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狄仁傑3》票房失利,是徐克過時了嗎?

從2010年到2018年,徐克用了8年時間,打造了一個“狄仁傑探案宇宙”,特效和想象力一步步更新,但票房卻在第三部遭遇滑鐵盧,這中間發生了什麽,是觀眾不愛看奇幻探案了,還是說徐克過時了?

 

徐克執導的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上映13天,目前票房僅5.63億,而同期上映的《西虹市首富》總票房已達21.63億。

雖然從貓眼專業版的票房預測數據來看,《狄仁傑3》的最終票房應當妥妥能破6億,但即便是與該系列的前兩部相比,這一部的票房成績實在不夠理想。《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在2010年上映時,票房達到2.92億,位居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第5位。2013年上映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則以6.02億的票房問鼎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第6位。

從2010年到2018年,徐克用了8年時間,打造了一個“狄仁傑探案宇宙”,特效和想象力一步步更新,但票房卻在第三部遭遇滑鐵盧,這中間發生了什麽,是觀眾不愛看奇幻探案了,還是說徐克過時了?

文本的崩壞:故事薄弱 劇情線斷裂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5分,口碑評價方面毀譽參半,其中最受詬病的就是故事薄弱,劇情線斷裂。

文本的崩壞是這一部的大短板。影片由武則天要尉遲真金奪亢龍鐧而始,

圍繞著武後的權欲之心展開,狄仁傑既要守護亢龍鐧,又要破案,這是影片主線。長話短說,劇情線大概就是前半部分狄仁傑一路開掛,後期突然被神秘的和尚搶了風頭。原本有一個很好的議題設定,權力的焦慮引來妖術,但卻對武則天這一形象簡單化處理,輕拿輕放,淪為推動故事發展的工具,落點放在了家族復仇,浪費了一個可供深挖的主題。

作為一個特效商業大片來看,影片情節發展的戲劇衝突很弱,在最後的大戰開始之前,這樣一個沒有什麽推理感的探案片的觀影感受幾乎是煎熬的。其中不斷的打鬥場面,以及鋪陳的笑料,也無法緩解因整個探案主線的無趣而帶來的不適。

演員的不適:全員演技不在線

演員的表現,用全員演技不在線來形容也不為過。徐克在講故事的時候,能感受到他將風格往邪典的方向靠,有各種天馬行空的設定,以及獨屬於他的惡趣味。但其中在演員的選擇和風格化的處理上,有不少不適的部分,最為突出的是就是將尉遲真金做了喜劇處理,馮紹峰每次出場都要將眼睛瞪破天際,效果看起來除了尷尬,還是尷尬。

女性角色的處理上也不夠深入。武則天的身上,缺乏一個女政治家的隱忍與手段。馬思純的角色更是可有可無,與林更新的感情線尤為雞肋,既突兀又拖遝,整段拿掉對故事主體也沒什麽影響。

趙又廷和林更新的台詞功底,一個台灣腔,一個東北范,後期配音的時候能多練練咬字,琢磨琢磨就更好了,不至於讓觀眾直接從大唐跳戲到現代劇。也就難怪,會讓觀眾惦記起前兩部的好,顯得劉德華和鄧超有多難得。

視覺效果驚人:徐克的想象力是唯一的

雖然《狄仁傑3》有種種缺點,但徐克在特效方面的探索依然是值得尊敬的。徐克用他的想象力,輸出了極其精致的視覺效果,那些貼合場景設計的特效,在華語電影中處於頂尖水準,有著極高的工業水準。

顯然,徐克在這一部裡把力氣都花在了想象上,處理好了龍是怎麽飛的,怪物的眼睛是怎麽爆炸的。最後20分鐘的高潮戲份,當觀眾看到眼睛們通過3D的方式向觀眾發射的時候,視覺的奇觀感是這一部最讓人難忘的觀影體驗。

而這種想象力恰恰是華語重工業影片體系裡的稀缺品。雖然它的劇情有點垮,視覺的風頭完全蓋過了故事,但徐克為華語電影工業所作出的推動,應當被肯定。影片在視覺方面的“方術秀”,或許也是徐克對這個系列出路的一種新的探索。雖然觀眾並不買账,但這就是徐克對觀眾的顛覆。

徐克花了8年時間架構起了一個“狄仁傑探案宇宙”,這個系列是華語電影重工業水準的標杆。走到第三部,徐克在特效方面越來越邪典,方術、怪獸、宗教元素的大亂燉,以及百眼爆炸的處理,這些設計元素可能放在好萊塢特效大片的維度來看並不新鮮,但在國產電影裡卻是唯一的。而在破案立意的探索上,也不有可圈可點之處,以方術來寓意眼睛看到的都不是真的。

票房不夠理想,故事不夠出彩,演員不夠適合,《狄仁傑3》裡有種種缺點,但徐克的視覺想象力是唯一的,也是“最值錢的”。華語電影工業的進步,需要更多像徐克這樣的導演。

來自搜狐娛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