不上焦慮。

她休息日睡到自然醒;

吃飯就叫外賣;

外賣到了又磨磨蹭蹭化妝化了45分鐘才去吃飯;

邊吃飯邊看節目;

看完節目吃一些保健品。

到了晚上7點半,吳昕居然又開始化妝起來.....大張偉吐槽:感覺她化妝跟傅園慧在水裡練游泳是一樣一樣的。

從7點化妝化到8點20。

化完妝開始準備泡腳,9點正式開始泡腳、看書,舒服到睡著。

到了晚上11點,吳昕洗好澡卸了妝開始睡前護膚,護膚又是護了一個多小時。

護膚完,她開始吃保健品,一下吃好多種。

大家以為她要多睡覺的時候呢,吳昕在凌晨1點半開始拚起了樂高......

雖然真人秀節目都是抓拍大家的生活片段,但也能看出來吳昕比別人懶散許多。

傅園慧跟一直在訓練就不說了。跟同樣只被捕捉到休息時間的袁姍姍何雯娜都比她更自律更有自我管理意識。

袁姍姍那邊,是早上6點就起來

邊運動變聽英語

早餐是自己做的

敷臉、吃早餐、聽經濟學課程同時進行,手頭上做好幾件事情,效率很高。

袁姍姍前一晚陪朋友吃了火鍋,第二天一定要去打拳鍛煉,不然就覺得有罪惡感。

何雯娜呢,隨時隨地都在拉伸,會一邊拉伸一邊塗身體乳。

拉伸永無止盡……這是她的基本功。

相比之下,吳昕的生活,看不出她有事業壓力,晃吃飽太閒悠就是一天,作為觀察點評嘉賓的大張偉和李維嘉都說吳昕就是癱著。

不是說吳昕這種生活方式就不好,有錢有閑晃吃飽太閒悠豈不是人間美事?

可是,是吳昕自己哭訴事業有壓力,害怕別人議論自己“這麽多年一點長進都沒有”。

那你有沒有努力呢?如果為事業焦慮,是不是應該好好想想在節目裡怎麽做才能有更多辨識度?要不要開發一些新節目?平時要學習嗎?要充電嗎?

她全部都沒有做。

她總是給自己找一些很輕鬆的安慰劑,比如吃大量的保健膠囊,比如早起後蹬腿幾下很快結束就算運動了,這點運動量根本不夠吧?

她跟沈凌說,在遭遇跨年節目被取消後,她有了事業上的轉變,扔掉了優越感,迎來反彈……

反彈了嗎?沒發現啊,從2017年到現在,吳昕給大家的記憶點不是《深夜食堂》就是無尾熊CP。槽點有過關注度也有過,但到最後好像她還是原來的她。

嘴上說著害怕被淘汰,苦惱於自己沒有優勢,說完了不過是懶懶散散又一天,我覺得我很難理解吳昕這種所謂的“焦慮”。

更何況,吳昕的條件也比別人好太多了吧?

全國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一直都帶著她,儘管她常常被吐槽沒有存在感,接不上話的時候只能靠別人救。

有了高曝光,她開餐館賣衣服做了很多副業,這都是個人名聲的衍生品,是其他藝人沒有的條件。

坊間都傳說她這些生意加在一起收獲頗豐。

因為吳昕是快本主持人,所以各個綜藝都能刷臉。但她有實力上這麽多綜藝嗎?

反正《脫口秀大會》那次我是見識到了,她背完了所有台本才發現自己漏掉了植入廣告部分,站在台上就喊出來了。

完全沒想到吳昕是這樣補廣告的:剛剛某句話的後面應該是這樣,然後背了個廣告……

一個2003年就入行的主持人,在發現自己漏掉了植入廣告之後,連臨場發揮把這個植入融到聊天裡補上都不會,這樣稱職嗎?

觀眾都說她主持能力不行,也不算苛刻吧?

