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肺癌腦轉移並非「死亡宣判」,且看如何規範化治療?

據《 2017 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全國每分鐘約7 人確診患癌,其中,位居發病率第一位的正是肺癌。預計到2025 年,我國肺癌患者總數將達到100 萬,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肺癌發現時,有一半患者處於晚期,更不幸的是,超過10%患者在確診時即發現腦轉移。人們擔心的是,肺癌腦轉移是否意味著「死亡宣判」?是否能進行根治性手術?哪些治療可以延長生存期,甚至實現帶瘤長期生存?

67歲的王先生,今年三月「倒春寒」後,一直咳嗽不止,持續半個月也不見好,還伴隨發熱。於是四月初,王先生到當地醫院就診,做了胸部CT和穿刺活檢,很不幸,居然檢出浸潤性低分化腺癌。五月份進行更詳細的檢查,發現不僅有淋巴結轉移,還出現了腦轉移,臨床分期為IVa期。

左肺門惡性腫瘤及縱隔淋巴結轉移

左側腦葉轉移

肺癌腦轉移,不僅僅發現於初診患者中,研究還發現,一半的肺癌病人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會出現腦轉移。在所有腫瘤類型中,肺癌引起腦轉移的數量最多。由於人體血腦屏障的保護作用,很多藥物無法通過血液進入大腦,導致治療有難度。且由於發現即晚期,病情重,進展快,肺癌腦轉移治療起來十分棘手。患者的生存期取決於腦轉移的數量、肺癌的類型和身體其他部位癌症的情況。

如今,肺癌腦轉移這個臨床診斷已經不再是患者的「死亡判決書」完全不必失去信心,選對了恰當的治療方式,也能和其他癌症患者一樣控制腫瘤進展,甚至實現長期生存。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專家指出,治療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殺死癌細胞,讓患者活得更長。如果不治療,發生腦轉移患者的生存期可能僅數月;二是腦轉移往往出現劇烈頭痛、頭暈、意識模糊、噴射性嘔吐等癥狀,讓患者十分痛苦,治療是為了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專家團隊,綜合考量患者的肺癌類型、身體狀況、年齡、腦部之外的癌的存在/控制情況、腦轉移病灶的數量等因素,將會為其定製怎樣的規範化治療方案?一起來了解。

會診紀實

國際多學科會診,為患者制定「一人一方案」,其合理化和個性化的診療能提升患者生存率,縮短患者診斷和治療等待時間,同時避免多處問診、重複檢查帶來的費用和負擔。

會診開始,與會專家全面、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的病歷、影像等資料,仔細傾聽了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及訴求,隨後,針對患者病情及訴求,來自中、外的腫瘤內科、放療科、影像科、物理師、技師、護理人員等超過10人的醫療隊伍,開啟了此次的多學科會診。

患者病例

診斷

左肺腺癌伴左腦枕葉轉移瘤,cT3N3M1b,IVA期

病情介紹

患者,男性,67歲。

2019年3月出現咳嗽咳痰,無痰血,伴發熱,於當地醫院就診,2019/4/10胸部CT示左肺佔位及縱隔多發淋巴結腫大,伴肺不張。

2019/4/11氣管鏡檢查:左主支氣管新生物;病理:(左主支氣管)浸潤性低分化腺癌; IHC(免疫組化): CK5/6-, Ki67 70%+,NapsinA+/-,TTF-1++,P40-,CKpan+,ALK-D5F3-Neg-,CgA-,CD56-。基因檢測:EGFR、ALK、ROS1等均無突變。PD-L1免疫組化+(TPS 1%, CPS2),TMB 11.29,微衛星檢測結果MSS。PET-CT(2019/5/4):左肺門軟組織腫塊伴左肺支氣管阻塞,6.5*5.7*5.3cm,SUVmax 14.7,左肺中央型肺癌伴左全肺阻塞性不張實變;縱隔及雙側鎖骨上窩多發淋巴結轉移。左側枕葉腦轉移瘤。頭顱增強MRI(2019/5/7):左側頂枕葉轉移瘤,4.3*3cm。

2019/5/9行卡鉑400mg+培美曲塞650mg化療1周期,期間無噁心嘔吐,無明顯食慾下降。

患者一般情況可,有咳嗽咳痰,無痰血,現無明顯發熱,無噁心頭痛,食納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體重無明顯減輕。

討論時刻

討論1:肺癌腦轉移患者,是否採用化療?

