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CB Insights報告:全面拆解谷歌的發展戰略布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眾所周知,谷歌正在積極將自己轉變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並試圖在雲計算、智能醫療等新興領域成為領頭羊,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同時,在移動和數字助理的競爭日益加劇以及各方對隱私和數據管理的擔憂不斷發酵的情況下,谷歌也不斷做出調整,采取多管齊下的方式來捍衛自己的長官地位,其中人工智能便是那條貫穿始終的主要“生命線”。

為了全面了解谷歌的整體布局,CB Insights發布了一份關於拆解谷歌戰略的報告,重點從“堅持以AI為中心,保持機器學習的領先地位”、“奮起直追,增加雲計算市場的份額”、“構建用於計算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擴大印度和東南亞市場,重建在中國的業務”等幾個部分進行了詳細敘述。

如今,谷歌不斷在諸如雲計算、交通運輸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取得新的突破。這些領域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有一個巨大的、全球可尋的市場,並且在其發展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絕對優勢。為了穩住其主導地位並確保其主要的收入來源,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將自己定位於主導鄰近行業(如數字商務和品牌硬體產品),並試圖將其服務整合到數字用戶體驗的方方面面。

而Alphabet的跨領域合作方式主要是基於其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方面的專長。該公司相信,這有利於它成為面向消費者和企業的全方位服務提供商。在這次的拆解中,我們會深入了解谷歌保持其搜索平台主導地位的放大,並概述其戰略投資、收購以及在其首要任務中采取的合作夥伴關係。

一、Alphabet的組織構架及背景

Alphabet是谷歌重組後的“傘形公司”(Umbrella Company)名字。他采取了控股公司結構,可被分為谷歌(核心的、最大的子公司)和其他子公司,這些子公司一向被認為是“其他賭注”(Other Bets)。

就其最大的子公司谷歌而言,大部分業務來自通過其搜索引擎和其他谷歌附屬網站和合作網站生成的廣告收入。除搜索和廣告外,該公司還從雲計算、企業、消費者硬體、地圖和Youtube等產品中盈利。至於其他子公司,大多是“實驗性”的屬性,所以他們的盈利對Alphabet來說似乎並不重要。

考慮到谷歌佔據了Alphabet的大部分業務,所以該公司在其他子公司的主要舉措便成為了保護谷歌在搜索和廣告領域的主要地位的“護城河”。在最近幾個季度中,Alphabet在流量獲取成本(TAC)方面的支出顯著增加,這也是谷歌主要收入所需的最大成本。隨著該公司會受到越來越多的監管(如歐盟在Android問題上的罰款)並從桌面轉向移動設備,TAC支出預計還會上升。

除了TAC之外,來自蘋果、亞馬遜和微軟等同行業的競爭也在加劇,因為這些企業也在競相利用不斷增長的數字經濟來獲取數據和效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谷歌唯有盡其所能利用潛在的增長領域,才能保持自己在搜索好廣告領域的立足點。

二、堅持以AI為中心,保持機器學習的領先地位

人工智能對Alphabet的長期發展前景至關重要,同時也是貫穿該公司搜索、廣告、雲計算、自動駕駛、醫療保健及“其他押注”的主線。

早在2016年10月,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一次主題演講中也重點強調了人工智能對科技行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表示,“我很清楚,我們正在從移動為先的世界發展到一個人工智能世界。”

自此之後,人工智能便成為谷歌在投資、收購、內部支出以及申請專利方面的重點領域。

關於投資

為了發展人工智能,谷歌專門推出了兩項針對AI的基金:Gradient Ventures和谷歌助理投資項目(Google Assistant Investment Program)。

其中,Gradient Ventures於2017年7月推出。與Alphabet旗下的GV和capitalG不同,在谷歌的資產負債表上,Gradient Ventures也會被計入其中。不過該基金計劃在加大投資步伐後,與主要公司脫離。到目前為止,Gradient Ventures隻進行了早期階段的投資交易,且只要集中在美國,儘管它最近的意向投資是一個加拿大的醫療科學創業公司。

至於谷歌助理投資項目,是專門為提高Google Assistant的能力而推出的一項基金。Google Assistant主要是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從用戶那裡獲得語音指令,然後完成網絡搜索、任務安排以及設定鬧鐘等一些列的任務。該項目於今年5月推出,主要專注於與Google Assistant合作的早期創業公司。

此外,谷歌內部也投資於其機器學習能力,並為其主要的戰略重點領域增加研發支出,如搜索和機器學習技術。2017年,谷歌在FAMGA幾個巨頭中,不管是研發支出還是佔據的收入的百分比都居於前列。

此外,該公司還增加了資本支出,以便為其計算基礎設施提供資金。

關於收購

除了通過新的投資工具和更成熟的資金進行投資外,過去幾年,谷歌也一直在積極收購AI初創公司。可以說,該公司進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嘗試是起源於2014年1月斥資6億美元對AI創業公司DeepMind的收購。目前,DeepMind是Alphabet的子公司,是機器學習領域的先驅。該公司最熟為人知的便是AlphaGo,在棋盤遊戲中戰勝了人類世界冠軍。

