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怎麼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常玩這些動手遊戲,孩子更聰明

文/可馨育兒

導讀:寶寶成長到快一歲的時候,他的身體的協調性和動手能力都大大的提高。從頭幾個月只能無意識地抓握,到能夠精準地用用手指捏起微笑的東西,如扣子,豆子等,還能握住被子、杓子等餐具。

如何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常玩這些動手遊戲,孩子更聰明

寶寶各種能力的發展過程都說明寶寶正在快速成長,因此,父母在這個階段要多注意對寶寶動手能力的培養,多動手就等於多動腦,能夠促進寶寶的智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孩子的身體運動和協調能力發展起來了,就可以更加深入的研究這個世界。他會將物品撿起來,然後扔掉,觀察物品掉落後的狀況。可馨育兒說,如果給孩子一些積木,他還會把它們擺在一起,然後推到,重新在擺一次。這個階段,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調性正處於不斷發展中,過於精細的動作,他們一時還難以達到,父母不妨多和孩子玩一玩擺一擺遊戲,讓孩子在對物體的不斷擺弄中發展動手能力,從而使他增長知識,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技巧,讓寶寶更聰明。

一、小椅子擺一排

遊戲玩法:媽媽準備一些小椅子,然後教寶寶把椅子擺成一排,然後讓寶寶坐在頭一把椅子上,雙手扶著椅子當火車司機,同時唱到:「小椅子,排一排,小朋友們坐上來,我當司機跑得快,嗚嗚嗚……」這能夠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和身體的協調性,開發幼兒的想像力,促進思維發展。

二、擺積木

遊戲玩法:寶寶幼小的腦瓜裡還沒有把積木往上擺的概念,可以讓寶寶先學習給積木排列。父母可以拿出一些積木,教寶寶排列積木,然後和寶寶一起將積木排列成像小火車一樣長長的一列。這鍛煉了寶寶的手眼協調性,激發他愉悅情緒。

三、搭積木

遊戲玩法:媽媽將一些積木放到乾淨的墊子上,然後和寶寶一起坐在墊子上,然後教寶寶怎麼搭積木,媽媽可以先示範,然後和寶寶一塊搭,同時可以鼓勵寶寶發散思維。如果積木搭倒了,就要重新開始,等寶寶玩熟練之後,就可以引導他玩更複雜的搭建遊戲。這鍛煉了寶寶手眼協調能力,開發了寶寶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四、給瓶子排隊

遊戲玩法:準備幾個顏色各異,大小不同的塑料瓶子,讓寶寶將瓶子排列起來,同時媽媽可以趁機提問寶寶,比如黃色的瓶子排在第幾個?這不僅讓寶寶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學習認識了大小和色彩。

五、排列玩具

遊戲玩法:媽媽可以將寶寶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讓寶寶來進行排列,有小到大往後排,如果寶寶擺的不對,沒有按照有小到大的順序,可以告訴寶寶,並引導寶寶調換位置。等擺完之後可以讓寶寶自己收起來,歸納到盒子裡。這樣鍛煉了寶寶的手眼協調性,以及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的意識。

當然,類似的遊戲還有很多種,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寶寶通過擺一擺或排一排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媽媽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想個有趣的遊戲來鍛煉寶寶。

圖片來源於網路,與內容無關,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