為了保護大腦這個脆弱而重要的器官,我們人類在進化中也做了很多努力:人體在腦毛細血管與腦細胞之間布置了一條嚴密的防禦,我們稱之為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血腦屏障主要由多層細胞和間質組成,包括連續的毛細血管內皮及其細胞間的緊密連接、完整的基膜、周細胞以及星形膠質細胞腳板圍成的神經膠質膜等結構,其中內皮是血腦屏障的主要結構。

血漿與腦脊液被隔離開,這層屏障像護城河一般保衛著腦組織,避免大部分有害物質對大腦的侵襲。

這本身是保護腦組織免受血液中有害物質的傷害,是對人體有益的。但正是這個屏障,讓很多藥物只能「望屏興嘆」,無法在腦組織達到足夠的血葯濃度,治療效果自然得不到保障。所以,傳統的化療用於肺癌腦轉移的治療,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遠不能滿足臨床需要。還需要結合其他局部治療方式,如局部放射治療、手術等。

討論2:肺癌腦轉移為什麼不採用手術治療?

肺癌出現腦轉移時,說明癌細胞已經不是局部存在了。而手術是一種局部治療方式,如果只是將腦部腫瘤摘除,肺部和其他部位潛伏的腫瘤仍然存留,這時癌細胞會殘留很多。此時,手術並不能作為首選治療方式。

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手術治療?如果患者肺部進行手術後,腫瘤隻轉移到腦部,而且腦部只有一個病灶,通過手術可以切除乾淨,那麼,此時是可以手術的。換言之,肺癌出現腦轉移是否能進行手術,首先要判斷患者身體其它部位有沒有出現轉移。此外,還要查清楚腦部的病灶是否為單一病灶,是否可以切除乾淨。簡單判斷,就是有治癒機會的患者可以積極手術,目前來看,顯然患者不適合手術治療。

關討論3:依據NCCN指南,應該選哪種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放射治療原則中表明:累及野放療(即對腫瘤累及的區域進行照射)是對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淋巴結病變治療的一種選擇;累及野照射可能優於選擇性淋巴結照射(ENI)。對於廣泛轉移的晚期肺癌(即Ⅳ期)患者,建議全身治療,比如化療或者靶向治療等;姑息性放療可用於緩解原發灶或遠隔轉移部位癥狀。(小提示:這裡的「野」是放療的專業用語,可以理解為區域或者部位。)

該患者為IVA期,故可選擇累及野照射

討論4:肺癌腦轉移患者,是否適合免疫治療?

在免疫治療出現之前,腦轉移的治療手段主要為放療(全腦放療&立體定向放療)、手術、化療及靶向治療。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腦轉移患者的OS不斷延長,但患者的治療需求仍未滿足。

隨著免疫檢查點抑製劑(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ICI )的發展,特別是多種PD-1藥物在國內批準上市,為肺癌,特別是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開啟了一條新的途徑。

是否適合用PD-L1,看這3項指標!

1、PD-L1(細胞程序性死亡配體1)

一般來說,經免疫組化檢測腫瘤微環境PD-L1表達,表達水準越高,使用PD-1治療的有效率越高,療效越好。

2、TMB(腫瘤突變負荷)

取腫瘤組織切片或血液標本進行高通量測序,高TMB患者使用PD-1治療的有效率更高。

高TMB患者中,HLA多樣性越好,PD-1治療的療效越好。

3、MSI(微衛星不穩定性)

免疫組化檢測dMMR狀態,MSI-H/dMMR的實體瘤患者使用PD-1療效更好。

MSI-H在肺癌中發生率低,所以肺癌患者可以不用檢測此項。

會診結論

會診專家給出以下治療方案:

1、瘤腦部局部放射治療+全身化療;

2、後續觀察腦部治療狀況,再考慮是否行縱隔與淋巴放療。

有人說,癌症就像上帝玩的骰子,每個人都可能被這骰子擊個正著。即便命運開了個不小的玩笑,但請相信現代醫學的發展能創造很多「奇蹟」,多個臨床研究數據顯示,肺癌多發腦轉移患者,經過多種治療手段綜合治療,中位生存期可超過一年,其中有很多患者可以長期生存。不放棄,堅持下去,也許就是雨過天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