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八屆中國心臟重症大會 | 保衛生命最後屏障 勇攀重症醫學「珠峰」

6月14日~16日,第八屆中國心臟重症大會在鄭州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主辦,華中阜外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承辦。大會以「心臟重症——規範與提高」為主題,緊密結合臨床,併兼顧規範與提高。大會邀請國內外重症領域專家對國際重症醫學發展現狀、各專業領域臨床進展及先進的診療技術進行廣泛交流。

河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顧建欽教授

河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顧建欽教授表示,作為生命安全的最後屏障,心臟重症學科的診療水準逐年提升。河南省人民醫院將發揮區域性引領作用,打通河南省周邊的綠色生命通道,為健康中原戰略做出努力。

河南省醫學會秘書長王偉教授

河南省醫學會秘書長王偉教授介紹,河南省心臟病患者數量高達1200~1600萬,死亡率為118.90/10萬。由於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很多心臟重症患者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治。讓患者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降低危重患者死亡率已成為長期奮鬥的目標。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呂兆豐教授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呂兆豐教授介紹,心臟重症學科在十餘年的時間內經歷了快速發展,得益於廣大重症醫學的同道們孜孜不倦的探索和開拓精神,成果來之不易。

大會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海濤教授

大會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海濤教授介紹,中國心臟重症大會如今已成為品牌學術會議,這是心臟重症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將來大家用更多的激情、智慧和努力將心臟重症事業推到新高度。

此外,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張靜教授、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劉志剛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周飛虎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楊樹森教授、空軍特色醫學中心寧波教授、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趙榮教授等專家擔任大會主持人。

大會報告

「月球的背面」:右心體系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程顯聲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程顯聲教授做《右心體系再認識》專題報告。他介紹,心臟重症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右心,右心又是決定患者預後的獨立重要因素。右心功能的正常運轉不是孤立的,不僅局限於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更是在諸多系統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故可稱之為「右心體系」。右心體系主要包括心臟纖維骨架及瓣膜裝置、體靜脈迴流、右心與肺循環相互作用、右心與左心相互依賴及心包束縛等。其不是可有可無的器官,而是維持心血管內環境穩定中起中心作用,也是重症患者心排出量的主要決定因素。

右心體系具有廣泛的臨床意義。譬如,肺動脈高壓治療的目標是達到和維持心功能二級;心肌梗死右心功能不全的發生及其預後;擴張型心肌病的右心擴大及其預後;左心瓣膜術後三尖瓣關閉不全和右心擴大的發生及其預後;束支傳導阻滯對兩心室的影響;右心起搏對心臟的不利作用等。

程顯聲教授強調,必須改變右心衰竭的治療策略。首先要遵循綜合治療原則,如降低肺血管阻力,避免體動脈A壓下降;增加右冠脈灌注和改善線粒體代謝;增加右心收縮性(通過左心與間隔);糾正心率和心率(右心衰同樣合併舒張功能不全)等。同時,不能把治療左心衰的方法用於右心,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具體治療策略可以採用:升壓葯、正性肌力葯、左西孟旦、心活素、改善能量代謝藥物、房間隔造口術、ECMO及右心輔助裝置、肺或心肺移植術等。

在臨床實踐中,右心曾經是「被忘卻的心室」,但隨著超聲心動圖等精準和系列床邊評估右心功能能力的提升,對右心在心血管內環境穩定中起中心作用的認識已形成。程顯聲教授表示,「從瓶子放出來的精靈不再容易回去了。」

心臟重症的「珠峰」:

心功能衰竭+外周MOF+嚴重感染

大會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海濤教授表示,心臟重症中最難的情況是心功能衰竭合併外周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並伴有嚴重感染,這不僅是心臟重症的「珠峰」,更是重症醫學的「珠峰」。

張海濤教授介紹,「心功能衰竭時,心臟希望少乾活,而外周MOF情況下則需要心臟供給更多血液,二者相矛盾。」而合併嚴重感染又會產生炎性介質的過度反應,導致線粒體氧化磷酸化下降、血流異常分布、代謝率增加等。感染的核心則是細胞能量代謝衰竭,會誘發細胞壞死、凋亡,乃至器官功能受損。

單獨系統的治療方面,可分別針對心功能衰竭、外周MOF和嚴重感染三方面進行治療。對於心功能衰竭,可根據心肌或結構異常、心臟供血異常、心電異常和肺動脈高壓等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以對心臟提供支持或進行減負,讓心臟得到休息。對於外周MOF,可以通過CRRT、呼吸支持、胃腸營養管理、肝臟支持、出凝血支持等方式為外周提供支持,或增加心臟做功以促進外周臟器恢復。對於胃腸營養管理,張海濤教授認為胃腸道不僅是消化道,同時也是人體的內屏障,發揮著胃腸道屏障保護作用。對於嚴重感染的治療,可以採用清除感染灶、提高氧輸送、保護機體內/外屏障、臟器功能支持等治療策略。

