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郝景芳:跟孩子聊明白新事物的三個要訣

“媽媽,宇宙是怎麽來的?”

“為什麽地球背面現在是晚上,我們是白天?”

“星座是什麽人發明的?為什麽天上的星星不會掉下來?”

……

孩子就是一本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麽”,對自己眼中的新事物總是有著用不完的好奇心。孩子一句話問出來的問題,有時候我們卻是一兩句講不清楚的。作為父母我們該怎麽給孩子聊這些他們不熟悉的事情?

今天的文章是2月22日景芳老師「給孩子聊聊宇宙」的線上講座的部分內容整理稿。如果你想知道:

如果孩子問你的問題,的確超出了你的知識儲備,怎麽辦?

很多知識太生硬,直接跟孩子講解,他不願意聽,怎麽辦?

一些問題我們可能是知道答案,知道結論的,要直接說出來答案嗎?

那麽今天說的三個要點,一定可以解答你和孩子交流的疑惑。

一.如果孩子問你的問題,的確超出了你的知識儲備,怎麽辦?

父母不可能什麽都知道的,我們也不是萬事通。如果孩子問你的問題,的確超出了你的知識儲備,怎麽辦?

別著急,這個時候可以告訴他:“你又問了一個好問題哦,你把我難住了,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你問的問題特別好(給與好奇心鼓勵)。接下來咱們倆一起來查一查好不好,我現在就幫你打開手機、翻開書一起找一找。”

有些家長會擔心,孩子會不會覺得父母不知道這個問題就鄙視父母呢?其實有充足的證據表明,一般在健康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都不會有這種想法的。

和父母一起搜索答案時,孩子會充滿好奇地等待搜索結果,有了答案之後,父母再跟孩子一起了解,孩子會覺得很開心:自己的問題得到了重視,好奇心得到了鼓勵,而且爸爸媽媽願意陪他一起學習,也是做了很好的榜樣,鼓勵孩子去求證自己心裡的問題。

所以,爸媽們可以記住第一個要點,就是在自己知識儲備不足以應對孩子的問題時,不要羞於“一起去找答案”。

二.很多知識太生硬,直接跟孩子講解,他不願意聽,怎麽辦?

很多知識我們自己學起來都還蠻生硬的,跟孩子講,想一想就覺得孩子肯定聽不進去,那麽怎麽用孩子的方式讓他喜歡聽呢?我給大家四個關鍵字——“兒童視角”

我們一定要知道,在孩子眼裡,這個問題他是處於一個什麽樣的認知水準?也就是說,他眼裡是怎麽看待這個事情的,我們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去聊這個問題,通過對話讓孩子講出他的想法。

然後,我們再盡可能從他的視角出發,去聊自然啊、萬物啊、科學啊、宇宙啊這些離他生活很遠、很難理解的事物。

給大家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吧——我女兒曾經問過我:“媽媽,有一個問題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麽說地球是一個球?大地是平的呀!”

多麽好的一個問題啊,各位家長想一想,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看到大地就是平的呀!我們任何一個人用肉眼都看不出來大地是一個球,但是如果我們直接就告訴孩子說地球是一個大球,世界就是這樣的,就好像我們真的能夠自己看出來地球是一個球似的,孩子聽到這樣的答案,他就會對此感到特別奇怪:地球哪是一個球啊?看起來不就是平面嗎?爸爸媽媽這個回答還是沒有解答我要問的問題呀!

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拿上邊的例子來說。從孩子的視角出發,你會發現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很多的古代科學並沒有那麽荒謬啊,就比如天圓地方這樣的學說,古代人相信天圓地方,我們今天說它荒謬,但其實古人產生這個想法並不荒謬。古人在什麽都不了解的情況下,不就是像個孩子一樣,看到的世界就是天圓地方的嗎,哪兒看出地球是一個球呢?

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視角,在開口給出答案——世界就是這樣之前,先停下來想一想:為什麽,孩子會有這樣的視角?我們能不能以他的視角作為起點,帶著他去一步一步接近真相?

那麽如果尊重孩子的視角,實際操作上,我們應該怎麽去引導呢?