最近,該公司還收購了專注於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系統的印度初創公司Halli Labs以及一家使用基於神經網絡的人工智能平台來處理影像的電腦視覺公司AIMatter。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1月,谷歌收購了Banter,希望為Google Hangouts打造自然語言處理能力。

關於產品

一直以來,谷歌都在強調構建數字助理的重要性。該公司正面臨來自亞馬遜和蘋果的日益激烈的競爭。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推出虛擬助手,這對谷歌的核心業務構成了重大威脅,因為消費者使用Alexa或Siri進行的每一次基於語音的搜索都會使企業遠離谷歌的搜索平台。

對此,皮查伊表示,該公司正在與美國的“每個主要設備品牌”合作,涵蓋了從洗碗機到安全系統的各種產品。

谷歌還為其內部產品構建了硬體製造能力,包括Pixel智能手機,Chromebook筆電電腦和Google Home智能家居設備。同時,谷歌最近期的投資和收購也都圍繞著打造硬體功能上,尤其是2017年9月以11億美元收購了硬體製造商HTC的智能手機部門。通過這筆交易,谷歌不僅獲得了HTC的硬體工程師,還在台灣建立了製造業務。

關於專利

谷歌內部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研究的動力是Google AI,之前被稱為Google Research,近期完成了更名,也反映出該公司對人工智能的新關注。在Google AI中,Google Brain團隊負責開發其開源軟體庫TensorFlow。另外,該團隊還提高了從翻譯到語音搜索的核心功能。

Google Brain與Alphabet的一些子公司密切合作,比如自動駕駛部門Waymo,將深層神經網絡應用於車輛對行人的檢測系統。該團隊還在能源領域取得了進展,幫助谷歌實現了數據中心在耗電量上的成本節約,並將電力使用效率提高了15%。

可以說,該團隊一直高度關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從2016年開始的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的增長就證明了這一點。

對於AI,谷歌還專注於構建其深度學習能力,它比傳統機器學習更複雜,因為它要使用人工神經網絡生成預測。與機器學習不同,深度學習算法不需要工程師的調整,並且應該能夠自己確定預測是否準確。神經網絡於2015年首次被提及,現已成為最常被提及的三大術語之一。

此外,谷歌還重點關注了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該公司圍繞語音的知識產權活動已超過了FAMGA中的其他公司。

除了語音識別之外,與數字助理相關的另一個領域是手勢識別。最近幾個月,谷歌已經在手勢識別領域提升了自己的IP活動。

當然,谷歌申請的專利,也為該公司日後如何將語音和手勢識別整合到其產品中提供了線索。比如,2017年10月,谷歌為“基於雷達的手勢感應和數據傳輸”申請了專利。該技術將允許用戶使用手勢控制一套設備,而不僅僅是語音或其他控制設備(如電視遙控器上的按鈕)。

三、奮起直追,增加雲計算市場的份額

谷歌目前在雲服務提供商中位居第三,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但現在該公司已經通過大量的投資、收購和內部努力奮起直追,獲得自己的市場份額。此外,該公司還推出了多項舉措以便能更好的參與競爭。

關於投資

目前,谷歌已經加大了對其雲業務的內部投資。比如,該公司連續4個月將其員工人數的增加歸咎於雲計算,包括工程師和市場行銷策略家。

不過,皮查伊似乎認為,資本支出的增長還包括數據中心、機器、房產資訊和資訊技術的成本來打造其雲計算服務。甚至其資本支出已經遠遠超過了對手和亞馬遜。

至於對初創公司的投資,谷歌進行的還是比較少。2017年,該公司參與了雲存儲創業公司Avere Systems1400萬美元的E輪融資,不過今年1月,這家公司被微軟收購。

關於收購

在收購方面,自谷歌放棄了登月計劃後,雲計算便成為了其主要關注點。2018年已經完成了幾次收購事宜。比如,今年第二季度收購了Cask Data和Velostrata ,第一季度收購了Xively。

關於產品

谷歌最初是通過關注中小企業、消費者和學生來建立業務的,但未能在規模更大更成熟的企業中獲得推動力。現在,谷歌看到了雲計算方面的發展機遇,聘請了VMWare的黛安·格林(Diane Greene)坐鎮。目前,它已推出了一系列面向企業的產品,比如G Suite。

當然,進展是有的,。目前谷歌與思科、Salesforce和SAP等大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專注於加強其在雲服務領域的能力,同時也關注其市場戰略。同時,在今年7月的Cloud Next大會上,谷歌還推出了一系列的新產品和新服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Google Cloud Services,允許用戶將谷歌雲平台擴展到內部伺服器或邊緣設備,以迎合那些傾向於公有雲和私有雲服務的企業。

另外,谷歌專門定製的芯片Edge TPU也是一大亮點,它可在物聯網設備上進行機器學習,以便管理更大規模的工作負載。

一直以來,雲計算支持的區塊鏈應用程式對谷歌來說似乎是一個不太受探索的領域。但這也有所改變,在其雲計算會議上,該公司宣布將區塊鏈技術整合到其雲平台,希望通過與區塊鏈初創公司Digital Asset和BlockApps的合作來實現。

