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扔掉紙尿褲,不靠把屎把尿,要看娃的7個信號!

科學家庭育兒

解決1000萬家庭99%的育兒難題

育兒江湖上有句話,叫穿紙尿褲的惹不起!相信媽媽們更是感同身受,家有小祖宗,吃喝拉撒都得供著。

想省事給娃穿紙尿褲吧,還會挨自己爹媽熊!難道給娃穿紙尿褲真的不對?什麼時候該扔掉紙尿褲又該怎麼判斷?

別急,科大大給你指點迷津!

穿紙尿褲沒問題

寶爸媽把心放肚子裡,給娃穿紙尿褲沒問題,就算天熱也無妨!

自己爹媽不讓娃穿紙尿褲,無非就是擔心紅屁屁、怕尿布疹,直接把屎把尿,免得娃尿床尿褲子了!

但是,尿布疹的出現不一定和紙尿褲有直接關係。

①可能每次換尿布時用濕紙巾擦拭,還沒等局部皮膚乾爽就把新尿褲用上,造成潮氣附於局部皮膚上,這就像不及時更換尿褲一樣。

用濕紙巾擦拭時力量過大,造成局部皮膚摩擦受損、破潰,增加了局部皮膚繼發細菌或黴菌感染。

真正有問題的是把屎把尿

雖然目前暫時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把屎把尿會導致便秘、肛裂、痔瘡、直腸脫垂等問題,但以下3點足以說明把屎把尿的不科學!

? 導致排尿功能障礙

小寶寶還沒有控制膀胱和排尿的能力,尿尿和粑粑都是沒有規律的。

1.5歲以後孩子才開始有自主排泄能力,並且排尿訓練過早,可能會導致排尿功能障礙。

? 破壞寶寶的關注力

科大大經常看到習慣把尿的大人,每隔幾分鐘就問孩子想不想尿尿,可孩子正在專心玩啊。

即使孩子明確表示沒有,家長還會再三催促該尿了,專註力就這樣被破壞了。

這就是所謂的「顧得了屁股顧不了腦袋」。

? 不尊重孩子

在公共場合暴露孩子的肛門和性器官,甚至孩子都扭捏抗拒,有些大人還非要把到尿為止!

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的,況且這樣做還會降低寶寶的性意識,不懂得保護自己。

該不該戒紙尿褲,看娃表現!

雖說大部分孩子在1.5歲-2歲左右開始如廁訓練,但孩子發育程度有個體差異。

有的孩子可能1.5歲就對自己上廁所感興趣了,有的孩子可能要等到2.5歲,所以並不一定要絕對按照這個時間。

不用糾結於具體哪個時間,更重要的是要遵從孩子自己的情況,當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準備的時候開始如廁訓練。

? 通過7個信號,判斷寶貝是否準備好

① 表現出對馬桶、坐便器或穿內褲感興趣;

② 能聽懂你的指令並乖乖的照做;

③ 想上廁所時,能用語言、面部表情或其他姿勢來表達;

④ 膀胱功能進步,能保持兩小時以上屁屁乾爽;

⑤ 在尿布上尿濕或便便後會抱怨不舒服;

⑥ 已經學會拉下褲子和提起褲子;

⑦ 能在坐便器上坐下和站起來。

如果孩子能做到上面大部分內容,那麼說明孩子已經做好了如廁訓練的準備。

如果大部分都沒有做到,那麼稍安勿躁。

特別是當近期家中有一些重大事件發生,如生病、搬家或迎接家庭新成員的到來等,更要先耐心等待。

? 有條不紊地開始訓練

一旦孩子做好準備,爸爸媽媽們就要保持輕鬆的、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條不紊地開始訓練。

比如:灌輸如廁概念,帶寶寶一起上廁所;接觸熟悉坐便器;脫掉尿布用坐便器;每天定時嘗試;觀察並迅速回應上廁所的信號;拉拉褲代替紙尿布。

播放GIF

要讓整個訓練過程積極、自然、自願,這樣才能順利完成這一過程,通常如廁訓練完成的平均年齡為2.5歲左右。

讓孩子快樂的成長,是爸媽共同的心願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