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管堵致器官缺血或猝死 血管堵沒有跡可尋

編者按:血管堵塞是很多心腦疾病的直接原因,因為血管通暢與否決定了身體各部位能否得到充足的血液。一旦因堵塞出現器官缺血,勢必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猝死。其實,在這些危重疾病發作前,身體都會有些表現,只是因為人們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沒有發現進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才造成了惡性心血管事件。學會識別有意義的不適癥狀,及時就診非常重要。今天人民健康網就與你一起學習血管養護的小知識。

血管堵沒堵,有跡可尋

首先,識別有意義的疼痛癥狀。我們常說「不通則痛」,如果出現下列表現的疼痛,常提示血管阻塞。

(1)突發勞累性胸痛、休息後緩解,具有「動痛靜止」的特點,或出現夜間胸痛,往往提示供應心肌的血管出現了狹窄阻塞。一旦胸痛發作頻繁伴不明原因的乏力、頭暈、噁心嘔吐等,常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建議在心臟血管完全阻塞前,積極治療,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的發生。

(2)肢體疼痛伴腫脹,患側肢體肌肉有壓痛,可能提示肢體靜脈阻塞,此時千萬不要亂動,要緊急就醫,防止發生肺動脈阻塞造成的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疾病,較急性心肌梗死更易漏診及誤診,也是長途旅行發生猝死的常見原因。所以,出現上述不適癥狀,應儘早採取預防措施,以防發生嚴重後果。

(3)下肢活動性疼痛,僅行走數百米就不得不因疼痛停下來,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這種表現提示支配下肢的動脈出現了阻塞,建議及早治療,防止因完全阻塞造成肢體壞死而截肢。

其次,警惕夜間打鼾。許多人夜眠時會打呼嚕,還會伴隨長時間的呼吸暫停,即醫學上的呼吸暫停綜合征。這種疾病可以誘發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且會使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治療效果打折,增加死亡率。建議睡覺打呼嚕的人群進行體檢,儘早治療,排除心血管病的不良因素。

再次,小心肢體水腫。血管不通暢時,可引起身體水腫。這類水腫一般會根據患者的體位產生變化,特別是身體容易下垂的部位,如雙腿。通常來說,腎病引起的水腫是小腿腫脹,而血管不通暢所引起的水腫,多從腳踝部位開始。

最後,重視昏厥。在腦血管得不到充足血液供應或腦血管出現暫時性閉塞時,可引發昏厥。有數據顯示,約六成的昏厥是因為血管不通引起的。這種昏厥大多伴隨心悸癥狀,這也可以作為判斷昏厥是否與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的依據之一。如果患者昏厥時伴隨呼吸困難或臉色發白,有可能是患上了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去醫院。

血管不好,從頭傷到腳

頭:影響認知。北京同仁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吳明營表示,現代人由於飲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慢性病不請自來,腦袋裡的大動脈血管壁上也悄悄產生了斑塊。斑塊一點點長大,血壓平穩時,還算相對安全。若血壓突然升高,斑塊就會被「刺激」脫落,沖向細小動脈,導致腦梗死。同時,血管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老化」,個別地方還會產生「鼓包」(微小的動脈瘤),一旦破裂,就是腦出血。大腦作為人體的「總司令部」,若是生病了,思維和行動也會跟著失靈,甚至誘發認知障礙。

頸:誘發卒中。「頸動脈是一個流向大腦的血液通道,各種原因造成的該通道內部管徑變小,就稱作頸動脈狹窄。」吳明營表示,最常見導致頸動脈狹窄的原因是頸動脈硬化,臨床上80%以上的人都屬於這個情況。動脈硬化過程與水管中水銹形成非常類似:最初表現為動脈管壁上出現硬化斑塊,隨著斑塊一點點增大,最終形成頸動脈狹窄。不僅如此,頸動脈狹窄還是導致腦缺血和腦卒中的「罪魁禍首」。一方面,狹窄的頸動脈會導致腦組織無法獲得足夠血液,產生缺血癥狀;另一方面,頸動脈斑塊若生長不均勻,可碎裂而產生碎屑,導致腦卒中。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煙、酗酒都是頸動脈狹窄的高危因素,如生活中經常出現頭暈、發獃、無力,白天思維不清、昏昏沉沉,晚上失眠等癥狀,建議去醫院做個頸動脈的超聲波檢查。若診斷明確,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胸:動脈夾層。主動脈是心臟向全身輸送動脈血的總通道,也是人體最粗的血管。吳明營介紹,主動脈血管壁有內、中、外三層膜,正常情況它們緊貼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壓力。若內膜出現裂口或潰瘍,血液衝擊便會沿著這個「缺口」進一步撕扯擴張,導致三層膜分離,形成主動脈夾層。若不及時處理,外膜將單獨承受血壓,隨時會發生致命性破裂,動脈血會直接湧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造成大腦和內臟短時間內供血不足,出現失血性休克,患者幾秒鐘之內就會死亡。