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先認可孩子的問題很有洞見,很有趣,帶著他追溯一下古人也和他一樣,認為地球是平的;後來經過怎樣怎樣的故事,人們發現或者求證了地球是圓的;之後可以帶孩子做個小實驗,把很小的一粒米放在一個大氣球上,讓他試著從米粒的視角去看氣球,他就會一下子恍然大悟:“哦!原來我眼裡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有著這樣大的不同!”

三.一些問題我們可能是知道答案,知道結論的,要直接說出來答案嗎?

答案顯而易見:最好不要。

上面我們也說過了,直接告訴孩子事實,而不是從他的問題視角出發,會讓孩子很困惑。要麽覺得答非所問,要麽腦子就停在思考自己的問題上,沒有跟上你講解的節奏;要麽乾脆聽不懂你在講什麽。

那麽怎麽辦才最好呢?我要分享的關鍵,就是——用對話來引導孩子找出答案。

我們以孩子的視角出發,有一些問題我們可能是知道答案,知道結論的,但是我們可以hold住自己一下,別讓自己直接說出來答案,而是跟他對話,跟他一起觀察,勾出他心裡的問題,帶著他一起一步一步去發現問題的真相。

這個過程中,他可以進行觀察、對比,可以和家長進行有邏輯的討論和分析,這些都是對鍛煉孩子思維特別有好處的!如果這個結論最終是孩子自己得出來的,他會對此印象非常深刻。

最最重要的、我需要再強調的是——他在這樣的一個討論過程中,本身也是得到了思維能力上的培養,而不僅僅是記住了一個知識。

我下面會舉一個小例子來闡述上面這一點“為什麽有四季”?

我們可以先問問孩子:你覺得為什麽地球上是四季而不是五季呢?

孩子就會想:“對啊,為什麽呢?”他也很好奇這個有趣的問題。

接下來可以跟孩子講,之所以四季呀,是因為氣溫有兩個極端,一個最熱,一個最冷,最熱過渡到最冷中間有一個時候不冷也不熱,最冷過渡到最熱中間也有一個時候不熱也不冷,這樣加起來正好是四個季節:熱、不冷不熱、冷、不熱不冷。

那麽為什麽地球上會有兩個極端冷和極端熱的時候呢?我們可以跟孩子討論,問問他:“你覺得我們地球上的熱和冷是哪來的呀?”小朋友肯定會馬上聯想到——是太陽帶來的熱,沒有太陽光,地球就冷冰冰。

這時候我們可以和孩子探討——如果說最熱的季節是太陽光直射我們的時候,你覺得最冷的季節是怎麽樣的呢?

小朋友根據反面推理很容易就會得出結論——那就是太陽光不直射我們了唄!

他通過自己的推論得出了冬天產生的原因,那麽春天和秋天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在這之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跟孩子聊一聊,為什麽太陽有時候是直射地球的,有時候卻不是,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如果家長朋友們感興趣,可以帶孩子試聽一下年度大課(目前第一個主題館正在限時免費體驗中)。裡面就是用這種引導的方式帶著孩一子步一步找到問題的答案的。

這就是所謂的兒童化講解科學,其實兒童化講解這件事情挺難的,不了解的人覺得——不就是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講,你講的像個故事一點兒他不就喜歡了嗎?其實真的不是那麽簡單,我們不是說給太陽打扮成太陽公公,地球打扮成地球小弟弟,這就叫兒童化講解了,兒童化講解是用兒童能理解的語言,從兒童的視角出發,用他們的思路把這個科學問題給講清楚。

童行在生產科普課程時,我們的寫作團隊想要寫好一個課程,都得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研究每一個知識點該用什麽樣的引導方式,引導孩子層層深入去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總結了很多的要素,包括引導觀察、讓孩子對比分析、提出一些反常識的問題、合理的類比、邏輯分析等等。

我們用很多孩子能理解的思維引導,去進行課程創作,這樣的課程我們才覺得是符合我們內心教育理念的兒童課程;才是真正能讓孩子有思考地去理解這個世界的知識講解方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