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產病人的護理(一)

今天為大家歸納了關於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護理複習講義中的重點,從積累知識點開始,中公醫考網為2019年護士資格考試護航!>>總括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者,稱為流產。

早期流產:發生於妊娠12周以前者。

晚期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

自然流產的發生率佔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數為早期流產。

>>病因

1.胚胎因素:胚胎或胎兒染色體異常是導致流產的主要原因。

2.母體因素:如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官疾病、內分泌功能失調、身體或精神創傷等。

3.父親因素:精子的染色體異常可導致流產。

4.環境因素:過度接觸放射線和甲醛、砷、鉛等化學物質均可引起流產。

>>臨床表現

停經、腹痛及陰道出血是流產的主要臨床癥狀。在流產發展的各個階段,其癥狀發生的時間、程度不同,相應的處理原則亦不同。

1.先兆流產

臨床表現:停經後少量陰道流血,量比月經少,有時伴有輕微下腹痛和腰痛。

婦科檢查: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宮頸口未開,胎膜未破,妊娠產物未排出。

結局:1)經休息及治療後,若流血停止或腹痛消失,可繼續妊娠;2)若流血增多或腹痛加劇,發展為難免流產。

2.難免流產

臨床表現:陰道流血量增多,陣發性腹痛加重。

婦科檢查: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或略小,宮頸口已擴張,但組織尚未排出;晚期難免流產還可有羊水流出,或見胚胎組織或胎囊堵於宮口。

3.不全流產

臨床表現:妊娠產物已部分排出體外,尚有部分殘留於宮內,陰道出血可持續不止,嚴重時引起出血性休克,下腹痛減輕。

婦科檢查:子宮小於停經周數,宮頸口已擴張,不斷有血液自宮頸口內流出,部分妊娠產物已排出於陰道內,而部分仍留在宮腔內,有時宮頸口已關閉。

4.完全流產

臨床表現:妊娠產物已完全排出,陰道出血逐漸停止,腹痛逐漸消失。

婦科檢查:子宮接近未孕大小或略大,宮頸口已關閉。

5.稽留流產:指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滯留在宮腔內尚未自然排出者。

6.複發性流產

指同一性伴侶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產。每次流產多發生於同一妊娠月份。

7.感染性流產

流產時若陰道流血時間過長、有組織殘留於宮腔內或非法墮胎等,有可能引起宮腔內感染。嚴重時感染可擴展到盆腔、腹腔乃至全身,並發盆腔炎、腹膜炎、敗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等。

>>輔助檢查

1.B型超聲檢查

2.實驗室檢查

多採用放射免疫法對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催乳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進行定量測定。

以上為有關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護理的重點歸納,希望小夥伴們的複習能夠持之以恆,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加油!

ID:海北中公教育(微信公眾號:haibeioffcncom)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