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師說葯】中醫藥走紅熱賣時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日前,在中國中醫藥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說是2018年,我國的川貝枇杷膏走紅美國。而且,這種非處方中成藥「川貝枇杷膏」,還在前一段時期,風靡美國紐約,並且被熱炒,賣出了高價。為什麼?因為《華爾街日報》發了一則消息,世界第9大藝術院校一名教授兼建築師,咳嗽一個多星期,在服用了枇杷膏後,15分鐘就開始見效。導致一些美國人,把枇杷膏當作治療流感的靈丹妙藥,趨之若鶩。

也許我們不少人會認為這是好事,那就趕快多生產,多向美國出口嘛,正好提高我國中醫藥的聲譽。如果真的大家都這樣想,這樣來對待,竊以為那就糟糕了。為什麼?眾所周知,在國內枇杷膏只是一種感冒咳嗽的輔助治療藥物,對於輕微感冒引起的喉嚨疼痛、乾咳、痰多等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並不能真正治療流感。專家認為,如果把枇杷膏當作治療流感的靈丹妙藥,第一時間服用,反而可能延誤病情,給患者帶來風險。

所以,美國人,把枇杷膏當作治療流感的靈丹妙藥,是很不妥當的。如果美國患者真的因此發生事故,雖然說和我們生產廠家無關,也不是中醫藥的責任。但由此會造成極壞的負面作用,嚴重影響中醫藥的聲譽,是肯定無疑的。儘管枇杷膏不是以中醫藥進入美國的,是以草藥膳食劑在美國市場流通。但對中醫藥還缺乏了解的美國人,他們怎麼分得清呢?他們只會想這枇杷膏來自中國,來自中國的中成藥,把事故的板子打在中成藥的屁股上。這豈不是讓好事成「災」了嗎?

如果,枇杷膏還不是以藥品的身份進入美國,就給美國人形成這種印象,以後中醫藥如何進入美國呢?如何讓美國人相信呢?所以筆者以為,在「川貝枇杷膏」風靡美國紐約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頭腦發熱,不要去推波助瀾。作為生產廠家,或者經營者更不要有多多銷售,趁機撈一把的想法。而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做正確的事,及時給枇杷膏炒作熱降溫才好。

我不敢說別人的炒作是否包藏禍心,是否是要把你抬得高,摔得痛?至少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別人炒作的時候,不要沉默不語,而要大張旗鼓的發聲,讓美國民眾知道枇杷膏究竟能起什麼作用,如何正確使用它,避免事故發生。特別是對枇杷膏的功效、作用,進行誇大宣傳的地方,我們要進行澄清。這既是對中醫藥的保護,也藉此宣傳了中醫藥,更讓人看到了,我國中醫藥人負責任的態度,不是更好嗎?不是更有益處嗎?遺憾的是,在枇杷膏熱炒的那些時日,直到現在,我還沒看到一篇,我國中醫藥人在美國有這樣行動的報導,不知是什麼原因?特別是作為枇杷膏生產廠家,在這樣的事件面前,無所作為,無所事事,是不是一種,極不明智的失策呢?

當然,我並不是說中成藥枇杷膏熱炒,受到美國民眾的追捧,不是好事。真的如此有效,我也高興萬分。但是在高興的同時,我認為,我們要多思考,多想為什麼?該怎樣做?怎樣才能使好事更好,更上一層樓。比如,我們的生產廠家,不但應該對美國民眾進行正確的宣傳,還不妨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去追蹤患者,了解他使用產品的具體情況,是什麼原因他使用枇杷膏這麼靈?把患者使用產品靈驗的情況,搞清楚了,說不定還能得到意外的收穫與驚喜,對改進產品有好處,或者開發出新產品。這不是更令人鼓舞,更令人高興,更有利於我們中醫藥企業的發展嗎?

◆聲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圖片和資訊系來源於互聯網,轉載僅供傳遞資訊或供個人學習、交流,並非贊同其觀點和對其內容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版權內容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以便及時更改或刪除。中國藥房雜誌社對原創內容擁有版權,任何人或部門若需複製、轉載、摘編,須完整註明出處及標明作者,否則本社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平台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中國藥房》網路版正式上線,歡迎在線賞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