「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的首要危險因素」,吳明營表示,血壓的不穩定極易造成動脈壁的損傷,臨床上主動脈夾層患者幾乎都存在高血壓控制不良的現象。此外,有動脈粥樣硬化、血管鈣化斑塊的老人、孕婦及有主動脈夾層家族史的人,都是該病高危人群。以上人群若出現「撕心裂肺」的疼痛,且持續時間長,並感覺疼痛延伸到了前胸、後背甚至腹部,應及時就醫。目前,診斷主動脈夾層,臨床常用的是CT檢查。醫生會根據患者個人情況,選擇介入放支架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

腹:主動脈瘤。提到血管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風、心臟病,但對腹主動脈瘤卻很陌生。其實,人體最大的主動脈血管,往上走可達到頸部、往下走則可延伸到腹部。腹主動脈源源不斷地把從心臟泵出的動脈血,通過其分支血管輸送到全身,就像樹榦和樹枝一樣。當主動脈膨脹越來越薄時,血管像一個被撐大的氣球,最終形成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會使體內大量失血,導致猝死。

吳明營表示,這個病早期幾乎沒有癥狀,但若感到腰背部或腹部呈撕裂感、刀割樣等脹痛不適,並伴血壓異常升高,則須警惕。此外,建議5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男性,有高血壓、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煙齡10年以上,有外周動脈瘤病史者,盡量每年做一次腹部超聲檢查。

腿:深靜脈血栓。「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是很危險的靜脈病。」在吳明營看來,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癥狀是下肢腫脹。由於深靜脈堵住後血液迴流不暢,患側腿就會腫起,還會出現壓痛和發熱感,就像是被小火從裡往外烘烤一樣。若對側沒血栓,或血栓不像另一側那麼嚴重,則會形成不對稱下肢腫脹。更加嚴重的是,若深靜脈血栓遷移至肺部,會形成有潛在致命威脅的肺栓塞,患者常常會出現胸痛、憋氣、呼吸困難等癥狀。

需要提醒的是,臥床、長時間不動等均是靜脈血栓重要危險因素。司機、IT工作者、教師、售貨員等需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風險相對較大。以上高危人群一旦出現腿部,尤其踝關節和足部有腫脹感、疼痛或壓痛、腿部發紅、腿部皮膚溫度上升、有淺靜脈擴張等情況,應及時就醫。

幾種壞習慣最傷血管

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濃油赤醬,高油、高鹽、高糖,葷多於素,都會導致營養物質攝入過多,多餘的脂質不僅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發血栓。因此,建議吃飯最好吃七分飽,平時飲食中少吃燒烤、醃製的加工類食品和油炸食品,應少肉多菜,避免脂肪攝入過多。

長期吸煙會導致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香煙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環芳香烴及丁二烯等 多種有害物質,它們通過肺泡與血液中的氣體進行交換,到達血管,干擾血液中的脂肪代謝,破壞血管彈性,損害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缺乏運動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誘因。長期不運動,血管裡面的「垃圾」就沒有辦法排出,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囤積在血液中,使血液變得濃稠骯髒,最終堵塞血管。

長期熬夜可能帶來心梗風險。熬夜會使機體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變得黏稠,血液裡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顯增加。長期熬夜者的血壓、心率調節會呈現為高負荷狀態,血管收縮和免疫調節功能也會出現異常。熬夜者可能會出現心臟一過性缺血,同時冠脈粥樣硬化以及斑塊不穩定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壓力大,心情差,精神壓力也能引起血管收縮,加速血管老化, 使血管變硬。

護血管養成五個好習慣

首先,飲食上控糖限油。現在生活節奏加快,餐館、外賣,連很多人自家炒菜都為了口味,多用「高鹽、高油、高糖」和濃油赤醬「炮製」出來,導致血管堵塞。所以飲食宜清淡,比如晚餐喝一碗雜糧粥,有利於預防冠心病,控制膽固醇。

其二,增強血管功能運動。慢跑、快走、游泳各種有氧運動,幫助肌肉舒展、關節柔軟的體操,哪怕是輕微的肌力鍛煉等活動,都能改善血液循環,抑製交感神經活動,使人在常態時心律減慢,降低心臟負擔。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每周步行大於或等於4小時的65歲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於1小時的65歲以上老人,心血管發病率減少69%,病死率則減少73%。

其三,保證睡眠。長期因為勞累、壓力大、休息不夠導致猝死的情況並不少。一般人建議成人每天23點前入睡,睡夠7-8小時,不要被任何事情干擾。

其四,精神放鬆。突然的精神壓力可能引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內皮功能障礙使血管的擴張能力受損。最後導致血管不能隨血液需求的變化而調整其功能,增加心臟突然事件的發生。

其五,每年要查血管,監測血壓。沒有癥狀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壓,是引發諸多血管病的導火索。高血壓患者發生腦梗的幾率是正常人的4-7倍,而高血壓不僅累及微血管,還會導致大血管病變,一定要按時監測、服藥,讓它們保持在正常範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