坐在吳昕對面安慰她的沈凌,主持水準並不次於她,資源可是比她虐多了啊。

吳昕在事業上的確有很多地方沒有做到位,她在感受到壓力後又完全沒看出來哪裡努力。

明星有一種人設是“懶散人設”,如果發揮得當,一樣是真人秀裡的看點,但吳昕因為抱怨和哭泣,把她在節目悠閑生活的死宅萌點都消磨掉了。

同樣是在主持群裡沒優勢,同樣是高起點後來也就這樣,同樣是喜歡生活喜歡吃喝玩樂,錢楓在男生版的《我家那小子》裡,觀眾看著就不累。

事業心不強沒野心的錢楓,一直都很開心,會享受生活,吃飯開心不減肥開心,讓他健身了他也開心,沒對象他挺開心,讓他做好準備找對象他蠻開心。

因為他整個人是邏輯自洽的我不是最優秀的人,自己就是各位大哥的綠葉,喜歡享受當下,隨時都能開心。

李立群就評價錢楓根本不是傻乎乎類型,是聰明甚至是精明的。

這也沒錯啊,錢楓是悶聲美滋滋模式,工作不累,出了點名,掙錢輕鬆,享受生活。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永遠奮鬥,人有選擇懶散模式的自由。明星裡也有主動慢下腳步的婁藝瀟,她想得非常清楚:做一線太累了,受不了,自己就這樣挺好的,不要那麽光鮮的事業。

一人一個活法,自己找到合適的節奏就行了。

適度焦慮是會促進人進步的,蔡依林如果沒有因為各種批評而焦慮就不會一直努力進步一直思考人生,也就不會有越來越好的自己。學會消化焦慮,在野心和生活之間找平衡點,是這類勤奮進取型人格的難題。

不焦慮的人一般更會享受生活,早早就進入了“開心就好”模式,很多大家都糾結的問題他們根本無所謂,看得開睡得香。比如錢楓和婁藝瀟永遠不會羨慕別人比自己年輕還更紅,因為在他們的價值體系裡這不重要,輕鬆開心是無價的。

吳昕這種焦慮,浪費自己時間又無謂損耗情緒。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她看到了,自己比別人幸運的地方則沒在意。明明有比普通人優越很多的條件,卻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哭著說焦慮,哭完又不努力。

觀眾批評吳昕是覺得她主持能力不夠好,吳昕就感覺壓力巨大。但每個人工作都是要被評價的,作者要被讀者評價,上班族要被上司評價,商家要被消費者評價,明星要被大眾評價,這不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情嗎?

再說吳昕有粉絲啊,微博上一堆支持的她,美妝博裡發廣告也有好多人買單的,又不是所有人都在批評她。只看那一點點批評,她就說承受不了,這實在也是讓人同情不起來。

普通人上班擠地鐵晚刷卡一分鐘就扣錢,忙一天還被客戶撕,一肚子委屈說不定還要被老闆再批一頓,那種壓力她知道嗎?

這種吳昕式焦慮在普通人中也會見到。

不如別人的地方都記在心裡,挨了批評就胸悶,但是又覺得自己委屈、無辜、淒慘,既不能有主見否定掉無效批評,又不能針對有效批評做出改進。羨慕別人勤奮努力有成就,自己焦慮完了還是繼續晃膀子。明明享受閑散生活,又不能安於閑散生活,還總想著我沒有別人優秀。

不過好在,這些焦慮,很快也會被忘記。這類人一般都是焦慮和閑散循環往複而已。

人是不可能“既要又要”的。既想熬夜又想精神煥發,吞保健品也沒用,只能在熬夜和為了精神煥發早睡之間選一個。

既想要舒舒服服躺平,又想要事業成就——除非你是天才,不努力也能表現卓越,但我們都不是。那總是要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選一個。

都說這是一個販賣焦慮的年代。但很多人都是焦慮一下就拉倒了,下一次又能輕易被喚醒無用的焦慮。

看到別人有的自己沒有,總是覺得哪裡不對,但是別人有的是不是你要的呢?是需要屏蔽不必要的焦慮,還是通過焦慮確認自己的欲望並為之努力?

千萬不要邊焦慮邊懶散,最後還自怨自艾我好慘。最後浪費的都是自己的情緒。

你可能還想看

↓↓↓

給你嚴肅的八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