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簡直說到心窩裡去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天

前情提要:

我25歲,和你一樣,喜歡熬夜、飲料、和朋友聚餐,直到那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


25歲的我,意外與死神接觸——記一次酮症酸中毒

距離上次酮症酸中毒住院、確診糖尿病已經過去近3個月了。這次住院加上開藥,捯飭進去不少錢,攢了好久的「小金庫」被我一下子給花得乾乾淨淨。雖然也想要再多歇一段時間,但還是早早回去工作了。

今天依然是一個「普通」的周四,大清早就被鬧鐘吵醒,迷迷糊糊間,我一伸手就摸到了放在床頭櫃上的血糖儀。

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測「空腹血糖」


科普小貼士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時未進任何食物,飲水除外)後,早餐前採的血,所檢測的血糖值,為糖尿病最常用的檢測指標,反映胰島β細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為3.9-6.1mmol/L。


試紙條插進血糖儀,數字就跳了出來——9.5mmol/L,我揪著的心算是暫時鬆了下來。雖然這個數字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很高了,但是對我來說,只要不是「兩位數」就很不錯了。

一來二去,已經折騰得一點困意也沒有了。我爬起來洗漱完之後,吃了1片二甲雙胍,又燒開水煮了2個雞蛋,再加上1盒熱牛奶,這就是我的早餐了。

到了公司之後,手上忙著忙著,突然手機響了起來,我低頭一看,是我訂的鬧鐘。我打開抽屜拿了個東西揣進兜裡,然後神神秘秘跑進了廁所隔間,關上了門。

我是個男人,你可千萬別猜什麼生理期,只不過是餐後2小時到了,到了該測「餐後血糖」的時間。


科普小貼士

餐後血糖一般是指早、中、晚餐後2小時測定的血糖。餐後血糖代表葡萄糖負荷後的血糖水準,一般通用早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餐後血糖是早期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也對預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有重要作用。通常餐後血糖水準比空腹血糖水準要高,當餐後血糖超過11.1mmol/L時,可引起多種併發症,如腎臟病變、心腦血管病變、四肢麻木等。


回到工位上後,我拿出了我的小本子,翻開新的一頁,記下了剛測到的血糖。

很快又到了午飯時間,跟同事一起去飯堂打飯,看著琳琅滿目的飯菜,之前竟然被自己嫌棄到不行,真不知道以前是怎麼想的。

「誒,前面的快點!」

我晃過神來才發現,剛才想著想著,竟然不知不覺站在豬腳薑、糯米蒸小排、糖醋魚前面發起了呆。

儘管香味前赴後繼地湧進了鼻腔,刺激著唾液瘋狂分泌,我還是使勁兒擰了一下自己,咽了咽口水走開了。

米飯麵條還有饅頭當然是絕對不能多吃的,我掃了一圈,只能打了兩份看起來素得不能再素的青菜。

「你還是就吃這麼點啊?能吃飽嗎?」

「減肥減肥……」我只能笑著打岔。

在飯前,依照慣例,扭過頭去偷偷吞了1片二甲雙胍,我才能放心地夾起一筷子送進嘴裡。


科普小貼士

米飯、麵包、麵條、土豆等澱粉食物中的碳水含量是非常驚人的。這些碳水化合物被人體攝入後,從口腔開始就被不同的酶分解,經過人體消化道的一系列作用後,將複雜的糖類分解為單糖分子,最終在腸壁和肝臟幾乎被分解為葡萄糖,繼而湧入血液。


下午才剛到3、4點,就感覺肚子在「抗議」了,胃酸翻湧而上,頭暈不說,還渾身冒冷汗。「糟了!」我心中暗道。這時剛好午飯過了2小時,我趕緊跑去廁所測了個血糖。

3.4mmol/L!果不其然,又低血糖了!

我趕緊摸出來準備好的巧克力咬了兩口,久違又奢侈的「甜」順著喉嚨流淌進胃裡,然後慢慢被血液吸收。

過了沒一會兒,剛才的不適感就消失了。


科普小貼士

由於主食攝入少或藥物使用不當等一系列因素,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的癥狀。低血糖的表現輕者就是感覺心慌、嗜睡、出冷汗、突然感覺沒力氣、噁心、渾身發冷發涼,嚴重的會發生意識的混亂、障礙,昏迷,抽搐昏厥等。

低血糖會使機體反應性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反射性增高,血糖的波動大,對機體各個系統和血管帶來很多危害;血糖本來控制得還不錯,但是出現低血糖可能會使最近的努力白費。


不過我知道,到了晚飯,又是一場同樣的戰役。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我睡前依舊照慣例測了血糖。

晚飯因為太餓沒忍住多吃了兩口,果不其然,血糖又飆到了15.6mmol/L。我嘆了一口氣,還是默默掀開上衣,在肚子上來了一針胰島素。

之前的針眼摸起來還有著細細密密的凸起,我看了看錶,晚上11點了,是時候睡覺了。

明天醒來,依舊會是這樣的,「普通」的一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