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安誠永誠錦泰3家中小保險公司車險承保虧損 市場競爭加劇

  3家中小產險公司車險承保虧損 市場競爭加劇

  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產險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近日,部分中小產險公司披露其2017年年報。證券時報記者調查已公布年報的四家中小產險公司年報數據發現,雖然業績表現各不相同,但普遍存在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增長明顯、車險業務承保虧損等問題。

  有業內人士分析,中小產險公司車險業務盈利難的背後,既有車險市場的周期性因素,也與商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競爭加劇有關。

  三保險公司車險承保虧損

  車險業務收入是多數財險公司的主要業務收入來源。

  以主營車險業務的眾誠車險為例,車險業務約佔該公司總體保費收入的87%。該公司2017年保費收入13.84億元,同比增長14.26%,但淨利潤為-4296.7萬元,同比下降30.3%;2017年綜合成本率為108.88%,同比增加0.56個百分點。

  綜合成本率包括賠付率和費用率,當綜合成本率大於100%時,代表公司承保業務虧損。

  針對2017年公司淨利潤較2016年增虧999.27萬元,眾誠車險在年報中稱是因為2017年上半年受行業政策變化影響,車險市場競爭加劇,綜合成本率產生較大波動,致利潤虧損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852萬元。下半年,該公司優化業務結構,加強了與廣汽集團旗下主機廠與下屬企業的業務合作與協同,促使下半年盈利較同期改善約3900萬元。

  安誠財險第一大保費來源也是車險。該公司2017年保費收入41.51億元,其中車險保費收入31.55億元,在總保費中佔比76%,但2017年車險業務承保虧損2.96億元。受車險虧損等因素影響,該公司2017年淨利潤344萬元,較2016年同期減少65.98%。

  錦泰財險在2017年獲得800萬元的淨利潤,較2017年增長1.22倍,盈利情況較好,但該利潤離不開投資收益的助力和各項成本支出的有效管理。

  數據顯示,從營業收入看,錦泰財險2017年保費收入16.65億元,同比增長12.56%,投資收益則較2016年大幅增長31%。從營業支出看,該公司2017年營業支出雖僅增長11.7%,但賠付支出同比增加15.17%,尤其是手續費及傭金支出明顯,2017年手續費及傭金支出3.64億元,同比大增27%,遠超保費收入增速。這顯示了公司在業務獲取上投入成本增加。進一步細化其財務數據可看到,該公司第一大業務車險業務仍處虧損境地,2017年車險保費收入9.59億元,承保虧損達1億元。

  車險業務也是老牌財險公司永誠財險的主要保費來源,該公司2017年車險保費收入42.04億元,但承保虧損1.84億元。

  與中小產險公司車險業務虧損對應的是,大型產險公司車險業務盈利情況普遍較好。人保財險、太保產險等公司2017年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7%和98.8%,均較2016年降低。平安產險2017年綜合成本率雖略微上升,但也保持了96.2%的良好水準。人保財險和平安財險2017年車險業務分別承保盈利87.48億元和40.32億元。

  呼喚差異化競爭

  中小產險公司車險業務盈利難的背後,既有車險市場的周期性因素,也與商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帶來的競爭加劇有關。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費率浮動令好車主受益,利好車險市場發展,費改後車險業務收入整體穩中有升、賠付率降低。同時,具有品牌、資源、成本優勢的大型保險公司在市場爭奪中優勢凸顯,中小保險公司則面臨較大競爭壓力。

  行業數據顯示,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等產險“老三家”的市場份額連續數年下降。但從2017年開始,市場份額重新向“老三家”集中,2017年這一數字止跌反升至63.49%,今年前兩個月,這一數字繼續上升至64.75%。

  業界分析,中小產險公司如要在車險市場化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需要盡快找準定位,實施差異化戰略。近年來,不少保險公司開始推動財險產品創新和服務攬客,相繼推出快賠、代駕以及非事故救援等服務,緩解了車險業務以費用論市場的競爭窘境。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