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雲有群種花人 大棚裡頭種情懷

在廣州城郊白雲區,有一群可愛的種花人。他們正在改變傳統“靠天吃飯”的種植戶模式,朝著細分種植、陽台打造、生態餐飲、綠植科普等專業化方向發展,讓植物“住”進更多人的生活。近日,記者走近兩位種花人,了解他們的故事。

黃永強:專注培育一品紅 “與泥土、花卉、綠植相伴”

“一夜春風,滿地紅花”,用來形容位於白雲區鍾落潭鎮登塘村的一品紅基地,一點兒也不為過。18年來,該基地負責人黃永強一直堅持培育一品紅,在廣州花卉市場種出了口碑,目前主要供應華南地區。今年,該公司還接到了博鼇亞洲論壇年會和廣交會的訂單。

白雲有群種花人 大棚裡頭種情懷

曾從事建築行業,和鋼筋水泥打交道。2000年,他在朋友介紹下,卻改行種花。“從此便與泥土、花卉、綠植相伴。”黃永強說,植物品種太多,不僅耗費心力,收入還不能保障,隻種一品紅看似單一,實則更為穩妥。

“我每年都從國外購苗,在基地進行培育。一年出三次貨:國慶節、聖誕節、春節。”黃永強說,若想一品紅的葉子變為紅色,就要控制好光照的時間。“一品紅一般在12月到次年3月開‘花’。在這段時間,人為地干擾光照時間,葉子顏色就會趨向紅色。現在基地正在培育的是反季節一品紅。”記者了解到,一品紅的優勢在於顏色漂亮,花期可保持一個月左右,且銷量較大。一品紅正常的變紅時間是10月後,黃永強培育的反季節品種銷量、銷路都有保證。

雖然黃永強在花卉大棚裡安裝了自動噴灌系統,但工作人員卻還是選擇手動澆水。對此,黃永強解釋道,一品紅葉面太寬太密,像傘一樣,自動噴灌系統只能澆到葉面,不能澆透土壤,只好依靠人力澆水。

黃永強坦言:“花木種植這個行業,時間長、回報慢,資金短缺是常態。賺到的錢基本都不斷投資回基地了。”這些年,黃永強已投資了數百萬元,流動資金雖不多,但正常運轉不成問題。目前,基地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技術人員、租地時間短,導致無法過多投資機械化設施。

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的黃永強,已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紀。如今,他的兒子也加入進來,做起了公司產品的網上銷售工作,他們建立了一個產品出貨群,有需要的客人直接在群裡下單即可。有繼承人可以接手管理公司,黃永強終於可以輕鬆一些了。

張園綠:

打造“四木花園”

讓植物住進生活

張園綠今年31歲,她說她的名字就仿佛注定與植物有緣。然而,人生的前30年,張園綠並未與“園綠”打交道,直到去年一個偶然契機,她告別了10年安穩的企業任職生涯,選擇做一名種花人。

去年,張園綠注冊了一家專業做植物科普、植物搭配、植物軟裝和景觀設計的公司。目前,她和小夥伴們在白雲區鶴龍街有趣創意大院樓頂打造了一處“四木花園”。她告訴記者,花園的名字來源於家人。“我丈夫姓林,加上正牙牙學語的兒子,我們一家有兩位林先生,不就是‘四木’嗎?”張園綠說,“四木花園”不僅僅只是一個大棚、一個花園這麽簡單,它還代表著自己對植物的一份情懷。

“去年8月開始,一群朋友頂著炎炎烈日,搭棚子架子,搬運材料器具,日夜趕工,花了兩個月時間,終於建起了一座多肉植物花園。”張園綠告訴記者,起初她對多肉植物並不熟悉,她給每一種多肉植物都貼上了小標簽,每天一大早就去澆水,其間學習、研究養活的技巧。如今,她還設定了栽培多肉植物的課程,給學校、部門機構免費上公益課,“四木花園”也已成為白雲區科普教育基地。

張園綠說,源於對植物景觀設計和植物軟裝的喜愛,她嘗試往多元方向摸索,以尋求持續的發展。仿生仿真植物是軟裝界的新寵,她首個作品就是自己和朋友打造的眾創太空中的花藝軟裝,從擬方案、做預算、畫手繪圖,20多人花費了兩天時間,搭建了一個“葡萄樹蔓延天花板”的作品,全用PVC管制作。她說,這是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性價比很高,今後,她也會持續往這一方向發展。

“讓植物住進更多人的生活。”張園綠團隊的一位小夥伴說,張園綠是名副其實的行動派,非常有效率地將想法落實到實際中,從而帶動團隊的工作熱情。(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