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腳上有個「化血栓開關」,打開它,就可清血管、防血栓

本文作者:侯偉老師,三代中醫世家,中醫藥大學畢業,6歲開始跟隨父親採藥,熟讀中醫經典,擅長生活養生,參加過湖南衛視《快樂養生》、貴州衛視《大國醫》,出版過養生暢銷書《詩經說健康》

一根水管如果不注意清潔,就可能會被雜質、沉澱物堵住,時間長了水管就會生鏽;我們的血管也是一樣。

如果把全身所有的血管連起來,全長有15萬多公里,連著可以繞赤道4圈。這麼長的血液管道,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堵塞。據相關統計,因血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已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1%,遠超過腫瘤、傳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1

血管堵哪都致命

一根水管如果不注意清潔,就可能會被雜質、沉澱物堵住導致水無法流出,時間長了水管就會生鏽。我們的血管也是一樣。

如果把全身所有的血管連起來,全長有15萬多公里,連著可以繞赤道4圈。這麼長的血液管道,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堵塞。一旦堵塞,身體就有可能瞬間「垮掉」。

據相關統計,因血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已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51%,遠超過腫瘤、傳染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人體血液中存在著凝血系統和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二者保持著動態平衡。但在特殊情況下,比如血流變緩、凝血因子病變、血管損傷時,導致凝血功能亢進或抗凝功能削弱時,則會打破這種平衡,使人處於「易栓狀態」。

在長時間乘坐火車和飛機的途中,由於缺少水分和運動,下肢靜脈血流速度會減慢,血液內的栓塊更易掛壁、沉積,形成血栓。

2

一個動作,幫你預防血栓

在我們腳上就有一個「化血栓開關」,打開它,可以幫助我們清血管、防血栓!

如何打開這個開關呢?只需一個小動作即可,這個小動作就是抬腳。每天只要抬腳10秒鐘,幫助我們清理血管,預防血栓。

抬腳醫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踝泵練習。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

具體方法:

雙膝自然伸展,用盡全力勾腳10秒鐘後再用盡全力綳腳,反覆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越多越好。

每次勾腳、綳腳,要盡量達到最大幅度,動作要儘可能緩慢柔和,雙腳同時做效果更佳。

3

血栓可以預防嗎?

大多數血栓形成時發病前,是沒有任何癥狀及感覺的,甚至到醫院心腦血管專科做常規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CT等一切都顯示指標正常。不過可以通過炎症反應來提前進行一定程度的血管健康狀況的預測。

炎症反應:

專家告訴我們,抽血檢查超敏性C反應蛋白能夠幫助我們方便地檢測炎症因子。超敏性C反應蛋白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與破裂有密切的相關性,如果檢查出來超過了一定標準,就提示血管內可能有炎症反應。

建議:

已經檢查出有頸動脈斑塊的人應該到醫院做一次抽血化驗,檢查一下血管內炎症因子的高低,來進一步判斷斑塊、血栓是否穩定,避免發生意外。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王辰指出:「事實上,靜脈血栓是可防可控的。」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風險。所以,要遠離靜脈血栓,「動」是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

4

記住「動」字,血栓不上身

01 長期久坐不動:容易誘發致命血栓

過去醫學界認為,乘坐長途飛機與深靜脈血栓發病關係密切,而新的研究發現,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也已成為發病的一大誘因,醫學專家把這種病稱作「電子血栓」。

坐在電腦前90分鐘以上,會導致膝部血液流動減少50%,從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幾率。

倫敦血液病學專家貝弗利·亨特教授建議,使用電腦1小時就應該休息片刻,起身走動,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動踝關節,拉伸小腿肌肉。

靜脈血栓是人類的「無聲的殺手」,「久坐不動易患血栓」,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動」的習慣,是預防血栓必備方法!

02 走路:動起來,從頭到腳防血栓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美國心臟學會奠基人懷特博士也提出:從進化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以防血栓形成。

03 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則

「三」是指每天盡量步行三千米以上,且保證30分鐘左右時長,並堅持做到有恆、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運動五次以上。

「七」是指運動後心率+年齡=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身體極好者可達到190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150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太難記,那就記住一句話: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到身體發熱、甚至微微發汗,就達到鍛煉效果了。

日常生活中,除了每天堅持10秒防血栓法及多運動外,大家還可以配合一些化血栓的食物,起到加倍的效果。

5

防血栓,吃這些

01 化栓第一豆:豆豉

日本醫學家發現,中國人用黑豆製成的豆鼓,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更使人驚奇的是,豆豉所含的菌能產生大量維生素 B 和抗生素。因此,他們認為老年人多吃豆豉,其中的營養物能輔助預防腦血栓形成。

豆豉在做菜的時候配食就行了,每日以50克內為宜。豆豉空心菜梗、豆豉蒸排骨、豆豉回鍋肉、豆豉蒸魚、豆豉雞丁……雞、鴨、豬肉、牛肉都可以加入豆豉。

不過,豆豉加工中會加入很多鹽分,所以如菜肴中要加豆豉,則應減少烹調用鹽量,以免攝入鹽分過多,從而降低患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02 化栓第一菜:番茄

番茄含有豐富的營養,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番茄內的蘋果酸和檸檬酸等有機酸,還有增加胃液酸度,幫助消化,調整胃腸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的果酸,能降低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血脂症很有益處。

每天食用1~2個番茄,對血栓人群、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都非常有益。

03 化栓第一堅果:核桃

核桃中含有的精氨酸,有助於減少動脈硬化、讓動脈保持彈性,還含有抗氧化劑和α-亞麻酸,有助於動脈健康。

美國飲食協會建議人們,每周最好吃兩三次核桃,尤其中老年人和絕經期婦女。因為核桃中所含的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質等可以保護心血管。

需要提醒的是,核桃中脂肪含量較高,吃了核桃也要相應減少食用油的攝入量。每天食用量以3~5個核桃為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