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宜守殘精,少宜避壯火!想長壽必須做到這兩點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黃帝內經素問校釋》、《中醫名言大辭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我們今天這篇文說,給您聊聊,一個人想要長壽的話,必須尊重的兩項基本法則。這就是如標題所說——老宜守殘精,少宜避壯火。

先來說說「老宜守殘精」。

翻開《黃帝內經》中《素問·上古天真論》,我們會看到一句話,叫做「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句話,基本上指明了當代人普遍不得長壽的原因。什麼原因啊?答曰「精神失守」。

什麼是「精」?它值得是貯藏於五髒的精氣。五臟,各有其精。五臟之精,一部分源於先天元精的基礎,一部分源於後天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之精。我們的五臟之所以能正常開展功能,離不開其所蘊藏的「精」。「神」指什麼?廣義的「神」,指的是五臟在精氣支持下發揮正常功能,從而讓人體現出來的外在的生機與活力。這就是「神」。由此可見,神和精,如魚和水。神必須靠精來滋養。精和神,必須相得益彰,相互協調,才能讓生命長久。

也就是說,精,是燈裡的油。神,才是發出的火光。有多少油,就有多大的火苗。有多少精,人才有多長的壽命。

所以說,古人告訴我們,要想不得病,少生病,就要「精神內守」,就是要守好我們的「精」和「神」。但是,怎麼守啊?前面八個字告訴我們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這就是守「精神」的辦法。所謂恬淡虛無,就是心情清凈安閑,沒有雜念。「虛無」,就是沒有雜念和妄想。做到這一點,人體的真氣就會與我們始終相從。真氣在,就守得住「精、神」了。

因此啊,咱們人如果到了老年,先天元精不足,脾胃運化失健,所以五臟精氣就不足了,就剩下那麼點「殘精」了。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得守住啊!於是,我們越是上了年紀,就越要恬淡虛無,擺脫雜念和妄想,不上火,不著急,不過悲,不妄為,追求天真的狀態。讓「精」和「神」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延緩消耗的速度。

其實,我們可以這樣想——人一生當中,什麼階段身體狀態最好啊?其實就是少不更事,無憂無慮的那段時間。那時候,一點病都沒有。到後來,心事越多,身體就越不好。為什麼?因為兒時我們「天真虛無」啊,最接近生命本源的狀態,最合乎生命的本質規律,身體氣機運行不受雜念的干擾,一切都是新鮮而正常的,因此「真氣從之」,身體最好。年老了,我們能接近這種狀態,長壽就有希望了。

再來說說「少宜避壯火」。

您如果翻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會看到這樣一段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什麼是壯火啊?它指的是過亢的陽氣。什麼是少火啊?它指的是適宜的、溫和的陽氣。整段話的意思歸納起來就是,適宜的、溫和的陽氣能養人,而過亢的陽氣則會傷人。

這其實很好理解啊——大自然的萬物離開了適宜的陽光和溫度,是不可能生存的。但是,如果太熱了,天地大旱,陽氣過亢,萬物就枯萎凋零了。我們人,也是一樣。

在我們青春年少,抑或正值壯年之際,身體裡面的陽氣是很足的。但是我們一定要避免陽氣過於亢盛。陽氣因何過於亢盛?比如說我們過食辛辣之味,比如說我們為某件事情而過度思慮,比如說為了愛慕之人而朝思暮想,比如說吃了太多肥甘厚膩之物而不得消化,再比如說我們誤用陽熱之性太過的藥物,結果,都會讓我們體內的陽熱之氣太過,體現出來,就是煩躁、不寐、焦慮、不安,容易被激惹,容易鬱怒發火,性格特別急躁,凡事沒有耐心。這樣的狀態,就會反過來侵蝕我們的身體,令人體「真氣」被蠶食掉。

不信,你去觀察,凡事中年生大病的人,幾乎都是因為「一股火」。

這一切,又好比燈油和燈火。如果火光太大了,陽熱之性太過了,就會過快地消耗燈油,我們的身體,也就會提前進入暮年。

所以說,咱們年輕人,就應該「少避壯火」,不讓「壯火」過早地消耗我們的身體。為長壽,我們要從年少時就未雨綢繆。

. 以上,便是「老宜守殘精,少宜避壯火」的長壽養生法則。明此理者,壽與天齊。不明此理者,免不了百病纏身。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本訂閱號微信平台sywmz2014開放,歡迎您參與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