此外,誘導性低溫治療對細胞能力衰竭可以發揮逆轉作用,但目前仍存爭議,尚未獲得廣泛應用。張海濤教授表示,「在心臟需要休息、外周需要供氧、感染需要控制、機體需要生存時,機體已無力打贏這樣的高消耗戰,誘導性低溫治療可以使整體性防禦功能暫時下降,為患者換取治療機會,也許會成為對付極難複合病情的一條『蹊徑』。」

治療缺血性心力衰竭的關鍵:血管再通

華中阜外醫院副院長高傳玉教授

華中阜外醫院副院長高傳玉教授分享了《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進展》。高傳玉教授介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發生急性心力衰竭(AHF)的比例高達65%~87%,AHF住院死亡率在2%~20%之間。AHF患者預後較差,中位生存期男性為1.47年,女性為1.39年。若發生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達41.1%,而心源性休克多由於急性心肌梗死所致。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包括左/右室泵衰竭、急性瓣膜返流及心臟破裂、爆發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表現為器官灌注受損體征,精神狀態改變,皮膚濕冷,少尿,血清乳酸水準升高等。對於診治急性心衰患者,高傳玉教授表示,要儘可能縮短所有診斷和治療決策的時間,儘早提供循環支持和/或通氣支持,並正確判斷患者是否存在五種威脅生命的臨床情況和/或易感因素(急性冠脈綜合征、高血壓急症、心律失常、急性機械併發症、急性肺栓塞)。

他強調,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後發生心力衰竭的關鍵因素是心肌缺血,而缺血性心力衰竭多為左心衰竭,處理的關鍵在於血管再通治療。

目前,多環節延遲導致我國目前胸痛急症救治延遲,95%的心梗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療。患者發病後平均105分鐘才呼叫救護車,僅有不到20%的患者通過急救車前往醫院,絕大多數是通過其他方式到達醫院。對於心梗患者的治療,低血壓、月經期、短時心肺復甦、失代償心力衰竭和機械併發症並不是溶栓禁忌證,但是臨床上更傾向於實施PCI進行治療。

急性心力衰竭的第二常見原因是交感電風暴,胺碘酮+β-Bs+鎮靜治療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對於缺血相關的反覆室性心動過速,血管重建術則非常重要。高傳玉教授總結,交感電風暴處理的要點包括及時進行電除顫和電復律,早期鎮靜劑、β受體阻滯劑、胺碘酮、β受體阻滯劑+胺碘酮+鎮靜劑等,並且應儘早做機械通氣、心臟輔助裝置和再血管化。

「中國心臟重症之星」評選結果揭曉

6月14日,「中國心臟重症之星」評選結果在第八屆中國心臟重症大會上揭曉。為鼓勵更多廣大中青年醫師投入推動心臟重症學科的建設,並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弘揚醫務人員正能量,「心臟重症之星」評選活動於4月14日正式啟動。在各地醫院、分會、專家等推薦及自薦下,評獎工作組對報名者相關資料進行資格審查、投票選舉,共產生36位獲獎人及部門。

華中阜外醫院副院長高傳玉教授

華中阜外醫院副院長高傳玉教授介紹,華中阜外醫院全面引入阜外醫院的管理、技術、品牌等優質資源,是按照國家三級甲等心血管病醫院標準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要求建設的非營利性公立醫院,並代表華中阜外醫院1298名職工向大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醫師報》副社長黃向東

《醫師報》副社長黃向東表示,學科的發展需要有激情、有作為的醫生,希望這些「重症之星」能對心臟重症事業隊伍的壯大隊伍的壯大、學科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也希望大家不忘初心,把學科推向新的台階。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海濤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海濤教授表示,心臟重症大會已成為品牌學術會議,在推動學科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科的發展離不開每個心臟重症人的付出與耕耘。同時,從事心血管疾病的醫護是醫務工作者中最大的群體,每位默默奉獻的人都應獲得榮譽。

《醫師報》副社長黃向東(左一)為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程顯聲教授頒獎

心臟重症發展特殊貢獻者合影

心臟重症領軍人物合影

基層心臟重症優秀工作者及團隊合影

心臟重症青年之星合影

往期回顧

編輯:霍元傑 審核:賈薇薇 許奉彥

目前300000+醫生已關注加入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