四、構建用於計算的網絡基礎設施

關於投資

谷歌在開發網絡基礎設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以處理更高級別的計算。對此,該公司表示,其資本支出的主要推動力之一是建立計算能力,因為更複雜的機器學習能力需要更多的處理能力。

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谷歌已經建立了一個數據中心來支持其不斷發展的雲計算業務。據統計,該公司現在在全球運營著15個數據中心(美國8個,歐洲4個,亞洲2個,南美1個),這些數據中心主要負責計算、存儲和數據備份服務。

此外,谷歌在海底電纜項目上也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支持其計算能力。今年7月,該公司宣布了一項橫穿大西洋的私人海底電纜項目,旨在提高互聯網的網絡容量,支持谷歌雲發展。

五、保護廣告業務不受數字競爭的影響

亞馬遜電子商務巔峰的來臨,讓谷歌失去了大量的產品廣告量,據估計約佔其廣告點擊量的60%。此外,亞馬遜和蘋果都在內容和音樂服務商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以使其媒體平台更具粘性,這對谷歌在各個平台主導的廣告業務構成了直接威脅。不過,谷歌現在已經開始反擊,在數字商業和內容領域做出了努力。

關於產品

今年3月,谷歌推出了一項整合谷歌平台(包括移動、桌面和聲控設備)零售體驗的工具Shopping Actions。而早在2017年,谷歌就與沃爾瑪、塔吉特和克斯可等多家大型零售商展開合作,支持其交付平台Google Express。該平台可允許用戶在多個零售商之間進行購物,並在一定的門檻基礎上提供免費送貨服務。

至於內容方面,谷歌為了讓自己的平台更具粘性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通過其Google Play平台,用戶可以訪問Android應用商店以及音樂、雜誌、書籍、電影和電視節目,這些與亞馬遜和蘋果的內容消費服務展開了直接競爭。

另外,谷歌在YouTube上的業務,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通過該平台,谷歌開始提供付費頻道會員資格,同時也可以從其他讚助的機會中獲得收益。Google Fiber是該公司首次向大眾提供寬頻互聯網的服務,不過由於要擴大光纖基礎設施的規模,最終擴張計劃擱淺了。

同時,儘管谷歌的電信部門Alphabet Access很難從AT&T一級康卡斯特等主要運營商那裡獲得市場份額,但現在該公司的努力已經刺激了現有企業的創新,是的谷歌可以擴大內容分發能力和覆蓋範圍。

六、擴大印度和東南亞市場,重建在中國的業務

谷歌近期的一些投資、合作夥伴關係和內部項目表明,該公司有興趣在印度和東南亞市場建立業務,因為這兩個地區的互聯網使用量正在大幅增長。此外,儘管這家科技巨頭與中國政府之間存在歷史緊張關係,但谷歌的一些動作也表明,它還有心思放在中國市場。

關於投資

最近幾個季度,谷歌加大了對新興市場的投資,即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數字商務都出現了爆炸式增長。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網絡,谷歌可以利用這些地區的增長,同時保持其在搜索和廣告方面的立足點。

今年1月,谷歌參與了印度尼西亞叫車巨頭GO-JEK的C輪融資。這是該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第一筆投資;而谷歌對印度的第一次投資是在去年12月完成的,當時它參與了送貨服務平台Dunzo的B輪融資。兩次投資在間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完成。

除了印度和東南亞之外,儘管谷歌在中國遭遇過挫敗,但它還是對中國有濃厚的興趣。比如,該公司在中國最近的投資包括向中京東投資5.5億美元,以及對中國遊戲公司觸手投資了7600萬美元。

此外,谷歌專注於回報的投資部門capitalG也對印度和中國進行了投資。根據capitalG在印度的業務主管Kaushik Anand的說法,capitalG希望支持“在大型市場運營的可持續商業模式。”鑒於印度擁有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市場,所以有很大的發展機遇。。

CapitalG最近在海外的交易包括參與投資印度金融科技公司Aye Finance今年 6月的C輪融資以及中國卡車平台滿幫集團在4月的19億美元的融資。

關於產品

谷歌於2017年9月在印度推出了移動支付平台Tez,這是一款免費的移動錢包,允許用戶直接通過其銀行账戶進行支付。通過Tez,谷歌試圖成為印度商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為其增長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而這些收入太空是巨大的。有分析師估計,印度和東南亞的電子商務市場預計在2025年分別達到2000億美元和880億美元。除了數字商務的增長,這也是一個支付機會。在印度,預計到2025年,支付行業將達到1兆美元;而在東南亞,分析師估計市場可能會達到2000億美元。在這些新興市場建立業務,可能會為谷歌帶來回報,成為其收入增長的機遇。

【鈦媒體作者介紹:人工智能觀察,專注人工智能領域深度報導,傳遞最前沿AI應用的移動新媒體;了解CBInsights報告更多資訊,可閱讀報告原文: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report/google-strategy-teardow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